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彬:“往前走,找你自己”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制作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介绍十位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国际著名人士,从基辛格、中曾根康弘到顾彬(Wolfgang Kubin)。“顾彬”一集的开场白是我做介绍:“顾彬是三位一体:诗人、学者、翻译家。”我当然知道这一说法只是化约,现在面对为了纪念他七十五华诞而出版的近两百页的《顾彬成果目录》,感觉更是如此。他有多张面孔,不少人恐怕只知道一张:德国汉学家,或德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早在二三十年前,中国读者已经见识了顾彬专著的两部中译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和《关于异的研究》。然而,诗歌吟诵会上的另一个顾彬,那个頗具感染力的诗人顾彬,很多人并不知晓,尽管中译本《顾彬诗选》在十年前已经出版。好多年前,我曾邀请他到北师大做过一个系列讲座,而他讲的是当代德国哲学,好些听众有点纳闷儿,一个汉学家讲哲学?而对我来说,“汉学家”早已无法用来给顾彬“归类”。
  他前两年发表的散文集《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收入的是他近些年用中文写的散文和小品文。他在这部文集的“后记”中自问自答:“我是一个中国作家吗?好像是。”在有些西方国家,在哪国用哪种语言从事写作,常被看作所在国的作家或学者,这是常有的事,可在中国不是这样。不过,顾彬在中国已经得了不少奖项,包括“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把这么一个奖颁给老外,真不多见。不知这能不能解决他提出的身份问题,他好像常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有人因为他的中文书而把他看作“德国中文作家”,不知他是否满意。
  顾彬的中文很好,但他也知道中文很难,说自己原来并无胆量用中文写散文。那多半是应约而写,本以为编辑部会修改润色,谁知人家就这么发表了。有些“洋泾浜”中文,效果居然很好!诗人王家新甚至对他的“德式中文”赞不绝口,说他用汉语创造了一种鲜明的、富有个性和特殊味道的文体—“顾彬体”,具有别样的表现力。他甚至认为顾彬以他的方式重新“发明”了汉语。我不会用“发明”二字,但大致赞同王家新的观点。顾彬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的原则是越简单越美,就好像小孩的话,总是直白的,直白是美的。我想,这大概就是顾彬体。他的语言很单纯,也常和小孩的语言一样,或许会有语病,但是很真。这里说的当然是他的汉语散文语言,而不是写论文的学术语言,德语纯理语言是很复杂的。
  北岛曾说,顾彬的诗“简短而节制,富于哲理”。这约莫也是顾彬散文的特点,那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散文,是诗人写的散文。不过我想,吸引中国读者的,肯定不会只是所谓“顾彬体”,更多的是他写的内容,他的观点,他看问题的角度,或让读者换一个视角,尽管他本人一再强调语言的本体论意义。我们知道,他逮住机会就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话还说得很损,却抱怨自己不被中国人理解,而他已经说得很明白:“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经常没有被理解成我原来的意思:这个批评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语言的批评。不少中国人认为,语言只是用来表达内容的工具。但是语言不能像纸包裹面包一样去包裹内容,语言本身就是内容。”他甚至声称“中国当代小说家都不是为了语言而奋斗”。遭骂本在情理之中。
  顾彬的语言观,来自他经常援引的伽达默尔。“我们人是语言,除了语言外我们什么都不是。因此语言是我们唯一的‘房子’,我们存在的房子。”他当然知道,把语言看作“存在之家”(H a u s d e sS e i n s)是海德格尔的名言,但他不在乎有纳粹前科的海德格尔,乐于绕道伽达默尔来说语言:我们除了语言,什么都没有;或者,语言受伤,就无家可归。他不仅在论文中,也在散文中不断谈论语言。中国有“三句话不离本行”之说,顾彬是三篇文章不离语言。
  他在《汉学是外国学吗?》中说:“中文是很美的语言。这个语言给我打开了门,打开了梦的门。是错的吗?我希望不是。我今年七十岁。坦率地说,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我。但是我对中国的了解只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吗?我将近五十年活在中国的文明之下,我还是一个外国人吗?在德国人眼里,我太中国人。李白与庄子不光过去决定了我的路,现在还是。没有李白,就没有顾彬。是中文,是语言,是外语让我找到我的路。”套用伽达默尔的意思,找到了回家的路,找到了家;用顾彬自己的话说,汉语是他的故乡之一。
  他常给中国人讲述一段德国故事,即“二战”后的德国人如何重新学习德语,原因是十二年的纳粹统治对德语的滥用和破坏,纳粹意识形态和官方语言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他眼里,“二战”后德国的大部分城市满目疮痍,而被纳粹强奸的德语或许是更深重的困境。尤其是“年轻一代”作家,把重建人性和拯救被纳粹毒化的德语看作自己的道德使命。他爱讲伯尔和拯救德语的故事。
  在这一语境中,他曾援引奥地利诗人艾希(Günter Eich)一九四五年的一首名诗:“《清点》(Inventur )这样开始:‘这是我的帽子/ 我的外套/ 我装在粗麻布袋里的/ 刮胡具。’孩子的语言吗?肯定,但是美,也非常深刻。”(《我的中文》,二0一五)在顾彬的汉语散文中,常能见到这类语言,乍看有点笨拙,实为诗语言,给人清新之感。不过,如在战后德国那样,他把语言批评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这恐怕是很多中国人受不了的,至少是一个棘手的话题。研读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顾彬,在“文革”期间到北京学了一年现代汉语,似乎没学到多少,故而比较清白,他有直截了当的中文口语,无须像在战后德国那样,面对扭曲的德语而“砍光伐尽”,“从零开始”。
