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学校教育工作当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从画图教学的概念、现状、实施办法三方面进一步论述巧用画图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方法;解题能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方式仍以感性的认知方式为主,直观能力较强,而理性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方式之间产生了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画图解题法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一、画图教学概念
所谓画图教学,是教师按照“按图索骥”的方法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是教师通过画图的方法,把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够在图画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内容.在画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化繁为简,化隐为显”为教学目的,从而更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问题,解开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数学题目中的“已知”和“未知”列举出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收获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由于小学生主要依靠感性认知,也就是直观的认知方式与认知习惯完成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这意味着教师通过画图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内容,很好地符合了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当前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通过画图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指导学生逐渐形成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快速地建立解题模型,使其解题能力逐步上升.
二、画图教学的现状
(一)对学生画图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传统教育观念与授课习惯的三重影响,更加倾向于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的知识比例较大,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画图解题法.
除此之外,对于身为成年人的教师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非常简单,不需要用到画图解题的方法,导致教师从根本上不重视画图解题的教学.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或多或少有着一定认知上的难度,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直观的途径去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因认知发展特点而产生的需求与教师的不重视之间产生了一对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
根据调查,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前文所言,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用大量的语言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把课堂当作战场,自身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要求手下的“士兵”唯教师的命令马首是瞻,占据了绝对的指挥地位.而此,与当前教育中普遍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教学方法方面同样存在着滞后性.在课堂上,由于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只能在座位上被動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展开充分思考,无法通过自身的思维行为调动其思维能力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行为与思维能力便不能更加高效地作用于其学习过程,为教学工作的深入推进带来诸多阻碍.
(三)学生画图解题的主动意识不强烈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上文所述“师本”教育模式与“生本”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存在,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展,更影响了学生自主思维意识的逐步提升,也就导致了学生在接触尚未学习的数学知识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懈怠心理,使得学生只懂得在课堂当中等着教师去“喂食”,而不是通过自主思考去“觅食”.
(四)教师缺乏详尽的画图教学方法
经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有部分教师有着较强的画图教学意识,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苦于缺乏一套详尽、完善且合理的画图教学方法,导致画图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三、画图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抓住日常教学,培养画图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想要教会学生通过画图去解决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让学生在遇到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时,下意识地就会想到画图的方法.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才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解题过程变成了画图的过程,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便能够习惯这种教学方式,从而让画图解题成为可以让学生依赖的解题方法.
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画图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鉴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拥有画图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如何使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由于画图教学法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可以吻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需求,且形象鲜明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应用画图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够让小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教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美工刀、硬卡纸等工具制作一套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七巧板”.在开始制作时,教师要展示一套成品七巧板的平面图,让学生辨别其中有哪些图形.此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硬纸板上尝试画出七巧板的轮廓,再一一裁下.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把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先描绘出自己拼成的图形的轮廓,再单独画出其各个组成部分,最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便会被激发,且由于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了这部分知识,学生应用画图解题的意识便会逐渐形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便会中主动使用画图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绘画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需求的.仍以教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便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在教学内容当中,需要学生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师便可以通过画图教学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分割为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在纸上将这些几何图形一一画出,按照顺序去求出每一部分的面积.这样一来,便可以让学生直截了当地看到解题的过程与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还有哪些分割方法,并将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画图所反馈的组合图形组成部分的数量来判断哪种方法最优.
(二)教师方法指导,掌握画图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仅仅拥有画图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仍不足以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给予学生一些相应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用对方法,进而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画图方法,便能促使自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画图意识,而随着画图意识的逐渐加深,学生又会在教师提供的方法指导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思路,进一步提升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教师在讲授“确定位置”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判别某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位置.除了让学生了解东、西、南、北以及相应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的基础常识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某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位置,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如教材图示,要求学生快速且准确地找到“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哪个位置,坐标系便建立在“喷泉广场”之上,那么,反过来,询问学生“喷泉广场”在“大象馆”的哪个位置,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在“大象馆”处画出坐标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快速掌握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如,教师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应当如何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体教具,结合画图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上课前,教师制作一个可以拆解的长方体.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这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从而准确地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构成.此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教师把长方体拆解开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在纸上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并要求学生尝试移动其中的两个图形的位置,把新的展开图裁剪下来,看看是否能够构成与之前相同的长方形,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掌握画图技巧,并借助画图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三)认真阅读题目,找到画图起点
画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画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且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指导后,便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题目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无从下手”“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将画图解题法更加充分、灵活地运用起来就需要培养学生深入阅读题目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找到画图起点的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而畫图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并初步预测结果.
