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e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关语是汉英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爱的徒劳》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大量双关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文中双关语中译的重重困难。著名翻译家梁实秋和朱生豪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本文通过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对两人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译本的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双关语翻译的认识
  关键词:双关语 《爱的徒劳》 Delabastita 双关语翻译理论
  一、引言
  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两种功用:一种是欣赏,即文学作品运用语言以愉悦人们并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影响人们的情感和道德观念。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兼具以上两种作用。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双关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实现文本的生动有趣。因此,这类词语极富幽默性并且能够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研究英美文学中的双关语现象涉及三个层次的意义: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作品运用词汇传达作品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双方表达各自的理解。因此,对译者而言,表达双关语的意义,打破思维定势以及展现原文的内蕴极为重要。但这正是双关语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的一部重要的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又滑稽的爱情故事。Navarre国国王和三个大臣发誓三年内一起学习外国艺术并且不近女色。然而,法国公主及其三个女官为商讨某地的归属问题来到Navarre。这四个男人很快放弃了他们的初衷,坠入了情网。四对青年演绎了阵阵捧腹的笑剧。最后,法国国王的突然离世使得公主一行人仓促离开。临走前,女人们声称,如果男人们可以等他们一年,则证明男人们遵守了承诺。在女人们翩然离去的身影中,这出剧落下了帷幕。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沿袭了其使用双关语(包括同音异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的写作手法。在这些双关语中,有的由一个简单的词构成,有的由短语构成,还有的由句子组成。译者要将英语双关语译成中文,并让中国读者理解,困难重重。对此,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竭尽所能使他们的译文表现出原文的风格。然而,英语双关语可译又不可译。
  二、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和梁朱两个译本
  双关语“Pun”又称“Paranomasia”,源起于拉丁语“Paronomazein”,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语一般包括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和词义曲解。同音异义词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一词多义或者称为语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双关现象。而词义曲解则表示故意误解某一词,从而在语境中由人物填补完整。
  Delabastita认为,双关语是指在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中,挖掘所用语言的结构特征而导致在理解方面形成两种有意义的结构相似可意思不大相同的语言架构的一种现象。在其双关语翻译理论中,他提出三种大同小异的双关语翻译策略分类法,根据张南峰(2003)的总结共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同类型的双关语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2.以不同类型的双关语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3.双关语译为类双关语:用某些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修辞手段(例如重复、头韵、脚韵、所指含糊、反语等等),以求再造原文双关语的效果。4.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以非双关语的方式传达原文双关语的一层或两层意思,但也有可能把两层意思都译得“面目全非”。5.双关语译为零:删去包含双关语的一段文字。6.照抄原文:把原文双关语原封不动地搬到译文里。7.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在翻译一段不包含双关语的原文时,自己制造双关语。8.零译为双关语:在译文里加入一些包含双关语的全新的语篇材料。9.编辑手段:在注释、译序等地方解释原文的双关语或者提供另一种译法,等等。笔者借用这些方法,探讨《爱的徒劳》两个译本中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是否可行。如:
  (1)Light seeking light doth light of light beguiles.(P10)
  朱生豪译(以下简称“朱译”):本想找光明,反而失去了光明;因为黑暗里的光明尚未发现,你两眼的光明已经转为黑暗。
  梁实秋译(以下简称“梁译”):追求光明反被光明骗走了光明。
  原文中出现了四个“light”,但只有第一个和第三个表示“眼睛”。当时英国有一种说法,眼睛自身可以发光,人们只用这束光就可以看见。此外,第二个“light”表示“智慧”,第四个表示“视野”。从两个译本比较来看,第一个译本遵循四个“light”的意思,并保留了原句的结构。而第二个译本则是直译。相比第一个译本,第二个译本对于读者来说过于晦涩难懂,除非读者已阅读过全文,否则将很难理解这句翻译。再如:
  (2)Berowne:…By the world,I would not care a pin if the other three were in.(P96)
  朱译:凭着全世界发誓,即使那三个家伙都落入了情网,我也不以为意。
  梁译:我对全世界发誓,那三个人若是也在闹恋爱,我是绝不介意。
  在《爱的徒劳》中,Berowne是Navarre国的一名大臣,聪明机智,喜欢耍小聪明。因此,他的语言特点正如其人一样可爱迅捷。在例句中,“in”一语双关。一方面,它表示其他三个男人违背誓约恋爱了。另一方面,“in”暗示这几个主人公在热恋过程中所遇到的麻烦。梁译本中,译文只表示出了一层意思。而朱译本中,创造性地将“in”翻译为“落入了情网”。而且,这版翻译展现出如网状般纠缠复杂的爱情纠葛,恰好应了原文情节。
  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两个例句中梁实秋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将双关语译成一个简单的单词或句子,而朱生豪是译成汉语中同义的另一个双关语。因而,梁实秋的翻译版本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影响译著的整体效果。再如:   (3)Berowne:Thou grievest my gall.(P156)
  朱译:你不知道我心里多苦!
