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的题词
【摘 要】
:
【出 处】
:
杰出人物
【发表日期】
:
2011年10期
其他文献
“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一代宗师叶问,拳术造诣深厚,高风亮节,德艺双馨,门下徒子徒孙遍布世界各地,使咏春拳声誉日隆,成为中华武术南拳中的一大非常重要的流派。 作为叶问宗师的徒孙,谢冠豪先生从15岁就开始学习咏春,身形相对较小的他却是动作异常迅捷,被叶问师公赐予“青竹蛇”的外号,成为众多徒孙中为数不多的得到叶问师公指点的弟子。当然,四十余年的历练,对于谢冠豪先生来说,咏春早已成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香港还未开启第一部大哥大的时候,陈炜国先生就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科技行业,八年之后,他再次前往加拿大进修,1991年,他回到香港,在香港医院管理局担任系统经理。 几经辗转,几番来回,储备的是专业知识、累积的是实践经验,不变的是他对资讯科技行业的执着,走进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陈炜国先生——这位资讯科技行业的资深人士,亲眼见证着香港信息化发展不平凡的轨道,更亲身参与其中,他用自己的实
期刊
何厚铧获澳门特区政府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勋章 澳门特区政府19日公布,向34名杰出人士和4个实体颁授勋章、奖章和奖状,以表彰他们在个人成就、社会贡献或服务澳门特别行政区方面的杰出表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获授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荣誉勋章。 何厚铧表示,衷心感谢行政长官崔世安和特区政府颁授大莲花荣誉勋章。他表示,10年在行政长官的工作岗位上服务特区,有赖全体澳门
期刊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有些人将个人事业当做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获得声望与名誉当做了自己追求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社区服务当做了自己奉献一生的目标,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先生选择了后者。在取与舍之间,他选择的是付出;在得与失之间,他选择的是不去计较。很多时候,一个人赢得尊敬,受到敬仰,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做了无数件小事,而且年
期刊
2010年12月7晚,香港汽车服务业联会周年晚宴暨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假九龙湾展贸径1号国际展贸中心13—14楼惶府酒家隆重举行。斯晚,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诸多社会贤达亲临现场,联会下属的六个商会及三个学会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共襄盛事。会长黄国权先生在致辞中,一方面回顾了联合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倡导一些新计划,尤其是旧私家车退税计划,同时也寄望联合会能够加强团结,积极与政府联系,争取更
期刊
园境师,伴随着人们对居住、工作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而产生的新工种。他们与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等紧密结合,为建筑物增添了一抹灵气,更赋予了城市更多的魅力,为人们筑建起优雅与舒适的环境。 刘兴达先生,是香港最早一批优秀园境师,如同天地之间豪爽泼墨的绘画者,不但精于环境规划和设计,而且擅长融合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其所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泛亚国际,以追求灵活多变、理性开放,糅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打造了
期刊
翻阅香港的众多报纸杂志,诸如《文汇报》、《成报》、《新报》、《武侠世界》、《长讯》、《快周刊》等,都能看到陈天一先生所创作的各式各样的插画、漫画,或生动逼真、幽默搞笑,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每一幅图画里都蕴藏着一个故事。 智慧之泉源源不断,对于创作多年的陈天一先生来说,绘画已从儿时的爱好演变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以为此放弃已有的名望而远赴异地他乡去追寻这个梦想。二十年
期刊
“粥、粉、面、饭”被誉为香港饮食界的“四大发明”,作为香港传统餐饮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却逐渐走向式微。此时,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长者走出来,怀抱着对传统粉面文化的满腔诚挚之情,毅然地走上了推广传统粉面文化的道路。“十年磨剑,五陵结客。”坚定执着的他,开办了香港首间粉面文化博物馆,如一位旗手,引领着大家关注并重视传统饮食文化,在继承中将传统精髓
期刊
近百年来,随着外地居民不断迁入,澳门逐渐发展为荟萃各种风味的“美食天堂”。锺情于东南亚风味的缅甸华侨杨荣光先生,在澳门投资经营几家美食馆,如安乐园、雍华堂西餐、咖喱妹等,无疑是澳门中小型餐饮业中的佼佼者。 “学、改变”是杨荣光先生多年来的投资心得、经营心得。“学”即是“好学、善学”,汲取他人之经验,寻求符合自身发展之道。“学、改变”则是勇于求变,求新。他将这一理念不断地灵活运用于餐饮、广告、车位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在历史长河里散发出夺目的艺术光芒,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常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被一批批承上启后的书法爱好者所学习、传承和发扬。 黄保强先生,这位服务于运输行业的佼佼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书法色彩斑澜的缤纷世界,更是在以后的二十多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研习,切身体会到“人习书,书塑人”的深层含义,并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