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结构、表述、逻辑等方面,全国卷主观题答案特色鲜明。紧紧抓住全国卷答案设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与训练,是高考有效复习和增分提效的重要方法,也能为教师自主命题架构答案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并列式答案结构;递进式答案结构;深度融合;归纳法;演绎法
试题答案是达成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最终载体,也是考生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知能素养输出的主要方式。把准全国卷主观题答案设置特点,对教师指导考生答题时有效组织答案以提分增效,以及命题时规范答案设置标准和进行结构化设计均有益处。综观近五年新课标卷文化生活主观性试题,其答案设置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在答案结构上,以并列式和递进式为主要形式
并列式答案结构表现为“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每个答案要点间是并列关系,是答案横向维度延伸发散,体现了“四面八方”的联系。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2017年新课标Ⅲ卷第38题(2)问,在参考答案上都呈现出典型的并列式结构特点。
递进式答案结构表现为“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答案要点在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是答案纵向维度的内里渗透,体现了“前后相继”的联系。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参考答案在结构上呈现出典型的递进式结构特点。
采用哪种答题结构要从四个方面综合考量,一是看情境材料的表述方式和呈现结构;二是看考查的学科知识在自身逻辑结构上是发散式还是递进式;三是要明确试题设问范围以及设问方式;四是要明确试题在思维方法层面的考查目标要求是归纳还是演绎。
比如,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从情境层面看,该题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设问视角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原因属于开放式设问;在思维方法考查方面,该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能力。因此,落脚到答案结构上,命题人采取了典型的并列式结构:“①选择……+②重视发掘……+③运用……+④激发……”。又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该设问的实质指向在于考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学科知识逻辑上的发散性特点直接决定了该题采取了并列式的答案结构。
再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围绕作用、意义这一作答视角,从“创新作用→文化创新作用→教育创新作用”,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共性到个性、抽象到具体,设问层面存在的逻辑递进关系以及基于演绎思维的学科方法的考查使得该题在答案结构设置上采取了递进式结构:“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推动……→③教育创新促进……有利于……”。还有,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该题情境素材采用了纵向发展的叙事结构,从“十八洞村贫困的事实与原因→贯彻‘精准扶贫’思想和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媒体报道脱贫经验”,情境的递进式结构与小切口的设问视角有机融合,自然生成了递进式的答案结构:“①文化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②观念保守是贫困的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承上启下)→③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增强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该题参考答案在结构上既有知识层面的逻辑递进,也有材料语言结构上清晰的递进关系。
一般而言,全国卷基于知识广度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的试题多采用并列式答案结构,而基于知识深度和聚合思维考查的试题多采用递进式答案结构,前者要求考生在学科知识掌握上能达到横向维度的融会贯通,后者则要求考生能实现学科知识在纵向维度上清晰透彻。因而,“通”“透”教材是教师指导考生备考在知识储备层面必须抓住的两个关键词,教师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同时要进行有序性的课堂教学,帮助考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将学科知识按照学科逻辑进行规整,使其板块化、结构化、系统化,同时,精选例题,进行综合归纳与分析演绎的学科思维针对性训练必不可少。在教师命题端和考生答题端,要综合考量情境、设问、学科知识以及思维考核目标,灵活选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答案结构。
二、在答案表述上,学科知识和具体情境深度融合
高考“一体四层四翼”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主观题侧重于对考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迁移能力等高阶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意在考查考生作答过程中知识能否活化运用,关键能力是否具备,核心素养能否体现,正确价值态度能否彰显。在此大背景下,不难发现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在答案语言组织上,都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化情境的有机融合,在精准表达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参考答案保留了情境中关键性的事实与特征,剔除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理据融合、要言不烦,是衔接情境暗含理论的原创性表达。
比如,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根据材料中“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协同合作、数百次试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等关键信息,归纳出第一点答案“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经过不断科学试验,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归纳出第二点答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当代价值”;根据“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等信息,归纳出第三点答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该题的设问指向是要考生回答“如何实现文化发展”,基于教材第二单元核心内容,从橫向上看,文化在传播中发展;从纵向上看,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从实质上看,文化在创新中发展。该题的三点参考答案就是依托这三个要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实现了教材知识与具体情境的水乳交融。另外,从该题三点参考答案中,也不难看出,全国卷答案具有“对话式”的语言表述特点和“论文式”的答案组织模式,非常注重言语表达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考生做题时,一定要跳出教材的窠臼和羁绊,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阅读、分析材料,用正常人的语言自然得体地回答问题,告别大话、空话、套话。换一个角度看,解答试题就是考生与命题人的对话交流,是一种心灵的神交,对方提出了问题,考生用纸笔方式(“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回答自然不能僵化生硬,要切题自然。 现在的高考试题不是“考知识”,而是“用知识考”,在命题立意从能力立意逐渐升级为素养立意的背景下,考题会越来越注重设置立足于现实的有效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回答,从而引发考生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其核心素养水平。基于具体情境的问题就要求考生能实现知识的活化、迁移和生成,以此判断考生在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考生进行答案表述时,切忌理论与材料“两张皮”现象,劝阻考生运用“答题模板”进行套作,要引导考生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做题中把教材的一般原理尽数罗列、机械套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知识共性与材料个性的有机结合。当然,教师自己要自觉树立问题意识,走出知识本位的狭隘视野。
另外,教师命题时也要努力做到材料生活化、立意素养化、设问灵活化、答案生成化,努力创设信息支持充分的试题情境,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设问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与依托。设问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考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以立意为引领,根据情境与设问生成而来的答案语言表述必然是知识与情境紧密融合,它能实现考试任务、评价情境与学科知识三者有机融合,成为有效检测考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发展水平的呈现方式。
