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低年级学生晨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以被动的内容记忆为终极目标。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本校一二年级中进行“晨诵”的实践研究。通过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联系农村学生生活环境、与教材相关的晨诵内容,又借助多媒体,实行师生共读等晨诵方式,以改变农村低段学生的被动地位,丰富他们的晨读内容和形式,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提出
(一)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意义和价值
1.晨诵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晨诵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能让自己的灵魂、精神因诗文而获得充分的舒展”。这与新课标的主要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不谋而合,对改变农村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晨诵可以奠基孩子的诗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八九岁的孩子正处于记忆力最好第二个黄金期,这个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晨诵选用的大量优秀诗文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情味儿足。孩子们经过长期的朗诵,自然加强语言的敏感性,对语感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晨诵可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晨诵所选内容与孩子的当前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孩子生命的敏感期给予他最优秀的诗文,也是与他生命最协调一致的诗歌。因此这样的诗文容易让与之相适应的孩子产生触动,化成感动,乃至形成共鸣。
(二)农村小学晨读现状描述与分析
农村小学的孩子一般较早来到学校,距离真正上课时间较长。其间,即使有教师组织晨读,也是问题较多。首先,学生晨读的内容多限于为语文课本,是教师规定要背诵的篇章、段落或听写的字词。其次,晨读的目的受测试的影响往往是记忆,记忆是终极目标。朗读课文实际上是重复枯燥的机械记忆,只为应试。 第三,学生晨读的方式以自读为主,以重复为手段。教师只是监督者、管理者,很多时候不参与其中。从目前农村小学的晨读情况看,学生在晨读中处于教师的支配之下,所选内容显得单调,晨读形式也较单一,学生兴味索然。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实施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概念及定义
针对农村学校晨读的现状,针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们对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晨诵”是指学生以晨间为主要时段的诵读活动。“晨诵”的内容涉及适合农村低段孩子现时年龄层次及学习生活环境的短文、儿歌、儿童诗及古诗词等之类的优秀诗文。目的在于让农村小学低段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优秀诗文,体会作品的节奏,感受作品的情趣,沐浴作品的美好情愫,培养语感,丰富体验,发现自我,提升语文素养。
(二)晨诵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晨诵的内容上我们主要坚持这样的要求:
1.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晨诵课必须根据低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再者,农村的低段孩子相对来说,阅读面比较窄,阅读量比较少,因此朗读水平、感悟能力也较低。所以,我们尽量选择浅易切近的儿童诗、五言绝句、汉乐府、小短文。汉乐府如《江南(江南可采莲)》,小短文比如莫衍琳的《牵牛花》。
2.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
晨诵还应该与学生的现时生活相关联。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诗文。这样,他们就能感到亲切,产生兴趣,从而进入诵读。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受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流淌的诗意。比如吴政雄的《山》,王宜振的《早晨最好》等。
3.依据教材选择优秀篇目
现行的教材在编排上按某一专题整合教学内容。因此可以依据这一特点适当拓展、补充相关诗文。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一组关于秋天的课文时,晨读时就选用《西风的话》《秋风的颜色》等。其次可以就某篇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晨诵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去二三里》的数字童谣,因此就能引入如王晨湖的《量词歌》、郭明志的《数数歌》、郑板桥的《咏雪诗》等等数字诗歌。另外我们还插入了名家的作品,相应的再作扩充。选择这些经典之作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们诵读过程中积淀语言,感受情趣,同时接受多元文化的共同熏陶。
(三)实施“晨诵”的策略
1.多媒体辅助,营造“晨诵”氛围
低段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往往“形象关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因此晨诵中学生可以凭借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声画的情境,自然调动相关的生活经历,唤醒类似的情感体验,促进诵读的情感把握,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1)声的渲染,想象画的生动。