  梁译:你伤了我的胆。
  原句中“gall”一语双关。“gall”不仅是指人体器官,在文中同时也表示说话者心中的苦痛。朱译本准确地表达出第二重意思,而梁译本中没有涉及,只表达了第一层含义。就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而言,两位译者都将该双关语用另一种交流形式翻译出来,同时也都只表达出一层语义,双关的效果没有展现出来。但将“gall”译成“苦”更易接受。从而可以得出,翻译双关语时,如果不能兼顾两个语义层面,表达出更为深层的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再如:
  (4)Katharine:No,I’ll not be your half.(P156)
  朱译:不,我可不跟你配对儿。
  梁译:不,我不做你那半个人。
  Katharine是《爱的徒劳》中法国公主的一名女官,蕙质兰心、嫉恶如仇。她所说的话极富个人色彩——情绪化、果敢直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她想表达两层含义:首先,她不喜欢跟Longaville送做堆(Longaville即Navarre国另一名大臣。在假面舞会中,四位女主人公设计捉弄四名男主人公。原句语境中,Longaville误将Katharine认作是其心上人Maria)。其次,她并不打算嫁给他。因此,误会与戏弄造成了这幕场景滑稽有趣。然而,梁实秋再次采用直译的手法,而朱生豪却是将其译为了一个汉语双关语,相比而言,朱译本更具喜剧效果且贴近原作。
  从这些例子来看,两位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双关语翻译。确切地说,梁实秋的翻译手法比较保守,而朱生豪的翻译手法更为灵活多变。正如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所示,一定的翻译风格与译者的翻译理念密切相关。由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朱生豪和梁实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翻译观。Delabastita的分类法,有助于研究某个译者或者某个文化的翻译观和文学观。Delabastita的分类法十分细致、合理。如果用来衡量译者的翻译观,则可把这十种策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偏重译文的充分性,即朱生豪的译文;第二类偏重译文的可接受性,即梁实秋的译文。
  三、两个译本的比较
  梁实秋(1903~1987)和朱生豪(1912~1944)都是莎士比亚作品的著名翻译者。自1930年起,梁实秋开始独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并且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朱生豪从1935年到1944年共翻译了31本莎士比亚作品。但两者的翻译风格完全不一样。梁实秋追求“忠实”原则,他的语言相对偏向于学院派风格。他的译本比较适合用来学习。而朱生豪崇尚“神韵”,他的译本更为流畅也更受欢迎。
  翻译观包括翻译态度、目的、策略和美的鉴赏。梁实秋提出的翻译观,逐渐影响了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主流诗学和他的文学理论。朱生豪则是因其兴趣、爱国主义意识和个人经济地位决定了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动机,这即是他的翻译观,正如他翻译的作品,强调并积极运用归化的策略。此外,朱生豪力求在译文中还原原作的独特魅力。
  (一)表现“音美”方式上的不同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一定的音韵著称,节奏上丰富多变,双关语也加强了音韵上的效果。但是梁实秋的译文并没有展现这种效果。相比之下,在朱生豪译本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定的旋律、节奏和韵律。这是因为,朱生豪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而且也拥有很深厚的古文功底,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颇深,因而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灵活运用。例如:
  (5)Rossline:An if my face were but as fair as yours,
  My favour were as great.Be witness this—
  Nay,I have verses,too,I thank Berowne;
  The numbers true,and,were the numbering too,
  I were the fairest goddess on the ground.