例如,教师在讲授“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阅读.在进行“相遇问题”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例题,让学生明白,想要解决这道问题,要从“总路程”入手.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代表淘气家与笑笑家之间的总路程,并在这条线段下标注线段所代表的长度,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
仍以教师执教的“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行船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题目的“未知”和“已知”,并根据题目,设出未知数x.此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知道:顺水速度=静水速度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以及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让学生找到未知数.以此题为例:一艘航船在两点之间航行,水流速度为3千米/小时,顺水行舟需要2小时,逆水行舟则需要3小时,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两点,连成线段,并在线段上使用箭头标注出水流速度以及顺水、逆水的方向及所需航行时间.这样一来,题目就变得更加直观,学生也能更加快速地列出方程求解.
(四)不断自我更新,提升业务水准
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当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期刊等信息获取工具去完成自我更新,不断地汲取营养,吸收最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数学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通过画图教学来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对画图教学的概念有非常清晰地认识,并深入研究画图教学的概念,探寻其中的意义.其次,教师要研究当前教育环境下画图教学的现状.最后教师也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寻找改变教学现状的路径.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工作的首位,让学生拥有浓厚的画图兴趣,当学生因为使用画图的方法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其画图意识便会逐步形成.接下来,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详尽的画图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画图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所绘图进一步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通过深入阅读题目,抓住画图的切入点,避免学生在画图时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使教学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仰亮.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66.
[2]孙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72.
[3]戴芬.你会“画数学”吗——例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30):76-78.
[4]万姣燕.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J].辽宁教育,2018(19):66-67.
[5]龚爱美,张莎莎.利用画图法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教学心得[J].华夏教师,2018(19):32-33.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方法;解题能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方式仍以感性的认知方式为主,直观能力较强,而理性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方式之间产生了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画图解题法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一、画图教学概念
所谓画图教学,是教师按照“按图索骥”的方法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是教师通过画图的方法,把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够在图画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内容.在画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化繁为简,化隐为显”为教学目的,从而更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问题,解开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数学题目中的“已知”和“未知”列举出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收获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由于小学生主要依靠感性认知,也就是直观的认知方式与认知习惯完成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这意味着教师通过画图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内容,很好地符合了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当前的认知发展特点.同时,通过画图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指导学生逐渐形成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快速地建立解题模型,使其解题能力逐步上升.
二、画图教学的现状
(一)对学生画图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传统教育观念与授课习惯的三重影响,更加倾向于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的知识比例较大,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画图解题法.
除此之外,对于身为成年人的教师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非常简单,不需要用到画图解题的方法,导致教师从根本上不重视画图解题的教学.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或多或少有着一定认知上的难度,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直观的途径去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因认知发展特点而产生的需求与教师的不重视之间产生了一对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
根据调查,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前文所言,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用大量的语言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把课堂当作战场,自身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要求手下的“士兵”唯教师的命令马首是瞻,占据了绝对的指挥地位.而此,与当前教育中普遍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教学方法方面同样存在着滞后性.在课堂上,由于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只能在座位上被動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展开充分思考,无法通过自身的思维行为调动其思维能力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行为与思维能力便不能更加高效地作用于其学习过程,为教学工作的深入推进带来诸多阻碍.
(三)学生画图解题的主动意识不强烈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上文所述“师本”教育模式与“生本”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存在,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展,更影响了学生自主思维意识的逐步提升,也就导致了学生在接触尚未学习的数学知识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懈怠心理,使得学生只懂得在课堂当中等着教师去“喂食”,而不是通过自主思考去“觅食”.
