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花样年华》的思想意蕴表现为对婚外恋的探讨和对缺憾美的追寻;艺术特色则体现在借助音乐来表达情绪、刻画心理、渲染气氛等,利用旗袍的变换来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暗示时间的变化和推进情节的发展,采用含蓄的笔法来展现东方男女主人公表达爱情的婉转与曲折。
[关键词]电影《花样年华》 婚外恋 缺憾美 音乐 旗袍 含蓄
《花样年华》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香港著名演员张曼玉和梁朝伟主演的一部影片,获得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特别技术奖。影片以一名被丈夫冷落的女人和一名遭妻子背叛的男人为主人公,讲述了两个人相识、相怜、相恋、而又主动相离的故事。影片如一首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老唱片,暗哑、忧伤、缓慢地流淌在昏黄而苍凉的夕阳残照下,撩起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婉、幽怨、落寞而凄凉的情绪。
一《花样年华》的思想意蕴
(一)对婚外恋的探讨
婚外恋是现代文明人热衷探讨的话题。人类逐渐告别了野蛮的群婚制和对偶婚,实行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姻形态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进化的成果和文明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因为人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夫妻双方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信息不同。久而久之,两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这就导致了婚外恋的发生或婚姻的解体。
《花样年华》男女主人公的配偶或许由于工作上的接触产生了婚外恋情。背叛了各自的家庭,这给男女主人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打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心境使他俩慢慢靠近,不知不觉地,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当初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婚外恋的沼泽。在道德和自尊的双重约束下,他们毅然决然地斩断了情缘。重新回到了各自冷清、孤独和寂寞的家。
影片的结尾虽说两人都离开了配偶一个人生活,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感知到的信息却是;他们理解了配偶的不忠和背叛,也消解了配偶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和痛楚,这是他们从自己的这桩婚外恋情中悟到的;任何一个男人和女人,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很容易就会产生爱情之花,因为,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人的天性是喜新厌旧的。至此,两人如菩提树下开悟的释迦牟尼,心中一片澄澈明净。无怨无恨,有的只是对往昔恋情的回味和对生活的感激。《花样年华》这种对婚外恋的理解和诠释。无疑是十分高明的。
(二)对缺憾美的追寻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任何事物达到了极致之后便开始走向它的反面,美的事物也是一样,所以,为了使美能够存在得长久一些。人们便设法使之保留在残缺状态,西方的断臂维纳斯、中国武侠小说中杨过和小龙女天残地缺(一个断臂,一个失身)的爱情就是如此。因了这份残缺,美反而更能打动人,更能激起人的疼惜和怜爱的情绪。
《花样年华》深谙人的这种审美心理,它没有给男女主人公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反而一个被送到国外,一个被留在香港。让男女主人公在时空的阻隔中去回味昔日爱情的甜蜜。王家卫曾经说过;“影片结尾两个人在一起会开心吗?我不太相信。”王家卫深知;美的东西易碎,尤其爱情更为娇嫩,沾不得一点尘世的烟火。如果让男女主人公突破道德的防线,各带着颗伤痕累累的心结合在一起,每天忙活柴米油盐一日三餐,那他们的爱情还会长久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男主人公周慕云最后选择了离开。女主人公苏丽珍也没有要求跟随,虽然一个在心里千万次地问;“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另一个也在心里万千次地问;“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但最终这话都没有说出口。两人明智而痛苦地选择了分离,虽然心中有遗憾,但因为这份遗憾,反而留住了对方在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留住了一份再不能被残酷的现实掳走的爱情!
《花样年华》用残缺和遗憾抒写了一份人间别样的爱情!
