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并得出了结论:机械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仅凭个人或某个机构不能解决,它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收效。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建议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现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机械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内容不够充实。
现行大多数有关机械设计的教材已经再版好多次,可基本内容只是以前版本的简单翻版或稍加修饰,所以教材内容有些陈旧过时,如有些零件设计已经采用复合材料,可教材中涉及此种材料的内容几乎没有,又如有些传统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也已发生改变且力学性能指标明显提高,有些零件的实验参数和系数已发生改变,可教材中还是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内容,造成机械设计与生产实际的严重脱节;教材表达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教材内容不能与其他课程内容很好地过渡和衔接,如讲到零件受力分析时,让学生参考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书;讲到零件选材时,让学生参考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的书;讲到零件图时,让学生参考互换性与公差的书等,好似这些内容与机械设计教学无关,学生理应掌握到,可是又有几位同学再翻阅其他教材呢?机械设计教材为什么就不能在相应章节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1.2授课学时减少,授课内容不变。
机械设计是专业基础课,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谈得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可机械设计的授课学时从最初的120学时减少到现在的56学时,其中还包括6学时实验,压缩超过一半,授课内容基本保持不变。为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基本都是“满堂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机械设计课是一门更注重设计实践的课,这种“填鸭式”教学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何保证机械设计教学效果和质量?基础打不好更谈不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
1.3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小。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高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可相应教师人数增加有限。从以前的三四十人的小课堂到现在动辄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师还是一名教师,师生比小,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与管理,课堂上学生不听课、说话现象比较严重,课外抄袭作业问题比较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教师不了解学生,怎么知道学生的学习难点?教与学怎能相长?此种情况延续下去,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1.4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很好评价每名学生。
机械设计的考核方法已沿用几十年了,还是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学生还停留在“60分万岁”的年代。今非昔比,现代社会更看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考试前临时在复印店或网络上搞几套往年试题突击学习和试做,往往也能及格,可及格并不能代表什么,很多学生连机械设计的一些专业名词都没搞清楚意思。等到参加工作,他们还会想起多少?又能用上多少?可见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学习与成长。
2.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2.1真抓实干,落实精品教材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保障。纵观欧美日的工业发展史无一不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德国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教育先行。保证教育质量的首要一点就是教材建设。近十几年来,中国许多教材出版社(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各种专业的众多教材,可又有几本能入得了课堂,经受得住教师、学生和时间的考验呢?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出版社想赚钱,出版人想牟利,无论出版机构或个人都只为自己盘算,置教师与学生于脑后。因此,急功近利出不了精品。再看美国或日本比较知名的机械设计教材,都是作者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还在不停增订、修改,而且教材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总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激发读者的兴趣,如美国教材普遍不注重公式的复杂推导,更注重公式的实际应用,同时能够讲清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日本的教材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高校教材编写组或参编的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应该博采众长,编辑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为保证教材质量,国家编审委员会应严格把关。
2.2考察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学时。
一门学科学时取决于教材内容、授课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与其他学科的协调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实际情况是学时受到学校的行政干预太多,学时的增减基本是主管部门说了算。面对学时一减再减,教师只能接受,可是苦了学生和教师。由于扩招的影响,今天的学生素质不比往昔,以前尚且需要120学时,如今仅56学时,压缩超一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很难,专业基础知识学不好,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就更困难。因此,主管部门应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授课学时。对比各高校的教学学时,建议确定68学时,其中6学时习题课,62学时授课。
2.3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改善条件,增大师生比。
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可相应的学校软硬件建设并未同步跟上。首先是教师紧缺,一名教师给上百名学生上课是普遍现象。面对上百名学生教师要做到与每名学生很好地交流很难。国外虽然也有大课堂,可他们是一名教授上课,还有四到五名助教助课,同时还有固定实验室供教师和学生交流。可是教师并不好引进,这与现行政策有关,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待遇和福利相当低,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发生在教师身上,众多优秀人才都去别的行业就业而不愿意做教师。因此,师生比受到严重影响。在目前校舍紧张,教室不够用,一线教师少的情况下,师生比最好控制在1/20~1/40范围之内。为达到这个范围,学校应该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或适当缩减招生规模。世界高等教育正向小班化发展,我们也应该向这个方向迈进。
2.4综合考核,3名以上教师参与,严格把关。
在考核方面,可以参考德国高校的做法:一门课程结束,主讲教师也就是教授会为每一名学生布置一道关于本课程的综合设计实践题目,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设计,然后找教师(这次是教授,下次是助教,每次教师不同)进行评阅答辩,学生根据教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找教师评阅答辩,再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教师满意为止。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综合考量学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结合德国高校的做法,再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可以让机械专业别的学科教师也参与到机械设计的考核中,同时机械设计学科教师参与到机械专业其他学科的考核中,在学科之间进行交叉考核、交叉学习,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结语
总结分析机械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教材建设会影响授课学时,同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时的增加、减少又会影响教材的选用和编辑;校舍建设会制约教师的引进和学生人数,反过来教师的引进和学生人数又会对校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考核方式的变化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人数提出高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人数又会影响考核内容和方法。因此,机械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地改变某一个因素或单凭某一个人、某一个机构,并不能解决问题,它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才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含莲.浅谈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J].科技信息,2009,31,206.