  也是在说当年清算纳粹语言的时候,顾彬还告诉中国人,当时德国作家如何通过学习外语、翻译外国文学来克服变态的德语。而今天的他,也还在借助外语改进自己的德语文笔,通过翻译中国当代诗歌来提高母语水平。听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也许是有道理的。可是他管得太多,在不同场合和不同语境中,也要求中国作家多学外语,阅读世界文学原著,吸收其他语言的养料。“由于他们不能通过原文阅读世界文学,他们便不能通过别的语言、别的传统或别的世界观寻求灵感。”(《从语言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这可得罪了不少人,引来不少非难甚至忌恨,因为大多数中国知名作家不懂外语。   我想,虽然他早已是个中国通,可他似乎常在中国享受着德国人说的“ Narrenfreiheit”:狂欢节时,可以百无禁忌 ;或者装傻,想说什么说什么。这或许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特权。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了,一个诚实的人!这才是关键所在,人间都应如此!肖鹰认为顾彬是批评性汉学的代表人物,我赞同他的说法,批评性思维正是中国所需要的,而不是老在自己给自己打高分。
  当时听到“垃圾说”的时候,我能猜出顾彬用了哪个词,那是德国人常用的一个词,在中国也一样,确实可以将之翻译成“垃圾”。但是,同是所谓“垃圾”,它在中国人和德国人那里的反响是不一样的。要是他说德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不少德国人听了以后,可能只是耸一耸肩而已,绝不会像在中国这样引起軒然大波,或曰“冲突事件”,其余波延续至今。这也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在此讲述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说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中国在“垃圾说”之前还一直受着诺贝尔文学奖的折磨,对有些评判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如何在理解时把握分寸,时常也与不同的文化史和社会史有关,与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有关,与人的自信程度或缺乏底气有关。若像顾彬所说的那样,理解和解释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那我只能说,中国要完全理解顾彬,还需时日,目前肯定很难。我们知道,世界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几乎无法对话。
  “垃圾论”让顾彬在中国一夜暴红。他原来只是圈内的知名汉学家,这下成了公众人物、媒体红人。聚焦效应不只见于大众媒体,亦见诸学术期刊。“顾彬现象”甚是热闹,引发了中国学者对当代文学价值的大讨论。在这一背景下,顾彬主编的具有通史意义的《中国文学史》中译本出版,其中包括顾彬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不用说,这本书特别令人关注,书评也不少,赞誉者有之,贬抑者也不乏其人。若说“垃圾论”引起的分歧伴随着吵架和泡沫,这回至少在表面上冷静了许多。我说“表面上”,是因为在那些客观分析的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一些情绪性的东西,不少用词也直接来自早先的“垃圾”事件。
  文学史涉及大量史料,这回轮到顾彬挨骂了,连同他的“批判性距离”和“个性阐释立场”。有人找到“疏漏”,有人见出“误读”,令人不满的是他的“西方标准”和“精英意识”。陈晓明不但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同中国人的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有隔膜,而且写得没有逻辑。这很让人难堪,但较真的顾彬恍然发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该书20% 的内容在中译本中被删除了,尤其是理论阐释部分。所以他说,陈教授懂德语就好了,原作是有逻辑的。
  同顾彬多有来往的人知道,他不苟言笑,颇有点冷峻,但不难打交道。他在交谈时喜欢倾听、发问和追问,然后坦率地说出他的观点。我没旁听过他给中国学生上课,我的猜测是,上课不容易。这不仅涉及不少中国学生还不习惯他的思维和说话方式,他的黑色幽默,兴许还不赞同他的世界观。
其他文献
在雅克·勒高夫(JacquesLeGoff,1924-2014)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和《炼狱的诞生》在其最满意的几本书之列。“炼狱”不仅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勒高夫给出了一个动态的阐释。他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死者的亲人和朋友可以代其行善,帮助炼狱中的罪人提前升天。高利贷者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十四年的施舍和苦修善
期刊
近年来,“现代文学文献学”与“当代文学史料学”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热议的话题,以此为主题的学术会议频频召开,学术期刊上商榷的文章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学者将这一现象比附为“乾嘉学派”重现,或是“文献学的转向”。陈子善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此时出版既恰逢其时,又似乎可视为某种症候,预示着现代文学文献学将跃入新的阶段。从“史料”到“文献”  作者开篇给现代文学文献学下定义:“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是
期刊
再次拿起这部上下两册、厚达十厘米的大部头著作《阿尔比恩的种子:美国文化的源与流》,与两年前买来随意阅读不同,再读时心境已改变,关注点也有迁移.究其根本,也是因为这场新冠疫情,小小病毒四两拨千斤地改变了世界的当下格局和未来走势,整个世界将转到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新常态,我也以一颗适应新常态的心重新翻看这本书,试图从这些文字中寻找到理解美国政府和民众在此次疫情中诸多我们看来“奇怪”反应的文化缘由.