二、《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的渲染
音乐是最早进入电影的一门艺术,它对抒发人物情感、表现环境气氛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王家卫就非常善于用音乐来表达情绪、刻画心理、渲染气氛等,在《花样年华》中,他分别运用了日本音乐、西班牙爵士乐、中国电影插曲等等风格多样的音乐来构筑他的电影艺术。
《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是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创作的《Yumeji’s Theme》,共在影片中出现了七次。前两次出现在男女主人公在爱人出差后孤独地去面摊吃饭的时候,两人屡次擦肩而过于狭窄阴暗的小楼梯,此时,镜头的慢放与舒缓的音乐将两人孤独的心境、意外的邂逅拉出了浓浓的诗意。后几次出现在两人逃避感情之时,抑郁凝滞的音乐将两人对爱情渴望、惧怕而又无奈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富有爵士风格的拉丁歌曲《Qujzas,Quizas,Quizas》在影片中出现了五次。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浪漫、感伤的气氛。同时亦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哀怨矛盾的心态。美妙的旋律、沙哑磁性的男中音配上忧伤的歌词,浓浓的怅惘情绪烟雾一般氤氲开来。使人沉醉其中。
周旋演唱的《花样的年华》也对于表达情绪、刻画主人公心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歌中所唱的“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蓦地里这孤岛笼罩着惨雾愁云”,以及歌曲所表达的分离两地的痛苦、愁苦的心情与影片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心境情绪非常吻合。
欧纳斯特·林格伦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愈是想表达有关情感和情绪的东西。形式对于他就愈为重要,因此,影片在表达感情和抒情的部分使用音乐是最合适的。”《花样年华》这一首首音乐对于表达人物情绪、传递人物心声和渲染时代气氛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正是这些音乐,把观众带入到了哀婉、幽怨、迷离、感伤的氛围中;也正是这些音乐,构筑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
(二)旗袍的变换
据王家卫说,拍摄此部影片前,特地请上海老裁缝为女主人公量身定做二十四套旗袍。这些旗袍有桔红色的、深蓝色的、黄绿色的,白底碎花的、棕黄大花的、纯色无花的……万紫千红、美轮美奂的旗袍既向观众暗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花样的年华、美丽的青春无人欣赏,只能消磨在日复一日地等待、寂寞和忧伤中,同时又向观众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对美和爱情的不懈追寻。众所周知,一个女人如果蓬头垢面、不事修饰则说明这个女人放弃了爱情;相反,如果一个女人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容貌,注重自己的衣着,甚至在穿过一段晦暗、肮脏的小巷去买面时仍然穿得漂漂亮亮、风情万种,显而易见表明这个女人内心里仍存在着对美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苏丽珍把对爱情的渴盼隐藏在频繁更换的旗袍下,旗袍每一种花色和款式的变化都隐喻地书 写着她对爱情的热烈呼唤和追求。
除此之外,旗袍的变换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推进情节的发展。这部影片大胆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剪辑,如果没有旗袍的存在和变换,观众就很难明白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比如两人在西餐厅就餐的一个场景,苏丽珍刚开始穿的是一套乳白色点缀有百合花的旗袍。后来则换成了棕黑色带竖条纹的另外一件,从苏丽珍旗袍的变换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两人吃饭已不是一遭,旗袍的更换在这里就承担了暗示时间变化和推进情节发展的功能。
(三)含蓄的笔法
《花样年华》象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张干净的灰白色宣纸上勾勒出几枝疏梅、斜石或墨荷,这些疏梅、斜石或墨荷只占据画面的一角,留下大片的空白供观者想象和补充。中国画讲究“留白”,中国美讲究含蓄和蕴藉,中国人对爱情的要求也是“吐三分、留七分”的。《花样年华》的男女主人公对对方的爱不可谓不真、情不可谓不浓,但在表达的时候却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周慕云为躲避日益炽热、无法自控的感情去了新加坡之后,苏丽珍有一次情不自禁地给他打电话的场景。这在西方的电影中不知该如何大肆渲染,但在此部影片里,苏丽珍却是欲言又止。一字未吐又挂上了电话——千回百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用语言诉说。影片此时无声的处理胜过滔滔的倾诉,留下大片的空白供观众揣摩和体味。使人回味无穷。两人肌肤的接触也仅限于拉拉手和拥抱,连亲吻都没有,更不用说床第之亲了。这种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跟男女主人公内敛的性格是一致的,也跟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是吻合的;在他们心目中,一直坚守一份“跟他们不一样”的纯洁的爱情,一份目的不在于情欲的宣泄而在于情感的慰藉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情如深山幽林里的清泉,时断时续若隐若现,却又经年流淌,永不停息。