  I am compared to twenty thousand fairs.
  O,he hath drawn my picture in his letter!
  Princess:Anything like?
  Rosaline:Much in the letters,nothing in the praise.
  Princess:Beauteous as ink—a good conclusion.
  Katharine:Fair as a text B in a copy-book.(P138)
  朱译:
  罗瑟琳:我希望您知道,只要我的脸庞也像您一样娇艳,我也可以收到像您的一样的贵重的礼物;瞧这个吧。嘿,我也有一首诗呢,谢谢俾隆,那音律倒是毫无错误,要是那诗句也没有说错,我就是地上最美的女神;他把我跟两万个美人比较。啊!他在这信里还替我描下一幅小像哩。
  公 主:可有几分相像?
  罗瑟琳:字写得到还漂亮,可惜内容华而不实。
  公 主:就是说和墨水一样漂亮,这倒有几分像咧!
  凯瑟琳:一准是一手黑墩墩的正楷。
  梁译:
  罗瑟琳:我愿意您知道:如果我的脸也像您的一样白净,我的礼物会是一样的贵重;看看这个。哼,我也有一首诗,我谢谢伯龙;音节倒是没有错误;如果估量也不错误,我是人间最美的仙子:他把我和两万个美人相比拟。啊!他在信里给我描了一幅肖像。
  公主:描写得像不像呢?   罗瑟琳:黑的字母倒是很像,赞美的话一点也不像。
  公主:美得像墨水一般;很好的结论。
  凯瑟琳:白净得像钞写簿中描花大写的B字一般。
  Navarre国王送给公主一块钻石当作礼物,而大臣Berowne给Rosaline送去一封信并随信带去一幅画。即使女人们内心感到很高兴,但表面上还是对礼物挑挑拣拣。Rosaline是个黑美人,文中最有意思的一词即是“ink”,这是个一语双关的词。因此,译者翻译这部分时,必须既要表达出女人们的心情,也要准确地翻译出双关语,这就是问题所在。比较朱译本和梁译本,在有些句子的语言处理上,朱译本更容易理解,而且采用了中文短语和成语,让读者印象深刻。但是在双关语翻译上,梁译本处理得更好。梁实秋将句子“Much in the letters,nothing in the praise”译为“黑的字母倒是很像,赞美的话一点也不像”,活脱脱描绘出了一个可爱的淑女。从梁实秋的译文中,读者可察觉出Rosaline必定很像这幅画,而且她开始喜欢上Berowne。可作为一个矜持的淑女,她不可以在人前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在原文中,几位女士的对话自然随性、亲近且没有等级观念,像一般闺蜜一样聊心事。两个译本中,这种亲近自在的关系一览无余。从这种意义上说,两种译文都是成功的。
  (二)译文风格上的不同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古英语的影响,也是由于在其作品中除了文学语言之外,还有当时许多生动的口语表达方式。这些口语化表达方式由演员在舞台上展现。梁实秋翻译这些口语化句子时,采用的是正式的词语和句子。再反观朱生豪,他常选择充满强烈表现力的口语,可以重现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这种表现方式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这些角色的不同心情:愉悦、愤怒、悲伤以及快乐。上述所引用的例子可以解释这一点。
  (三)优雅与粗俗
  粗俗语言也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大特色,加强了舞台效果。在梁实秋翻译版本中,他没有仔细考虑这些粗俗语言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粗俗场景应该保留,如此才能使译文忠实原文。在朱生豪的版本中,朱生豪将原文中的粗俗用语都净化了。如:
  (6)Costard:O,marry me to one Frances!I smell some l’envoy,some goose in this.(P66)
  朱译:
  考斯塔德:咳,还不是把我配给一个臭花娘——这话里有几分说明,有几分呆鹅的味道。
  梁译:
  考斯达:啊!还给我娶一个老婆:我觉得你的话中有诈。
  句子中的“goose”便是双关语:一方面表示“cheat”,另一方面又有“bitch”的含义。两位译者都只译出了一层含义。如果译者直接翻译该词,会给读者带来疑惑;但如果略去该词或者只是简单地译出字面意思,又不能表现出原文的意义,译者因此进退两难。所以,在翻译双关语时会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正如《爱的徒劳》,即使其中有些双关语可以成功译成中文,如朱生豪所译,但仍然有一些限制条件制约翻译。