期刊
魏晋新书风,本于新书体。那时新书体是行书和楷书,乃东汉后期的俗写体。汉魏之际,行书、楷书经过钟繇、胡昭的加工整理,树立规范,流行士大夫间。晋朝时,在士族书家引领下,行书、楷书盛行起来,并与东汉后期业已兴盛的草书合流,成为日常的书写体势,形成新的书风。  新书体之新,在于简。结构简化,无篆书之象形繁复;笔画简省,去隶书之蚕头燕尾。楷、行、草三体虽然抽象简约,却程度不一:楷书端正,行书连笔,草书伪略。
期刊
今天的“中国”是由中原、北方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亚区域“多元互构”演化而成的体系.所谓“多元”,是因为中华大地上有多种自然生境,其上的人群在历史上造就和分衍出不同形态的政治一经济一文化秩序,这些秩序有着深刻的环境适应性.所谓“互构”,是因为“多元”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生成,无法脱离其中一元而完整地理解其他诸元的历史演化机理.同样,在体系史的视野下,衔接各亚区域的走廊地带获得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历史一地理一文化基础.
期刊
名不副实的《张伯驹集》  二0一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张伯驹集》,书前的“出版说明”标榜“此次结集收录了张伯驹现存的全部作品”,这基本就等同于全集了。然而,遗憾的是,以我对张伯驹多年的持续关注,可下断言,上古版收录的恐怕远非张氏现存的全部作品。经一番考察,此书只是将坊间已公开出版的张氏著述打包合订,汇为一册,如是而已。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编校者并未注意;令人最期待的辑佚,惜付阙如。  像
期刊
在科学幻想小说《石笋行》中,童恩正通过杜甫诗中的成都古迹石笋讲述天籁与我世间的羁绊:“宁静的夜空如同一面黑色的天鹅绒的天幕,覆盖着我们这个孤独的地球,覆盖着我们这些在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十分渺小的人类.闪烁的星星,就像嵌在天幕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钻石;若隐若现的银河,仿佛是被从天幕背后射来的神秘的光芒所照亮的微微波动的飘带.”古人通过静穆的观察,在星空中寻找上天的意志.当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天体为地球重力所擒获,倏忽陨落的流星便带来“王者失势,诸侯起伯”的讯息.
期刊
一  一九九一年初夏,我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北京,接着从北京飞往厦门;从厦门转乘班车,向着泉州方向行进;在家歇息数日后,乘坐一辆挤满了人和行李的破旧中巴,南跨晋江,转向西北,经南安,翻越一连串丘陵,进入安溪;当夜,在安溪宾馆下榻。因为急着“踩点”,次日我搭乘一辆中巴,经城西大桥向西走。出了县城不远,我注意到一组算得上古朴的聚落。怀着找到更为古朴的村社的愿望,我安坐车上,继续西行。沿途观望,发觉不少
期刊
一九六五年的台湾,还笼罩在台海对峙和冷战疑云中,政治空气憋闷得让人透不过气.这一年,早已在香港影视圈闯出了点名堂的胡金铨离开了邵氏,辗转到了台湾联邦电影公司,为了他做导演的抱负,谋一处可施拳脚的地方.倒霉的是,他在台湾写的第一个剧本《阴阳法王》送交审查的时候吃了闭门羹.也难怪,剧中的“法王”歪打正着揭了当局的短儿:“一个地府的阎罗王不承想被人强占了地盘,沦为孤魂野鬼,上告无路,翻身无门,只好找了一块\'三不管\'的地界落草为寇.”所幸胡金铨迁善改过倒还敏捷,立马转变思路拍了一部仁孝忠义的《龙门客栈
期刊
《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以下简称《诗典》)这次新编,大部分诗人都补充了近年来的新作,此外还增加了四十二位诗人。  当年《诗典》也只收录了六十二位诗人,现在一下子增补这么多,反而让我有些疑虑,究竟还有多少遗珠之憾?六年前,我广为搜寻,细加甄选,历时一年,这种艰辛让我误以为,大部分优秀工人诗人已收编在册;现在编选工作貌似更有成效了,而我几乎可以推断,还有不少隐在厂矿车间的行吟诗人,泯然而卓荦,我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