三、结语
《花样年华》用简约的诗性笔法探讨了现代人最苦恼的婚外恋问题,表现了道德、规范、约束以及克制在传统的东方社会里的力量,展现了东方人情感层面的丰富曲折。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伴随着缓慢但节奏感极强的华尔兹。晃动的镜头把每一个画面都处理得色彩迷离,恍如春梦。美轮美奂、线条优美的旗袍则向观众展示了东方女性的娴雅、温柔和含蓄之美。整部影片如一首婉约的唐诗宋词,一切都是那么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一切都是那么意犹未尽、余音袅袅。所有的激情最终以含蓄和克制化开,化成万种柔情和惆怅;理智最终战胜情感,但情感却躲在一个角落里永远回味着伊人的衣香鬟影。这部影片把东方人独有的唯美内敛的爱情表达方式演绎得细致入微,如同中国古典的江南园林,别有一种曲径通幽、含蓄蕴藉的风韵,让观者回味无穷。
[关键词]电影《花样年华》 婚外恋 缺憾美 音乐 旗袍 含蓄
《花样年华》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香港著名演员张曼玉和梁朝伟主演的一部影片,获得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特别技术奖。影片以一名被丈夫冷落的女人和一名遭妻子背叛的男人为主人公,讲述了两个人相识、相怜、相恋、而又主动相离的故事。影片如一首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老唱片,暗哑、忧伤、缓慢地流淌在昏黄而苍凉的夕阳残照下,撩起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婉、幽怨、落寞而凄凉的情绪。
一《花样年华》的思想意蕴
(一)对婚外恋的探讨
婚外恋是现代文明人热衷探讨的话题。人类逐渐告别了野蛮的群婚制和对偶婚,实行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姻形态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进化的成果和文明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因为人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夫妻双方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信息不同。久而久之,两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这就导致了婚外恋的发生或婚姻的解体。
《花样年华》男女主人公的配偶或许由于工作上的接触产生了婚外恋情。背叛了各自的家庭,这给男女主人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打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心境使他俩慢慢靠近,不知不觉地,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当初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婚外恋的沼泽。在道德和自尊的双重约束下,他们毅然决然地斩断了情缘。重新回到了各自冷清、孤独和寂寞的家。
影片的结尾虽说两人都离开了配偶一个人生活,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感知到的信息却是;他们理解了配偶的不忠和背叛,也消解了配偶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和痛楚,这是他们从自己的这桩婚外恋情中悟到的;任何一个男人和女人,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很容易就会产生爱情之花,因为,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人的天性是喜新厌旧的。至此,两人如菩提树下开悟的释迦牟尼,心中一片澄澈明净。无怨无恨,有的只是对往昔恋情的回味和对生活的感激。《花样年华》这种对婚外恋的理解和诠释。无疑是十分高明的。
(二)对缺憾美的追寻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任何事物达到了极致之后便开始走向它的反面,美的事物也是一样,所以,为了使美能够存在得长久一些。人们便设法使之保留在残缺状态,西方的断臂维纳斯、中国武侠小说中杨过和小龙女天残地缺(一个断臂,一个失身)的爱情就是如此。因了这份残缺,美反而更能打动人,更能激起人的疼惜和怜爱的情绪。
《花样年华》深谙人的这种审美心理,它没有给男女主人公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反而一个被送到国外,一个被留在香港。让男女主人公在时空的阻隔中去回味昔日爱情的甜蜜。王家卫曾经说过;“影片结尾两个人在一起会开心吗?我不太相信。”王家卫深知;美的东西易碎,尤其爱情更为娇嫩,沾不得一点尘世的烟火。如果让男女主人公突破道德的防线,各带着颗伤痕累累的心结合在一起,每天忙活柴米油盐一日三餐,那他们的爱情还会长久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男主人公周慕云最后选择了离开。女主人公苏丽珍也没有要求跟随,虽然一个在心里千万次地问;“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另一个也在心里万千次地问;“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但最终这话都没有说出口。两人明智而痛苦地选择了分离,虽然心中有遗憾,但因为这份遗憾,反而留住了对方在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留住了一份再不能被残酷的现实掳走的爱情!
《花样年华》用残缺和遗憾抒写了一份人间别样的爱情!