(四)教师缺乏详尽的画图教学方法
经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有部分教师有着较强的画图教学意识,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苦于缺乏一套详尽、完善且合理的画图教学方法,导致画图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三、画图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抓住日常教学,培养画图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想要教会学生通过画图去解决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让学生在遇到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时,下意识地就会想到画图的方法.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才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解题过程变成了画图的过程,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便能够习惯这种教学方式,从而让画图解题成为可以让学生依赖的解题方法.
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画图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鉴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拥有画图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如何使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由于画图教学法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可以吻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需求,且形象鲜明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应用画图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够让小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教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美工刀、硬卡纸等工具制作一套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七巧板”.在开始制作时,教师要展示一套成品七巧板的平面图,让学生辨别其中有哪些图形.此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硬纸板上尝试画出七巧板的轮廓,再一一裁下.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把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先描绘出自己拼成的图形的轮廓,再单独画出其各个组成部分,最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便会被激发,且由于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了这部分知识,学生应用画图解题的意识便会逐渐形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便会中主动使用画图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绘画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需求的.仍以教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便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在教学内容当中,需要学生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师便可以通过画图教学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分割为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在纸上将这些几何图形一一画出,按照顺序去求出每一部分的面积.这样一来,便可以让学生直截了当地看到解题的过程与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还有哪些分割方法,并将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画图所反馈的组合图形组成部分的数量来判断哪种方法最优.
(二)教师方法指导,掌握画图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仅仅拥有画图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仍不足以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给予学生一些相应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用对方法,进而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画图方法,便能促使自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画图意识,而随着画图意识的逐渐加深,学生又会在教师提供的方法指导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思路,进一步提升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教师在讲授“确定位置”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判别某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位置.除了让学生了解东、西、南、北以及相应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的基础常识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某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位置,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如教材图示,要求学生快速且准确地找到“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哪个位置,坐标系便建立在“喷泉广场”之上,那么,反过来,询问学生“喷泉广场”在“大象馆”的哪个位置,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在“大象馆”处画出坐标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快速掌握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如,教师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应当如何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体教具,结合画图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上课前,教师制作一个可以拆解的长方体.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这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从而准确地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构成.此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教师把长方体拆解开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在纸上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并要求学生尝试移动其中的两个图形的位置,把新的展开图裁剪下来,看看是否能够构成与之前相同的长方形,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掌握画图技巧,并借助画图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三)认真阅读题目,找到画图起点
画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画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且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指导后,便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题目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无从下手”“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将画图解题法更加充分、灵活地运用起来就需要培养学生深入阅读题目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找到画图起点的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而畫图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并初步预测结果.
例如,教师在讲授“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阅读.在进行“相遇问题”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例题,让学生明白,想要解决这道问题,要从“总路程”入手.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代表淘气家与笑笑家之间的总路程,并在这条线段下标注线段所代表的长度,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
仍以教师执教的“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行船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题目的“未知”和“已知”,并根据题目,设出未知数x.此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知道:顺水速度=静水速度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以及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让学生找到未知数.以此题为例:一艘航船在两点之间航行,水流速度为3千米/小时,顺水行舟需要2小时,逆水行舟则需要3小时,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两点,连成线段,并在线段上使用箭头标注出水流速度以及顺水、逆水的方向及所需航行时间.这样一来,题目就变得更加直观,学生也能更加快速地列出方程求解.
(四)不断自我更新,提升业务水准
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当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期刊等信息获取工具去完成自我更新,不断地汲取营养,吸收最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数学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通过画图教学来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对画图教学的概念有非常清晰地认识,并深入研究画图教学的概念,探寻其中的意义.其次,教师要研究当前教育环境下画图教学的现状.最后教师也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寻找改变教学现状的路径.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工作的首位,让学生拥有浓厚的画图兴趣,当学生因为使用画图的方法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其画图意识便会逐步形成.接下来,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详尽的画图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画图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所绘图进一步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通过深入阅读题目,抓住画图的切入点,避免学生在画图时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使教学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仰亮.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66.
[2]孙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72.
[3]戴芬.你会“画数学”吗——例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30):76-78.
[4]万姣燕.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J].辽宁教育,2018(19):66-67.
[5]龚爱美,张莎莎.利用画图法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教学心得[J].华夏教师,2018(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