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各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长期以来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均衡。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农村教育问题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难点。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处于整个教育基础地位的小学教育是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前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程度。
一、我国农村山区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正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与否,并不是口号与纲领决定的,而是由切实的经费政策决定的,主要是它投入的份额。
在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虽然在全国教育界引起热烈地反响,但教育投入及政策实施对于中西部农村山区来说仍有很大困难。
(二)教师工资拖欠严重,享受待遇低,教师结构老龄化
长期以来,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的是农村小学教师,他们基本上是包班任教,一个人肩负了应该是几个人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而且还经常领不到工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教师工资等人头经费已经占据全国大部分县级财政的50%~60%以上,一些不发达地区县级财政的70%~80%用来保证教师工资,而剩余的20%~40%财政款已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造成了教师工资拖欠严重的现象发生。由于教师的工资发放都难有保障,就更别说教师的奖金、福利了。因而年轻又有能力的教师根本不愿到农村小学任教,就算被分配到农村小学,也采取“游击战”的战术——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要求调出;而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却打起了“阵地战”,愿回本村任教。这给农村小学带来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等严重问题。据调查,有的县年满50周岁的老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75%以上,而对于那些一师一校的农村小学则几乎全是老教师。
(三)代课教师过多,公办教师少,教学质量不理想
由于教师缺编现象严重,使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和安置遇到困难,很多本县生源不愿再回原地工作,再加上农村小学不仅条件差而且待遇低,造成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高中教师初中选,初中教师小学拔”的拔高使用现象发生。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难度。
(四)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民办转公办或代课教师,他们的学历不高,很少能切实地接触到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至于只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模式。又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落后。如在很多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老师让孩子们做重复性的作业,把一个字或一道题写上或者做上几十遍甚至一百遍,让本来天性好动又缺乏耐心的孩子们越来越厌恶学习,越来越缺少对学习的兴趣。老师也很少能够照顾到学生们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说的话就是圣旨,绝不能违抗。这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的学习方法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条件差,教学环境艰苦
农村经济发展迟缓,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太少,造成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施差,教学条件艰苦,教学活动过于简单的问题。一些农村山区小学校园破败不堪,破旧的教室是校长带领学校教师和热心的村民把危房稍做修葺而成,下雨天房顶会渗下泥水,陈旧的木窗户腐烂得足以钻过一个孩子,用漏洞的塑料布充当挡风玻璃;课桌是一些烂了棱角的初中退役的桌子,或者是长木板简单地钉了四条腿,凳子是学生自带的。学校没有运动场和体育设施,即使上活动课也只是带着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而一些百人以下的农村小学,日子就更苦了,教师用的粉笔论根查,稿纸按页分,无钱用电、用水。这就是农村山区小学的真实写照。
(六)农村思想观念陈旧,对教育认识不清
长期以来,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封建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干脆不让上学,或者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看法在农村地区也依然存在,致使女孩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小。由于农村观念陈旧,思想较城市落后,对教育认识不清和有些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状况恶劣,使农村山区许多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总之,当前农村山区小学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之间又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态势,极大地阻碍着农村教育以至全国整体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探析
(一)落实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国家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当地政府挪用专项教育经费,形成教育经费直达学校的管理体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相应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为农村小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
如辽宁省采取的措施:建立国库工资资金专户,加强工资预算管理,保证工资性支出足额安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长期以来拖欠教师工资的乡镇给予专项补助;通过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所等途径实行工资直达。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为农村山区小学注入新的活力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要“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同时也应每年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乡村小学任教。
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师训力度,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强化教师继续教育,促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由于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家庭教育薄弱的问题,所以,学校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和谐发展。
(四)在农村地区做好宣传工作,设法转变农村教育观念
改变农村陈旧的教育观念,村干部和校领导要积极配合,做好动员工作,对一些不让或无法让孩子上学的家庭,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同时要进行一些宣传工作,使家长科学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避免忽略孩子教育的现象出现。
(五)改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模式
1.逐步消除城鄉学校之间的体制壁垒,实现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教育转型,为全体农村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供给。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做到城乡资源的大融合。2.促进当地村民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村民自主性,让他们在学校建设、校舍维修、教学设备更新等重大问题上积极投资投劳。
3.对农村小学闲置校产进行多元化经营。通过置换、租赁、出售、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把隐性资源向显性效益转化,以解决硬件设施和教育装备“换”的问题。
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的合校而治模式,即生源就近统一编班,管理制度统一制订,教师任课统一安排,财务管理统一收支。“一体化”管理模式使得学校布局由分散变为集中,教师由“包班”变为“专任”,管理由粗放变为精细,经费由无序开支变为有序使用。
