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敏感度作为一种用于检测人眼对于边界模糊物体的分辨能力的视觉检查方法,临床主要用于弱视、斜视、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屈光不正、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时间、制定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信息,在眼科临床诊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现将对比敏感度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价值作以综述。
关键词:对比敏感度;眼科;临床应用
对比敏感度检查能够对视觉功能进行全面的的评价,更好的了解形觉功能,本文现将对比敏感度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价值作以综述,具体如下:
1.对比敏感度定义
对比敏感度(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平均亮度情况下的2个区域)差别的能力,计算方法是阈值(人眼恰好识别出某一个空间频率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或者光栅阈值)的倒数。空间对比敏感度(S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中的2个区域靠近很近,辨认亮度间差异的能力。时间对比敏感度(T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是随时间的先后顺序出现的,辨认其亮度间差异的能力。对比敏感度是测定人眼分辨不同空间变换频率图形的能力,是在视角与对比度相结合基础上测定[1]。
2.对比敏感度机理
据有关报道,视觉系统是有多个空间频率的通道的,并且每一个通道仅和很窄的对应空间频率带反应。依据猫视网神经节的分类及灵长类动物的视网神经节分类,得出控制眼球运动的W细胞轴在低空间频率较敏感,与Y相似;P细胞神经节是灵长类特有的,在高空间频率及低时间频率较敏感,与X相似。在空间对比曲线中的高频区代表的是“X 通道”(黄斑中央部)的功能,曲线中的低频区代表的是“Y 通道”的功能。Campbell 、Robson两人提出,有一系列的独立神经通道而组成的视觉系统是有特定敏感性范围的,独立的神经通道仅与特定的空间频率有关,仅与很窄的空间方向性和频率有关。对比敏感度(CS)的功能是每一通道的总体反映。
3.对比敏感度(CS)检查方法
主观检查法,分为SCS仪和干涉条纹仪。使用仪器通过光圈变化得出CS。客观检查法,是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适用不能准确主观判断的老人或者婴幼儿。
4.对比敏感度(CS)在临床的应用
4.1应用于弱视、斜视,对比敏感度(CS)在弱视早期当视功能稍有微小变化时就可以灵敏的诊断出来的指标。对于CS阈值,弱视儿童其值明显比正常儿童要高。如果低频区的CS值下降明显则表明视力丧失严重,对比敏感度(CS)在早期诊断弱视中具有重要作用。斜视性弱视的原因是两只眼睛视轴不平行,物体成像不能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从而视物混淆,复视,视皮质就选择性的抑制斜视眼传入,长期眼球中黄斑受损,弱视,致使“X通道”不传导,同时“Y通道”不受累,CS值下降到高、中频率区,而低空间频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原因是双眼的有相差较大的屈光度数,呈现在双眼黄斑区内物像具有不相等的清晰度(即使屈光得到矫正,但黄斑区呈现的物像也不相等),物像难融合,为保证能得到清晰的物像,皮质便抑制其中屈光度较大的,长期便造成一只眼睛的弱视。据有关报道,屈光参差性弱视的“X通道”和“Y通道”都受到损害,在CS的曲线中各频率都降低[2]。
4.2应用于视神经病变,当出现视神经病变时,对比敏感度(CS)曲线全频段下降,并且在低频区有较明显的下降。在发生视神经炎时,高、中频率的SCS和低频的TCS均会降低,在眼病治疗后SCS和TCS会提高,有可能恢复正常。对于视力正常者发生急性视神经病变,改变多发生在低频区。在双眼中有一只是神经性病变,另一只CS异常,这表明“亚临床损伤”,这累及到中频区和低频区。在SCS的各个频区内意义各有不同。出现高频区异常,表明有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黄斑水肿,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接触镜;出现在中频区异常,表明有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炎;出现在低频区异常,表明有视皮层疾病。不同原因眼病致使CS损伤的机制不相同,在高频区和低频区受到的影响也并不相同。
4.3应用于视网膜病变,对比敏感度(CS)值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视网膜病变给予预示,据有关报道,糖尿病患者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早于其临床症状出现,临床以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为视功能受累的前期表现。对比敏感度(CS)值可以对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亚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下降早于其视觉改变,在视力处于正常范围时,中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视力出现轻度降低时,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且随着玻璃疣的增加而加重,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全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
4.3应用于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下降早于视力改变,随着屈光度数上升,高频到中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甚至会出现全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随着高峰曲线的左移,其高频区截止频率也出现左移,且眼底损害越严重,对比敏感度(CS)的异常越明显。屈光不正矫正过程中,会导致眼球的光学性能发生改变,并对视觉质量产生影响。对比敏感度(CS)检查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后疗效评价,能够客观、全面、敏感的反映出患者视觉功能状态,有利于临床评价患者屈光手术前后的视觉功能和手术质量[3]。
4.4应用于高眼压、青光眼,对比敏感度(CS)能够发现视功能已受损害但早期视野正常的高眼压患者,能够对早期的视神经纤维损害进行反映,为临床治疗的实施与否提供必要的指导。高眼压患者会出现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系统神经通道损伤和对比敏感度(CS)变化有关,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病变会选择性的影响到空频通道,出现形态不同的对比敏感度(CS)改变。青光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值变化和神经节细胞损伤范围、数量、损伤网膜层次有关。因对比敏感度(CS)检查敏感度高,操作方便,取对比敏感度(CS)得下降较视野损害早,所以对于临床早期了解青光眼患者的视觉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主诉夜间视力差、视力不佳,但屈光正常的患者的检查.