  四、双关语翻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影响双关语翻译的制约因素可以分为两部分,言语差异和非言语差异。言语差异造成的制约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对双关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不同,比如发音和句法上的差异,也会影响英语双关语的翻译。在《爱的徒劳》中就有许多同音异形词,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
  (7)Berowne:Pell-mell,down with them!But be the first advised in conflict that you get the sun of them.(P135)
  梁译:不顾一切,打到她们!但是首先要注意,在冲突里你们务必要占据有利的形式.
  “sun”和“son”发音相同,一指利用女人,又指女人怀孕。作为象形文字,汉语不能表现出由同音异义词构成的双关语的效果。不了解这一点,译者只能译出一层意思。
  非言语差异也包含很多因素,像文化差异和译者翻译观的不同等,这些差异在翻译双关语时造成了许多障碍。如:
  (8)Berowne:The spring is near when green geese are a-breeding.(P19)
  梁译:春天近了,小鹅就要孵出……
  原句中,“green geese”不仅仅表示鹅,也指代缺乏经验的傻瓜。但在汉语中,鹅没有文化意象。在梁实秋翻译版本中,他对此双关现象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放弃“缺乏经验的傻瓜”这一层意思。除了文化差异,非言语因素也包括译者的消极态度和狭隘的翻译观,这些因素都将制约双关语翻译。
  梁实秋和朱生豪都是中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大家。但两位译者在风格、翻译技巧、措辞和语言组织等方面都大为不同。梁实秋的翻译版本对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学者而言更为方便。朱生豪的翻译版本则更有利于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两者从不同视角来诠释莎士比亚这些经典作品。总之,梁实秋主要采用异化的方法来翻译双关语,而朱生豪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翻译策略不同,但基本上达到了他们翻译的目的。
  五、结语
  翻译作品总会存在一些遗憾,梁实秋和朱生豪的两个译本也不例外。梁实秋的译本保守且不够灵活。朱生豪的译作更为优雅,但有时未免有“炫耀文采”之嫌。
  基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通过比较《爱的徒劳》两个译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译者对翻译双关语采用的策略不同,这与时代背景和主流文化有关。其次,翻译双关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言语差异和非言语差异。
  由于国籍、宗教文化和语言表达及鉴赏习惯的不同,人们对于幽默化的语言表达效果做出的反应也不同。英语中两个同形同音异义词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词,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也没有一定的对应。正因如此,译文要表现原文双关语所引起的独特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可译和不可译总是相对的。只要社会和文化差异存在,翻译过程中的障碍就会存在。双关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遇到双关语时,应该理解原文中双关语的两层意思,结合自身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选择一种恰当的翻译策略来把握原文语境的内涵和魅力。因此,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知识,而且要深入学习中国文知识学。如此,译者才能从汉语中选择准确的词句来完美地表现英语双关语的内蕴。
  参考文献:
  [1]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张南峰.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J].中国翻译,2003,(1):30~35.
