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之教师修养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贫富悬殊加大,人们出现追逐功利,心态浮躁,职业倦怠的短视现象。面对这些诱惑和困扰,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远离浮躁,牢记使命,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一种精神,树立一个意识,具有两种魅力,才能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为国家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 教师 修养
  人类文明的传承要依靠教育,依靠教师;人类社会的开拓与创新要依靠教育,依靠教师对人的培养。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生产、现代生活快速变化,教师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贫富悬殊拉大,人们出现追逐功利,心态浮躁,职业倦怠的现象。面对这些诱惑和困扰,教师如何把握好自己,不辱使命,甘为人梯?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问题。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感悟教师是一项最不能“吃老本”的职业,一旦停止了创新的脚步,或满足于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再优秀的教师也会被后者所超越,被时代所淘汰,即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此,教师只有远离浮躁,牢记责任,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一种精神,树立一个意识,具有两种魅力,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合乎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一、坚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道德信念,也是教师最崇高的美德。忠诚来源于热爱、热爱教育、热爱国家、热爱学生,牢记使命和责任,远离浮躁,淡化功利,克服职业倦怠。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以献身教育为荣,以培养人才为乐,用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二、加强修养、不断完善,真正具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自古以来,教师的使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用现代语解读就是“教书育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要求教师要做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人。要成为高素质的教师,还必须具有教师行业的“核心技术”,即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这也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衡量好教师的一把“硬尺子”,是一名教师从合格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不可或缺的东西。教师的人格修养一旦拨动了学生的心灵之弦,得到认同和敬仰,就会激发出无穷的教育示范和感染效果。而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则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给学生撒下兴趣的种子,点亮照亮心灵的光芒。但教师的品格修养在道德实践中内化于自身,并散发出人格的魅力与人性的光芒,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养成过程,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自我修炼和学习积累。学识魅力往往来自教师个性化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科学和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能够立体化、网络化地呈现科学知识,给教学带来无穷活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家长和同行觉得魅力无限。欲达此境界,亦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提炼。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每天不断的读书,让知识像潺潺的小溪不断流入知识大河,按照教科书教给学生那点知识,放在教师的知识大海里应是沧海一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要做到“厚积而薄发”。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加强三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构建:1是学科专业知识;2是行业通识;3是教师个性化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集中体现了教育给学生发展带来的终身价值,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业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学校来说,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学校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富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优秀教师越多,“问题学生”就越少,学校、家庭和社会就会越和谐。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需要广大教师摒弃功利化和短视的教学行为,静下心来,锤炼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并将其列入自己的生涯规划。
  三、树立创新意识,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各国教育界无不把实施创新教育做为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是培养大批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勿庸置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教师。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创新方面的自我教育,要充分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方法和获得创造成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合格,更不会有超越。为适应时代需求,教师必须努力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要把创新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否则,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难免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要克服固步自封,对现代科技知识冷漠麻木、混天过日的缺点,培养一生从教、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完善,树立创新意识,践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用创造性行为去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意味着要收获什么,甚至如果以自己的失败而成就了大多数人的成功,也是一种成功;理想的实现意味着自己一定会失去一些什么,虽然我们淡化了对物质和金钱的占有,但由于我们的努力,培养出大批建设人才,造就出国家栋梁之才,这也是自身的一种成功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加强修养,达到这样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学门类的独立设置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而艺术院校的公共课教学如何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好同步的发展,尤其是在艺术院校本科生英语教学方面进行适时的调整和革新,已经成为各大艺术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加跨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异国的风俗和文化,以扩大学生
期刊
摘 要:21世纪,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迎来了艺术设计的新时代。应时代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我省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寻找具有云南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特色  1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总之,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普通教育的概念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当前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纠正我国高职教育“四过”、加深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通识教育 课程开发  一、高职院校实施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
期刊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一样。第一课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  一般而言,第一节课不忙于讲新课,而主要是互相介绍,调动学习兴趣,讲明学习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等。学校领导要提醒新老师,重视第一次亮相,即第一堂课的重要性,新教师们都懂得心理学上强调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具体指导新
期刊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引导下,经过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规程》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原则,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要贯彻落实《规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变教育观,二是解决方法的手段问题。2001年7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又正式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在对教师的专业
期刊
摘 要 : 夲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现行大学专科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进行了解读。指出“做人”是贯穿教材三个部分内容,即理想人生、道徳修养和法律知识的一条“红线”,并对在讲解时如何突出这一“红线”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愿就此与同仁们进行商榷。  关键词:做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各级各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
期刊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新世纪需要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时代呼唤作文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教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  一、作文教学要给学生拓展想象空间  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作文教学也一样,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环境。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想象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提供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本细读“方法的定义与内涵的阐释,对“文本细读”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最早是
期刊
摘 要: 数学学习需要严谨、心细和坚持。刚从小学过渡上来的七年级学生仍老牛拉破车般机械模仿式的学习模式居多,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普遍现象,如何改变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 陋习;意志;转变;  教,然后知困,困则探究、寻因及改变之!在当今新素质教育观下,小学生六年级完成后直升上初中七年级;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小环境下,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群体中,七年级学生仍存在以下学习方
期刊
摘 要:人文素质既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应同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度相对不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培养,提高人文修养,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