[3]梁永正,赵亚东.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4),107-108.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建议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现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机械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内容不够充实。
现行大多数有关机械设计的教材已经再版好多次,可基本内容只是以前版本的简单翻版或稍加修饰,所以教材内容有些陈旧过时,如有些零件设计已经采用复合材料,可教材中涉及此种材料的内容几乎没有,又如有些传统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也已发生改变且力学性能指标明显提高,有些零件的实验参数和系数已发生改变,可教材中还是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内容,造成机械设计与生产实际的严重脱节;教材表达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教材内容不能与其他课程内容很好地过渡和衔接,如讲到零件受力分析时,让学生参考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书;讲到零件选材时,让学生参考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的书;讲到零件图时,让学生参考互换性与公差的书等,好似这些内容与机械设计教学无关,学生理应掌握到,可是又有几位同学再翻阅其他教材呢?机械设计教材为什么就不能在相应章节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1.2授课学时减少,授课内容不变。
机械设计是专业基础课,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谈得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可机械设计的授课学时从最初的120学时减少到现在的56学时,其中还包括6学时实验,压缩超过一半,授课内容基本保持不变。为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基本都是“满堂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机械设计课是一门更注重设计实践的课,这种“填鸭式”教学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何保证机械设计教学效果和质量?基础打不好更谈不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
1.3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小。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高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可相应教师人数增加有限。从以前的三四十人的小课堂到现在动辄上百人的大课堂,教师还是一名教师,师生比小,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与管理,课堂上学生不听课、说话现象比较严重,课外抄袭作业问题比较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教师不了解学生,怎么知道学生的学习难点?教与学怎能相长?此种情况延续下去,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1.4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很好评价每名学生。
机械设计的考核方法已沿用几十年了,还是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学生还停留在“60分万岁”的年代。今非昔比,现代社会更看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考试前临时在复印店或网络上搞几套往年试题突击学习和试做,往往也能及格,可及格并不能代表什么,很多学生连机械设计的一些专业名词都没搞清楚意思。等到参加工作,他们还会想起多少?又能用上多少?可见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学习与成长。
2.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2.1真抓实干,落实精品教材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保障。纵观欧美日的工业发展史无一不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德国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教育先行。保证教育质量的首要一点就是教材建设。近十几年来,中国许多教材出版社(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各种专业的众多教材,可又有几本能入得了课堂,经受得住教师、学生和时间的考验呢?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出版社想赚钱,出版人想牟利,无论出版机构或个人都只为自己盘算,置教师与学生于脑后。因此,急功近利出不了精品。再看美国或日本比较知名的机械设计教材,都是作者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还在不停增订、修改,而且教材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总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激发读者的兴趣,如美国教材普遍不注重公式的复杂推导,更注重公式的实际应用,同时能够讲清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日本的教材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高校教材编写组或参编的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应该博采众长,编辑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为保证教材质量,国家编审委员会应严格把关。
2.2考察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学时。
一门学科学时取决于教材内容、授课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与其他学科的协调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实际情况是学时受到学校的行政干预太多,学时的增减基本是主管部门说了算。面对学时一减再减,教师只能接受,可是苦了学生和教师。由于扩招的影响,今天的学生素质不比往昔,以前尚且需要120学时,如今仅56学时,压缩超一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很难,专业基础知识学不好,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就更困难。因此,主管部门应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授课学时。对比各高校的教学学时,建议确定68学时,其中6学时习题课,62学时授课。
2.3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改善条件,增大师生比。
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可相应的学校软硬件建设并未同步跟上。首先是教师紧缺,一名教师给上百名学生上课是普遍现象。面对上百名学生教师要做到与每名学生很好地交流很难。国外虽然也有大课堂,可他们是一名教授上课,还有四到五名助教助课,同时还有固定实验室供教师和学生交流。可是教师并不好引进,这与现行政策有关,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待遇和福利相当低,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发生在教师身上,众多优秀人才都去别的行业就业而不愿意做教师。因此,师生比受到严重影响。在目前校舍紧张,教室不够用,一线教师少的情况下,师生比最好控制在1/20~1/40范围之内。为达到这个范围,学校应该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或适当缩减招生规模。世界高等教育正向小班化发展,我们也应该向这个方向迈进。
2.4综合考核,3名以上教师参与,严格把关。
在考核方面,可以参考德国高校的做法:一门课程结束,主讲教师也就是教授会为每一名学生布置一道关于本课程的综合设计实践题目,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设计,然后找教师(这次是教授,下次是助教,每次教师不同)进行评阅答辩,学生根据教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找教师评阅答辩,再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教师满意为止。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综合考量学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结合德国高校的做法,再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可以让机械专业别的学科教师也参与到机械设计的考核中,同时机械设计学科教师参与到机械专业其他学科的考核中,在学科之间进行交叉考核、交叉学习,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结语
总结分析机械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教材建设会影响授课学时,同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时的增加、减少又会影响教材的选用和编辑;校舍建设会制约教师的引进和学生人数,反过来教师的引进和学生人数又会对校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考核方式的变化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人数提出高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人数又会影响考核内容和方法。因此,机械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地改变某一个因素或单凭某一个人、某一个机构,并不能解决问题,它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才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含莲.浅谈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J].科技信息,2009,31,206.
[3]梁永正,赵亚东.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