4.5应用于白内障,对比敏感度(CS)能够全面、灵敏的反映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状态,并结合相关结果迪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对于视力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以明显白内障手术和YAG 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的时机,并能够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据有关报道,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和晶状体混浊的部位、类型、瞳孔大小存在相关性。混浊与视区中央越靠近则影响越大,相同混浊部位、程度时,混浊部位对对比敏感度(CS)的影响由小到大顺序是核性、皮质、晶状体后囊膜下。在瞳孔大时,其周边混浊对对比敏感度(CS)产生影响。在瞳孔小时,其中央混浊对对比敏感度(CS)产生影响。
5小结
对比敏感度在临床主要用于弱视、斜视、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屈光不正、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时间、制定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信息,在眼科临床诊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蕾,张建华,郑磊,等.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9,11(1):19-22.
[2]冯华章,张建华.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在LASIK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07):1344-1346.
[3]张军,张健,蒋慧中.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0,30(11):1097-1100.
关键词:对比敏感度;眼科;临床应用
对比敏感度检查能够对视觉功能进行全面的的评价,更好的了解形觉功能,本文现将对比敏感度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价值作以综述,具体如下:
1.对比敏感度定义
对比敏感度(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平均亮度情况下的2个区域)差别的能力,计算方法是阈值(人眼恰好识别出某一个空间频率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或者光栅阈值)的倒数。空间对比敏感度(S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中的2个区域靠近很近,辨认亮度间差异的能力。时间对比敏感度(TCS),是人眼分辨可见区域是随时间的先后顺序出现的,辨认其亮度间差异的能力。对比敏感度是测定人眼分辨不同空间变换频率图形的能力,是在视角与对比度相结合基础上测定[1]。
2.对比敏感度机理
据有关报道,视觉系统是有多个空间频率的通道的,并且每一个通道仅和很窄的对应空间频率带反应。依据猫视网神经节的分类及灵长类动物的视网神经节分类,得出控制眼球运动的W细胞轴在低空间频率较敏感,与Y相似;P细胞神经节是灵长类特有的,在高空间频率及低时间频率较敏感,与X相似。在空间对比曲线中的高频区代表的是“X 通道”(黄斑中央部)的功能,曲线中的低频区代表的是“Y 通道”的功能。Campbell 、Robson两人提出,有一系列的独立神经通道而组成的视觉系统是有特定敏感性范围的,独立的神经通道仅与特定的空间频率有关,仅与很窄的空间方向性和频率有关。对比敏感度(CS)的功能是每一通道的总体反映。
3.对比敏感度(CS)检查方法
主观检查法,分为SCS仪和干涉条纹仪。使用仪器通过光圈变化得出CS。客观检查法,是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适用不能准确主观判断的老人或者婴幼儿。
4.对比敏感度(CS)在临床的应用
4.1应用于弱视、斜视,对比敏感度(CS)在弱视早期当视功能稍有微小变化时就可以灵敏的诊断出来的指标。对于CS阈值,弱视儿童其值明显比正常儿童要高。如果低频区的CS值下降明显则表明视力丧失严重,对比敏感度(CS)在早期诊断弱视中具有重要作用。斜视性弱视的原因是两只眼睛视轴不平行,物体成像不能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从而视物混淆,复视,视皮质就选择性的抑制斜视眼传入,长期眼球中黄斑受损,弱视,致使“X通道”不传导,同时“Y通道”不受累,CS值下降到高、中频率区,而低空间频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原因是双眼的有相差较大的屈光度数,呈现在双眼黄斑区内物像具有不相等的清晰度(即使屈光得到矫正,但黄斑区呈现的物像也不相等),物像难融合,为保证能得到清晰的物像,皮质便抑制其中屈光度较大的,长期便造成一只眼睛的弱视。据有关报道,屈光参差性弱视的“X通道”和“Y通道”都受到损害,在CS的曲线中各频率都降低[2]。
4.2应用于视神经病变,当出现视神经病变时,对比敏感度(CS)曲线全频段下降,并且在低频区有较明显的下降。在发生视神经炎时,高、中频率的SCS和低频的TCS均会降低,在眼病治疗后SCS和TCS会提高,有可能恢复正常。对于视力正常者发生急性视神经病变,改变多发生在低频区。在双眼中有一只是神经性病变,另一只CS异常,这表明“亚临床损伤”,这累及到中频区和低频区。在SCS的各个频区内意义各有不同。出现高频区异常,表明有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黄斑水肿,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接触镜;出现在中频区异常,表明有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炎;出现在低频区异常,表明有视皮层疾病。不同原因眼病致使CS损伤的机制不相同,在高频区和低频区受到的影响也并不相同。