二、《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的渲染
音乐是最早进入电影的一门艺术,它对抒发人物情感、表现环境气氛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王家卫就非常善于用音乐来表达情绪、刻画心理、渲染气氛等,在《花样年华》中,他分别运用了日本音乐、西班牙爵士乐、中国电影插曲等等风格多样的音乐来构筑他的电影艺术。
《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是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创作的《Yumeji’s Theme》,共在影片中出现了七次。前两次出现在男女主人公在爱人出差后孤独地去面摊吃饭的时候,两人屡次擦肩而过于狭窄阴暗的小楼梯,此时,镜头的慢放与舒缓的音乐将两人孤独的心境、意外的邂逅拉出了浓浓的诗意。后几次出现在两人逃避感情之时,抑郁凝滞的音乐将两人对爱情渴望、惧怕而又无奈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富有爵士风格的拉丁歌曲《Qujzas,Quizas,Quizas》在影片中出现了五次。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浪漫、感伤的气氛。同时亦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哀怨矛盾的心态。美妙的旋律、沙哑磁性的男中音配上忧伤的歌词,浓浓的怅惘情绪烟雾一般氤氲开来。使人沉醉其中。
周旋演唱的《花样的年华》也对于表达情绪、刻画主人公心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歌中所唱的“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蓦地里这孤岛笼罩着惨雾愁云”,以及歌曲所表达的分离两地的痛苦、愁苦的心情与影片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心境情绪非常吻合。
欧纳斯特·林格伦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愈是想表达有关情感和情绪的东西。形式对于他就愈为重要,因此,影片在表达感情和抒情的部分使用音乐是最合适的。”《花样年华》这一首首音乐对于表达人物情绪、传递人物心声和渲染时代气氛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正是这些音乐,把观众带入到了哀婉、幽怨、迷离、感伤的氛围中;也正是这些音乐,构筑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
(二)旗袍的变换
据王家卫说,拍摄此部影片前,特地请上海老裁缝为女主人公量身定做二十四套旗袍。这些旗袍有桔红色的、深蓝色的、黄绿色的,白底碎花的、棕黄大花的、纯色无花的……万紫千红、美轮美奂的旗袍既向观众暗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花样的年华、美丽的青春无人欣赏,只能消磨在日复一日地等待、寂寞和忧伤中,同时又向观众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对美和爱情的不懈追寻。众所周知,一个女人如果蓬头垢面、不事修饰则说明这个女人放弃了爱情;相反,如果一个女人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容貌,注重自己的衣着,甚至在穿过一段晦暗、肮脏的小巷去买面时仍然穿得漂漂亮亮、风情万种,显而易见表明这个女人内心里仍存在着对美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苏丽珍把对爱情的渴盼隐藏在频繁更换的旗袍下,旗袍每一种花色和款式的变化都隐喻地书 写着她对爱情的热烈呼唤和追求。
除此之外,旗袍的变换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推进情节的发展。这部影片大胆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剪辑,如果没有旗袍的存在和变换,观众就很难明白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比如两人在西餐厅就餐的一个场景,苏丽珍刚开始穿的是一套乳白色点缀有百合花的旗袍。后来则换成了棕黑色带竖条纹的另外一件,从苏丽珍旗袍的变换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两人吃饭已不是一遭,旗袍的更换在这里就承担了暗示时间变化和推进情节发展的功能。
(三)含蓄的笔法
《花样年华》象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张干净的灰白色宣纸上勾勒出几枝疏梅、斜石或墨荷,这些疏梅、斜石或墨荷只占据画面的一角,留下大片的空白供观者想象和补充。中国画讲究“留白”,中国美讲究含蓄和蕴藉,中国人对爱情的要求也是“吐三分、留七分”的。《花样年华》的男女主人公对对方的爱不可谓不真、情不可谓不浓,但在表达的时候却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周慕云为躲避日益炽热、无法自控的感情去了新加坡之后,苏丽珍有一次情不自禁地给他打电话的场景。这在西方的电影中不知该如何大肆渲染,但在此部影片里,苏丽珍却是欲言又止。一字未吐又挂上了电话——千回百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用语言诉说。影片此时无声的处理胜过滔滔的倾诉,留下大片的空白供观众揣摩和体味。使人回味无穷。两人肌肤的接触也仅限于拉拉手和拥抱,连亲吻都没有,更不用说床第之亲了。这种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跟男女主人公内敛的性格是一致的,也跟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是吻合的;在他们心目中,一直坚守一份“跟他们不一样”的纯洁的爱情,一份目的不在于情欲的宣泄而在于情感的慰藉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情如深山幽林里的清泉,时断时续若隐若现,却又经年流淌,永不停息。
三、结语
《花样年华》用简约的诗性笔法探讨了现代人最苦恼的婚外恋问题,表现了道德、规范、约束以及克制在传统的东方社会里的力量,展现了东方人情感层面的丰富曲折。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伴随着缓慢但节奏感极强的华尔兹。晃动的镜头把每一个画面都处理得色彩迷离,恍如春梦。美轮美奂、线条优美的旗袍则向观众展示了东方女性的娴雅、温柔和含蓄之美。整部影片如一首婉约的唐诗宋词,一切都是那么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一切都是那么意犹未尽、余音袅袅。所有的激情最终以含蓄和克制化开,化成万种柔情和惆怅;理智最终战胜情感,但情感却躲在一个角落里永远回味着伊人的衣香鬟影。这部影片把东方人独有的唯美内敛的爱情表达方式演绎得细致入微,如同中国古典的江南园林,别有一种曲径通幽、含蓄蕴藉的风韵,让观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