只要我们及时认清且解决好当前农村山区小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山区小学的发展就能充满生机和希望,也只有这样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地解决,我们整个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处于整个教育基础地位的小学教育是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前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程度。
一、我国农村山区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正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与否,并不是口号与纲领决定的,而是由切实的经费政策决定的,主要是它投入的份额。
在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虽然在全国教育界引起热烈地反响,但教育投入及政策实施对于中西部农村山区来说仍有很大困难。
(二)教师工资拖欠严重,享受待遇低,教师结构老龄化
长期以来,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的是农村小学教师,他们基本上是包班任教,一个人肩负了应该是几个人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而且还经常领不到工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教师工资等人头经费已经占据全国大部分县级财政的50%~60%以上,一些不发达地区县级财政的70%~80%用来保证教师工资,而剩余的20%~40%财政款已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造成了教师工资拖欠严重的现象发生。由于教师的工资发放都难有保障,就更别说教师的奖金、福利了。因而年轻又有能力的教师根本不愿到农村小学任教,就算被分配到农村小学,也采取“游击战”的战术——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要求调出;而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却打起了“阵地战”,愿回本村任教。这给农村小学带来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等严重问题。据调查,有的县年满50周岁的老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75%以上,而对于那些一师一校的农村小学则几乎全是老教师。
(三)代课教师过多,公办教师少,教学质量不理想
由于教师缺编现象严重,使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和安置遇到困难,很多本县生源不愿再回原地工作,再加上农村小学不仅条件差而且待遇低,造成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高中教师初中选,初中教师小学拔”的拔高使用现象发生。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难度。
(四)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民办转公办或代课教师,他们的学历不高,很少能切实地接触到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至于只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模式。又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落后。如在很多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老师让孩子们做重复性的作业,把一个字或一道题写上或者做上几十遍甚至一百遍,让本来天性好动又缺乏耐心的孩子们越来越厌恶学习,越来越缺少对学习的兴趣。老师也很少能够照顾到学生们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说的话就是圣旨,绝不能违抗。这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的学习方法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条件差,教学环境艰苦
农村经济发展迟缓,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太少,造成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施差,教学条件艰苦,教学活动过于简单的问题。一些农村山区小学校园破败不堪,破旧的教室是校长带领学校教师和热心的村民把危房稍做修葺而成,下雨天房顶会渗下泥水,陈旧的木窗户腐烂得足以钻过一个孩子,用漏洞的塑料布充当挡风玻璃;课桌是一些烂了棱角的初中退役的桌子,或者是长木板简单地钉了四条腿,凳子是学生自带的。学校没有运动场和体育设施,即使上活动课也只是带着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而一些百人以下的农村小学,日子就更苦了,教师用的粉笔论根查,稿纸按页分,无钱用电、用水。这就是农村山区小学的真实写照。
(六)农村思想观念陈旧,对教育认识不清
长期以来,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封建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干脆不让上学,或者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看法在农村地区也依然存在,致使女孩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小。由于农村观念陈旧,思想较城市落后,对教育认识不清和有些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状况恶劣,使农村山区许多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总之,当前农村山区小学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之间又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态势,极大地阻碍着农村教育以至全国整体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探析
(一)落实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国家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当地政府挪用专项教育经费,形成教育经费直达学校的管理体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相应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为农村小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
如辽宁省采取的措施:建立国库工资资金专户,加强工资预算管理,保证工资性支出足额安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长期以来拖欠教师工资的乡镇给予专项补助;通过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所等途径实行工资直达。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为农村山区小学注入新的活力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要“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同时也应每年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乡村小学任教。
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师训力度,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强化教师继续教育,促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由于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家庭教育薄弱的问题,所以,学校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和谐发展。
(四)在农村地区做好宣传工作,设法转变农村教育观念
改变农村陈旧的教育观念,村干部和校领导要积极配合,做好动员工作,对一些不让或无法让孩子上学的家庭,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同时要进行一些宣传工作,使家长科学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避免忽略孩子教育的现象出现。
(五)改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模式
1.逐步消除城鄉学校之间的体制壁垒,实现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教育转型,为全体农村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供给。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做到城乡资源的大融合。2.促进当地村民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村民自主性,让他们在学校建设、校舍维修、教学设备更新等重大问题上积极投资投劳。
3.对农村小学闲置校产进行多元化经营。通过置换、租赁、出售、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把隐性资源向显性效益转化,以解决硬件设施和教育装备“换”的问题。
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的合校而治模式,即生源就近统一编班,管理制度统一制订,教师任课统一安排,财务管理统一收支。“一体化”管理模式使得学校布局由分散变为集中,教师由“包班”变为“专任”,管理由粗放变为精细,经费由无序开支变为有序使用。
只要我们及时认清且解决好当前农村山区小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山区小学的发展就能充满生机和希望,也只有这样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地解决,我们整个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