4.3应用于视网膜病变,对比敏感度(CS)值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视网膜病变给予预示,据有关报道,糖尿病患者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早于其临床症状出现,临床以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为视功能受累的前期表现。对比敏感度(CS)值可以对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亚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下降早于其视觉改变,在视力处于正常范围时,中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视力出现轻度降低时,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且随着玻璃疣的增加而加重,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全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
4.3应用于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下降早于视力改变,随着屈光度数上升,高频到中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甚至会出现全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随着高峰曲线的左移,其高频区截止频率也出现左移,且眼底损害越严重,对比敏感度(CS)的异常越明显。屈光不正矫正过程中,会导致眼球的光学性能发生改变,并对视觉质量产生影响。对比敏感度(CS)检查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后疗效评价,能够客观、全面、敏感的反映出患者视觉功能状态,有利于临床评价患者屈光手术前后的视觉功能和手术质量[3]。
4.4应用于高眼压、青光眼,对比敏感度(CS)能够发现视功能已受损害但早期视野正常的高眼压患者,能够对早期的视神经纤维损害进行反映,为临床治疗的实施与否提供必要的指导。高眼压患者会出现中频区、高频区对比敏感度(CS)下降。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系统神经通道损伤和对比敏感度(CS)变化有关,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病变会选择性的影响到空频通道,出现形态不同的对比敏感度(CS)改变。青光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CS)值变化和神经节细胞损伤范围、数量、损伤网膜层次有关。因对比敏感度(CS)检查敏感度高,操作方便,取对比敏感度(CS)得下降较视野损害早,所以对于临床早期了解青光眼患者的视觉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主诉夜间视力差、视力不佳,但屈光正常的患者的检查.
4.5应用于白内障,对比敏感度(CS)能够全面、灵敏的反映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状态,并结合相关结果迪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对于视力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以明显白内障手术和YAG 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的时机,并能够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据有关报道,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和晶状体混浊的部位、类型、瞳孔大小存在相关性。混浊与视区中央越靠近则影响越大,相同混浊部位、程度时,混浊部位对对比敏感度(CS)的影响由小到大顺序是核性、皮质、晶状体后囊膜下。在瞳孔大时,其周边混浊对对比敏感度(CS)产生影响。在瞳孔小时,其中央混浊对对比敏感度(CS)产生影响。
5小结
对比敏感度在临床主要用于弱视、斜视、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屈光不正、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时间、制定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信息,在眼科临床诊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蕾,张建华,郑磊,等.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9,11(1):19-22.
[2]冯华章,张建华.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在LASIK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07):1344-1346.
[3]张军,张健,蒋慧中.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0,30(11):109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