三、在答案逻辑上,渗透着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全国卷考查的总体要求已由原来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拓展为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了基本方法的地位。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归纳性思维方法和演绎性思维方法是近几年高考主观题最常考的思维方法。
综合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综合归纳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从若干已有的局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整体认识的能力,在考题当中主要体现为从具体情境材料中归纳概括出共性的学科知识和原理。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中,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2015年新课标Ⅱ卷 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2017年新课标Ⅲ卷第38题(2)问,都注重考查了考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渗透其中的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比如,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从情境中“建立体系、研发系统、开发系统、形成系统等”关键信息归纳出第一点答案:“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从情境中“在互联网上便捷欣赏‘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一信息归纳得出第二点答案:“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再根据前两点答案,归纳出总结性的第三点答案:“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演绎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即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形式,其思维过程表示为:大前提—小前提—具体结论,又称为“三段式”。分析演绎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掌握习得的学科内容,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能力。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中,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都是考查考生分析演绎能力的典型试题。比如,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该题答案设置充分体现了“三段式”的演绎性思维逻辑:大前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对人);小前提——“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结论——“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学科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培养要贯穿高考复习全过程,尤其在二轮复习和冲刺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大热点专题,尝试让考生从热点素材中归纳总结教材相关基础主干知识,也可尝试以学科知识为引导,让考生深入分析某主干知识在素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启发考生习惯于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實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创设限定性设问和开放性设问的试题,前者设问切口小,多用于检测考生分析演绎能力,后者设问视角宽泛,多用于检测考生综合归纳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要努力帮助考生通过阅读、思维和作答,使他们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明确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学会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掌握学科思维的基本要求,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高度,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考作答。
关键词:并列式答案结构;递进式答案结构;深度融合;归纳法;演绎法
试题答案是达成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最终载体,也是考生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知能素养输出的主要方式。把准全国卷主观题答案设置特点,对教师指导考生答题时有效组织答案以提分增效,以及命题时规范答案设置标准和进行结构化设计均有益处。综观近五年新课标卷文化生活主观性试题,其答案设置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在答案结构上,以并列式和递进式为主要形式
并列式答案结构表现为“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每个答案要点间是并列关系,是答案横向维度延伸发散,体现了“四面八方”的联系。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2017年新课标Ⅲ卷第38题(2)问,在参考答案上都呈现出典型的并列式结构特点。
递进式答案结构表现为“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答案要点在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是答案纵向维度的内里渗透,体现了“前后相继”的联系。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参考答案在结构上呈现出典型的递进式结构特点。
采用哪种答题结构要从四个方面综合考量,一是看情境材料的表述方式和呈现结构;二是看考查的学科知识在自身逻辑结构上是发散式还是递进式;三是要明确试题设问范围以及设问方式;四是要明确试题在思维方法层面的考查目标要求是归纳还是演绎。
比如,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从情境层面看,该题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设问视角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原因属于开放式设问;在思维方法考查方面,该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能力。因此,落脚到答案结构上,命题人采取了典型的并列式结构:“①选择……+②重视发掘……+③运用……+④激发……”。又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该设问的实质指向在于考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学科知识逻辑上的发散性特点直接决定了该题采取了并列式的答案结构。
再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围绕作用、意义这一作答视角,从“创新作用→文化创新作用→教育创新作用”,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共性到个性、抽象到具体,设问层面存在的逻辑递进关系以及基于演绎思维的学科方法的考查使得该题在答案结构设置上采取了递进式结构:“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推动……→③教育创新促进……有利于……”。还有,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该题情境素材采用了纵向发展的叙事结构,从“十八洞村贫困的事实与原因→贯彻‘精准扶贫’思想和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媒体报道脱贫经验”,情境的递进式结构与小切口的设问视角有机融合,自然生成了递进式的答案结构:“①文化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②观念保守是贫困的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承上启下)→③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增强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该题参考答案在结构上既有知识层面的逻辑递进,也有材料语言结构上清晰的递进关系。
一般而言,全国卷基于知识广度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的试题多采用并列式答案结构,而基于知识深度和聚合思维考查的试题多采用递进式答案结构,前者要求考生在学科知识掌握上能达到横向维度的融会贯通,后者则要求考生能实现学科知识在纵向维度上清晰透彻。因而,“通”“透”教材是教师指导考生备考在知识储备层面必须抓住的两个关键词,教师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同时要进行有序性的课堂教学,帮助考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将学科知识按照学科逻辑进行规整,使其板块化、结构化、系统化,同时,精选例题,进行综合归纳与分析演绎的学科思维针对性训练必不可少。在教师命题端和考生答题端,要综合考量情境、设问、学科知识以及思维考核目标,灵活选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答案结构。
二、在答案表述上,学科知识和具体情境深度融合