  [3]莎士比亚.爱的徒劳[M].殷耀注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莎士比亚.爱的徒劳[M].朱生豪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5]莎士比亚.空爱一场[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远东图书公司),2001.
  [6]刘天华,维辛.梁实秋读书札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0.
  [7]辛红娟.双关翻译的制约因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2):68~70.
  (虞佳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导下,对权威外宣刊物《今日中国》汉英版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在各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中做出适应和选择,并最终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关键词:对外宣传材料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今日中国》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此
期刊
摘 要:汉语网络词的范畴处在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其意义变得越来越复杂。理解汉语网络词的词义,必先了解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以“富二代”和“高富帅”式复合词为例,对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详细解析,并归纳汉语网络新词产生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在线意义建构 汉语网络词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随之诞生。其精炼的形式表征,丰富多变的语义内
期刊
摘 要: 当今流行的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超常规搭配,其中大部分可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加以解释,近两年兴起的“各种”的超常规搭配也是其中之一。在语法上,“各种”被用以修饰非名词性结构;在语义上,“各种”具有[+种类多]和[+程度深]两种语义特征;在语用上,“各种”具有夸张的修辞效果,符合网络语言求新求简的特点,也更具娱乐性。  关键词: 流行语 各种 搭配 认知 概念整合  一、引言  在新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民族,鄂伦春族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语言保持情况尚好,却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语言出现不同程度的濒危现象。本文将结合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运用浑沌学的相关方法论,多视角地分析发掘导致鄂伦春语言转用的多重因素、主次矛盾,从而试图理清鄂伦春族语言转用的类型、层次、形式、内在机制,为保持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的多样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鄂伦春
期刊
摘 要:《匆匆》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文章朴素缜密、清丽脱俗,被许多翻译家译成英文。本文选取朱纯深和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对比,从英汉语言音律美的角度探析叠词英译。旨在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音律特征,从而更好地对叠词进行翻译。  关键字:音律美 叠词 《匆匆》 译文对比  一、引言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活泼的文笔,描写“时间”这一不断变化的形象。文章细腻地
期刊
摘 要:“祝发文身”一词并非成语,作为常用语它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将“祝发”释作“断发”也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笔者考查了“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在古书中的用法,发现“祝发=断发”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笔者发现“断—斵—祝”其间有着文字错讹的轨迹,才导致“断—祝”两个本不相关的词变作通假字,故此应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强自取柱”中“柱”通“祝”也是个伪命题,王念孙是其后始作俑者,其错讹是对“祝(断)
期刊
摘 要:跨文化广告传播要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跨国公司在进行跨文化广告宣传时越来越多地采用当地文化表征。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当地的广告传播以及在美国本土的广告传播差异很大,但都采用了目标消费群体各自所熟知的文化,且取得了成功。可口可乐广告在中国的成功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商业广告 跨文化 本土化  一、引言  “特定的广告语言是特定的民族
期刊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丰富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外贸、外资、中外合资等企业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同时,主要学习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
期刊
摘 要:副词“就”语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词典释义中常有分歧,学者对“就”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对语言应用中的“就”进行全面考察,运用虚词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对副词“就”进行语义分析,概括了副词“就”的15个义项。其中既有对词典中一些义项的重新认识,也有一些新发现的义项。  关键词:虚词语义 语义结构 语义要素  一、引言  虚词语义空灵,不像实词那样“语义自足”(郭锐,2008:5),但却表达丰富的
期刊
摘 要:张爱玲文学语言善于状俗物之鲜活、深得世俗生活之乐趣,小说《金锁记》堪为典型。除了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有关之外,语言物化现象与作家的拜物价值观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言 物化 《金锁记》  一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常常是高雅的心理活动。作家提炼或升华生活,人类世俗的物质生活因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有的作家似乎更愿意展示、渲染生活中的丑,至少在他们看来创作就是还原生活,所以,写作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