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这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1、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这是一首咏物诗。它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石灰”中寄托了作者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以及他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意志。【注】(答“象征”的手法也对,不过要言之成理)
我们的学生在分析第2题艺术特色的时候,除了答出“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以外。还有以下的答案:“比喻”,“拟人”,“寄兴”,“双关”等。在改卷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就提出了异议,即这些答案给不给分,该给多少分?经过磋商,改卷老师一致认为,这几种答案都是正确的,只要分析言之成理,就应该给分甚至给满分。还有两位同学的答案更有意思:一位同学说这首诗运用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法。另一位同学说这首诗运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尽管两个答案有点另类,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答案很有特色,应该酌情给分。
首先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石灰从山里开采出来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接着我们再来分析学生的几种答案。首先是“比喻”的手法。全诗中无一处不在说石灰,也无一字不在说人。作者就是借石灰来比喻自己,表现自己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意志。其次是“拟人”的手法。什么叫“拟人”的手法呢?即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和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和动作。石灰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情感、没有意志,作者却用“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词语让石灰具有了人的思想和意志。这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看“双关”,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石灰吟》就是这样的,它言在写石灰而意在写人。其实这种写作手法叫作“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未尝不可。至于“寄兴”的手法,就是作者把自己人格和理想寄寓在“石灰”这个具体的事物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回答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由于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即诗歌答案的灵活性和参考答案的宽泛性的问题。其实,学生也经常问我们:不按照“参考答案”回答问题能得到分吗?是啊,能得到分吗?能得多少分?我们也应该这样问问自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歌艺术长廊。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阅读欣赏这些作品,足以使每一个炎黄子孙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滋补精神。正因为如此,近二十年的高考几乎年年都有诗歌鉴赏题,并且从2002年开始,把诗歌鉴赏题的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这种反璞归真的做法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并激励学生作个性的解答。这是考试形式的一大改革,更是考试理念的一大进步。这种改革和进步对考生有着建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智慧、张扬个性人格的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这种做法与新课标中的“大语文观”、“人性教育”和“人文教育”提法是默契的。当然主观表达题又使一部分考生不知所措,更给阅卷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诗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出生、经历、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现代汉语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她非常优美,她博大精深,她丰富多彩。不同的语言的组合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而相同的语言的组合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
由此看来,学生在回答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做为教师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灵活答题。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淀,如果心中没有多少墨水是肯定做不到的。出题者在出题的时候应该谨慎一点,细致一点,把范围限制得更小一些,制定参考答案也应该更宽泛一些。这样对于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对于教师批阅试卷都是有好处的。好在现在的“参考答案”后面都附有“(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的字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1、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这是一首咏物诗。它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石灰”中寄托了作者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以及他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意志。【注】(答“象征”的手法也对,不过要言之成理)
我们的学生在分析第2题艺术特色的时候,除了答出“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以外。还有以下的答案:“比喻”,“拟人”,“寄兴”,“双关”等。在改卷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就提出了异议,即这些答案给不给分,该给多少分?经过磋商,改卷老师一致认为,这几种答案都是正确的,只要分析言之成理,就应该给分甚至给满分。还有两位同学的答案更有意思:一位同学说这首诗运用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法。另一位同学说这首诗运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尽管两个答案有点另类,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答案很有特色,应该酌情给分。
首先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石灰从山里开采出来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接着我们再来分析学生的几种答案。首先是“比喻”的手法。全诗中无一处不在说石灰,也无一字不在说人。作者就是借石灰来比喻自己,表现自己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意志。其次是“拟人”的手法。什么叫“拟人”的手法呢?即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和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和动作。石灰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情感、没有意志,作者却用“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词语让石灰具有了人的思想和意志。这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看“双关”,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石灰吟》就是这样的,它言在写石灰而意在写人。其实这种写作手法叫作“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未尝不可。至于“寄兴”的手法,就是作者把自己人格和理想寄寓在“石灰”这个具体的事物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回答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由于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即诗歌答案的灵活性和参考答案的宽泛性的问题。其实,学生也经常问我们:不按照“参考答案”回答问题能得到分吗?是啊,能得到分吗?能得多少分?我们也应该这样问问自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歌艺术长廊。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阅读欣赏这些作品,足以使每一个炎黄子孙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滋补精神。正因为如此,近二十年的高考几乎年年都有诗歌鉴赏题,并且从2002年开始,把诗歌鉴赏题的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这种反璞归真的做法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并激励学生作个性的解答。这是考试形式的一大改革,更是考试理念的一大进步。这种改革和进步对考生有着建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智慧、张扬个性人格的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这种做法与新课标中的“大语文观”、“人性教育”和“人文教育”提法是默契的。当然主观表达题又使一部分考生不知所措,更给阅卷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诗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出生、经历、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现代汉语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她非常优美,她博大精深,她丰富多彩。不同的语言的组合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而相同的语言的组合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
由此看来,学生在回答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做为教师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灵活答题。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淀,如果心中没有多少墨水是肯定做不到的。出题者在出题的时候应该谨慎一点,细致一点,把范围限制得更小一些,制定参考答案也应该更宽泛一些。这样对于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对于教师批阅试卷都是有好处的。好在现在的“参考答案”后面都附有“(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