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相关因素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已成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牵动着每个学生的心。考试焦虑是伴随着考试产生,受个体认知导向、人格特征及其他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体验。
  二、考试焦虑的后果
  一般而言,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生而言是有利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作用,而过度的考试焦虑其后果却是相反的。它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一:干扰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和认知过程。一方面会分散和干扰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其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和提取。另一方面会阻碍学生正常的思维活动,影响其对已有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其二: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和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甚至冠心病的征兆;同时还会影响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其三: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过度的考试焦虑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缓解和释放,而且反复出现,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而且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也会超负荷。最终会导致焦虑症,甚至妄想症的出现。签于考试焦虑可能诱发的种种严重后果,我们有必要对引起和导致考试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挖掘和分析。
  三、考试焦虑的成因
  (一)社会。
  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和部门过分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以此作为毕业生入职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价值取向误导学生。使他们认为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考上考大学,必须保持优异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中生的考试焦虑的程度。同时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区分读书和成才的关系,盲目的信奉考试成绩在实现各人价值和提升社会地位中的权威作用,长此以往无形中加剧学生的心理负荷,导致极大的心理压力,对考试产生畏惧和担心。
  (二)学校。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身心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期,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依旧采取单一以分数为指挥棒的评估体制。考试依旧是学生的主导方式,分数依旧是评价学生的核心标准。学校频繁的考试和考试成绩排名,过分强化考试的竞争性和重要性。长期处于这种氛围的学生,会对考试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伴随着无形的压力和担心。对于部分性格内向,自尊心强而用不会合理宣泄情绪的学生,就会厌恶和恐惧考试。
  (三)家庭。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孩子考试的过分期待和关注会引发孩子对考试的焦虑。过高的期待会使孩子对成功的期望值增高,从而惧怕和拒绝失败。甚至没用勇气面对失败。这种考试的附加品,导致学生惧怕和逃避考试;过于严肃的家庭氛围和粗鲁的教育方式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荷;同时家长的心理心理状态及考前的焦虑和紧张的负面的情绪反应,也会不自觉的传染给孩子,加剧孩子的焦虑。
  (四)个人。
   高中生自身的心理状态是导致考试焦虑最根本的因素。第一:认知评价不当。高中生的认知评价水平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首要因素。其中包括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以及自身知识能力的评估和把握。如果考生考试与自己的自尊,前途,命运等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对自身实力信心不足,这样就容易诱发考试焦虑;第二:成就目标过高。成就目标是指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包括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前者是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目标,后者是以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和赞扬,以他人的认可为目标。过分的关注结果,会加大心理压力,一定情况下会导致考场上紧张;第三:自信心不足。部分考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估计,盲目的低估和否定自己。这样就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事实证明自信心不足的考试更容易出现考前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第四:以往失败的考试经历。考生过去的失败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失败的恐惧会使考生惧怕考试。再次面对考试的时候,容易情绪波动,有考不好的心理暗示,这样就会对新的考试情境产生抵触和畏惧;第五:知识贮备和应试技能。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和牢固程度直接影响着其考试焦虑的程度。同时在知识贮备充分的前提下,应试技能也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因素。如果缺乏应有的应试技能和技巧,在时间紧促的严肃考场氛围下,容易出现慌乱。
  四、对策
  (一)学校纠正单一的学生评估体制,采用多元化的评估体制。
  一方面淡化分数的在评估体制中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应的心理素质课程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调节情绪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二)作为家长应尊重和理解子女的意愿,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愿望加载在子女的身上。
  根据子女的客观实际,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的成就目标。平日加强与自己的心理的沟通。
  (三)加强自信心的训练,形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
  掌握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同时培养一些宣泄情绪,释压的合理方式。比如运动,下棋,唱歌等。
  参考文献:
  [1]邬承斌.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分析与排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2).
  [2]朱静.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防治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3]彭明芳.高考生考试焦虑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07,10.
  [4]寿业青.孙洪旭,谈考试焦虑成因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编辑郑云东)
其他文献
一、前言  根据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1998开始国家对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至今,改革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给中专学校特别是农业中专学校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二、中职教育制度改革对农业中专的影响  (一)农业中职学校面临生存压力。  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进程中,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希望到大中城市就读。由于没有了国家工作分配
期刊
一、引言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语言的活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把英语课上得生趣盎然,也不可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使教学富有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十分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二、情感因素与英语学习兴趣的关系探究  Amold把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指学习者的个别因
期刊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课前3至5分钟,进行“快乐语文”活动。活动中或“灵机一动”,或“佳作赏析”,或“一周新闻联播”,或“古诗比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引发他们创造的契机。  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宽松的环境,不用思考题去限制他们;把阅读的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评点、品味;把首问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质疑问难,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
期刊
一、教师激发学生克服生物课堂教学中厌倦情绪的几个方法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1.对学生学习内在动机,最好的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
期刊
现代体育正向着高、快、准、变等全面的方向迅速发展,竞技比赛中双方的竞争日趋激烈,若想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必须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如:篮球、排球、摔跤、散打等对抗性比赛项目,运动员多为身材高大,比赛中请款瞬息万变,这就需要运动员不仅有快速地反映,还要有良好的灵活性。这就对这些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提出了要求。  一、分析国内外训练经验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斋藤胜等人对高大运动员灵活性
期刊
一、为什么要进行学生养成教育,教师赏识教育  (一)价值观上的体现。  从价值观说,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学校的价值在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中学生处于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的萌芽期,是开始以道德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思维和行动上具体形象的凝结点。养成教育和赏识教育结合,体现了初中教
期刊
近几年,独立学院发展迅猛。随着独立学院规模日益扩大,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反而更加突出。独立学院学生的问题和情况亦随其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益涌现。因此,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一)学生崇尚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未来乐观、积极,但社会责任感淡化。  实践中容易突出“
期刊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则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背景下,需要革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热情,高效的完成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有行之有效且富有操作性的课堂活动。通过长期思考和阶段实践,现就《政治生活》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谈一些感受,并用课堂活动的案例辅以说明。  一、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设计课堂活动的原则。  课堂活动不能单纯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片面的追求活动形式的热闹与学生参
期刊
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向大学生传授性与生殖健康、性心理、性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以提高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改变其对性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及态度,促进安全、健康、负责任的性与生殖健康行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晚期,加之青少年性生理成熟年龄提前而结婚年龄推迟,从而导致婚前性成熟期延长,性健康问题是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加上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大学生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