高考“一体四层四翼”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主观题侧重于对考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迁移能力等高阶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意在考查考生作答过程中知识能否活化运用,关键能力是否具备,核心素养能否体现,正确价值态度能否彰显。在此大背景下,不难发现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在答案语言组织上,都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化情境的有机融合,在精准表达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参考答案保留了情境中关键性的事实与特征,剔除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理据融合、要言不烦,是衔接情境暗含理论的原创性表达。
比如,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根据材料中“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协同合作、数百次试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等关键信息,归纳出第一点答案“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经过不断科学试验,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归纳出第二点答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当代价值”;根据“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等信息,归纳出第三点答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该题的设问指向是要考生回答“如何实现文化发展”,基于教材第二单元核心内容,从橫向上看,文化在传播中发展;从纵向上看,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从实质上看,文化在创新中发展。该题的三点参考答案就是依托这三个要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实现了教材知识与具体情境的水乳交融。另外,从该题三点参考答案中,也不难看出,全国卷答案具有“对话式”的语言表述特点和“论文式”的答案组织模式,非常注重言语表达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考生做题时,一定要跳出教材的窠臼和羁绊,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阅读、分析材料,用正常人的语言自然得体地回答问题,告别大话、空话、套话。换一个角度看,解答试题就是考生与命题人的对话交流,是一种心灵的神交,对方提出了问题,考生用纸笔方式(“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回答自然不能僵化生硬,要切题自然。 现在的高考试题不是“考知识”,而是“用知识考”,在命题立意从能力立意逐渐升级为素养立意的背景下,考题会越来越注重设置立足于现实的有效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回答,从而引发考生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其核心素养水平。基于具体情境的问题就要求考生能实现知识的活化、迁移和生成,以此判断考生在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考生进行答案表述时,切忌理论与材料“两张皮”现象,劝阻考生运用“答题模板”进行套作,要引导考生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在具体的试题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做题中把教材的一般原理尽数罗列、机械套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知识共性与材料个性的有机结合。当然,教师自己要自觉树立问题意识,走出知识本位的狭隘视野。
另外,教师命题时也要努力做到材料生活化、立意素养化、设问灵活化、答案生成化,努力创设信息支持充分的试题情境,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设问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与依托。设问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考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以立意为引领,根据情境与设问生成而来的答案语言表述必然是知识与情境紧密融合,它能实现考试任务、评价情境与学科知识三者有机融合,成为有效检测考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发展水平的呈现方式。
三、在答案逻辑上,渗透着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全国卷考查的总体要求已由原来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拓展为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了基本方法的地位。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归纳性思维方法和演绎性思维方法是近几年高考主观题最常考的思维方法。
综合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综合归纳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从若干已有的局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整体认识的能力,在考题当中主要体现为从具体情境材料中归纳概括出共性的学科知识和原理。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中,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1)问、2015年新课标Ⅱ卷 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2)问、2016年新课标Ⅲ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0题(1)问、2017年新课标Ⅲ卷第38题(2)问,都注重考查了考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渗透其中的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比如,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从情境中“建立体系、研发系统、开发系统、形成系统等”关键信息归纳出第一点答案:“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从情境中“在互联网上便捷欣赏‘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一信息归纳得出第二点答案:“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再根据前两点答案,归纳出总结性的第三点答案:“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演绎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即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形式,其思维过程表示为:大前提—小前提—具体结论,又称为“三段式”。分析演绎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掌握习得的学科内容,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能力。近五年文化生活主观题中,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39题(1)问、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39题(2)问、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都是考查考生分析演绎能力的典型试题。比如,2017年新课标Ⅱ卷第40题(2)问:“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该题答案设置充分体现了“三段式”的演绎性思维逻辑:大前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对人);小前提——“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结论——“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学科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培养要贯穿高考复习全过程,尤其在二轮复习和冲刺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大热点专题,尝试让考生从热点素材中归纳总结教材相关基础主干知识,也可尝试以学科知识为引导,让考生深入分析某主干知识在素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启发考生习惯于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實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创设限定性设问和开放性设问的试题,前者设问切口小,多用于检测考生分析演绎能力,后者设问视角宽泛,多用于检测考生综合归纳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要努力帮助考生通过阅读、思维和作答,使他们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明确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学会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掌握学科思维的基本要求,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高度,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