诵读蒲华清的《春天的声音》时,教师收集了各类声响:小鸟的啾啾,青蛙的呱呱,蜜蜂的嗡嗡,蛐蛐的唧唧……在学生初读诗文初悟情感后,播放春天里的各种声音,于是将一段段文字变化成一幅幅动感的画面。从随后的交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已感受到小鸟的欢快,青蛙的自在,蜜蜂的忙碌,草虫的悠闲。由此春天的印象已深入他们内心:她充满快乐、动感,又不失悠然,不失柔和。所以诵读时孩子们能带着自己的画面想象较为准确地把握情感,把握节奏。
(2)画的展示,谱写心的乐曲。
陈伯吹的《春天在这里》共有四个小节,分别写了春天里枝头、草原、竹林、田野四幅画面。课前,笔者利用现时的节令,用DV拍摄了相应的四段无声影像。当诵读时播放影像后,学生觉得枝头上的春天是那样欢快,草原上的春天是那样轻柔,竹林里的春天是那样富有生机,田野里的春天是那样温暖明丽。于是在他们心里便奏响了一支支乐曲——分别以跳跃的,柔和的,明快的,舒缓的节奏演读。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如临其境,激发了较为强烈的感受和情感,谱写出适合这种感受和情感的“心曲”。因此诵读时把握节奏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提出
(一)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意义和价值
1.晨诵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晨诵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能让自己的灵魂、精神因诗文而获得充分的舒展”。这与新课标的主要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不谋而合,对改变农村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晨诵可以奠基孩子的诗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八九岁的孩子正处于记忆力最好第二个黄金期,这个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晨诵选用的大量优秀诗文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情味儿足。孩子们经过长期的朗诵,自然加强语言的敏感性,对语感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晨诵可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晨诵所选内容与孩子的当前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孩子生命的敏感期给予他最优秀的诗文,也是与他生命最协调一致的诗歌。因此这样的诗文容易让与之相适应的孩子产生触动,化成感动,乃至形成共鸣。
(二)农村小学晨读现状描述与分析
农村小学的孩子一般较早来到学校,距离真正上课时间较长。其间,即使有教师组织晨读,也是问题较多。首先,学生晨读的内容多限于为语文课本,是教师规定要背诵的篇章、段落或听写的字词。其次,晨读的目的受测试的影响往往是记忆,记忆是终极目标。朗读课文实际上是重复枯燥的机械记忆,只为应试。 第三,学生晨读的方式以自读为主,以重复为手段。教师只是监督者、管理者,很多时候不参与其中。从目前农村小学的晨读情况看,学生在晨读中处于教师的支配之下,所选内容显得单调,晨读形式也较单一,学生兴味索然。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实施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的概念及定义
针对农村学校晨读的现状,针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们对农村小学低年级“晨诵”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晨诵”是指学生以晨间为主要时段的诵读活动。“晨诵”的内容涉及适合农村低段孩子现时年龄层次及学习生活环境的短文、儿歌、儿童诗及古诗词等之类的优秀诗文。目的在于让农村小学低段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优秀诗文,体会作品的节奏,感受作品的情趣,沐浴作品的美好情愫,培养语感,丰富体验,发现自我,提升语文素养。
(二)晨诵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晨诵的内容上我们主要坚持这样的要求:
1.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晨诵课必须根据低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再者,农村的低段孩子相对来说,阅读面比较窄,阅读量比较少,因此朗读水平、感悟能力也较低。所以,我们尽量选择浅易切近的儿童诗、五言绝句、汉乐府、小短文。汉乐府如《江南(江南可采莲)》,小短文比如莫衍琳的《牵牛花》。
2.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
晨诵还应该与学生的现时生活相关联。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诗文。这样,他们就能感到亲切,产生兴趣,从而进入诵读。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受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流淌的诗意。比如吴政雄的《山》,王宜振的《早晨最好》等。
3.依据教材选择优秀篇目
现行的教材在编排上按某一专题整合教学内容。因此可以依据这一特点适当拓展、补充相关诗文。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一组关于秋天的课文时,晨读时就选用《西风的话》《秋风的颜色》等。其次可以就某篇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晨诵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去二三里》的数字童谣,因此就能引入如王晨湖的《量词歌》、郭明志的《数数歌》、郑板桥的《咏雪诗》等等数字诗歌。另外我们还插入了名家的作品,相应的再作扩充。选择这些经典之作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们诵读过程中积淀语言,感受情趣,同时接受多元文化的共同熏陶。
(三)实施“晨诵”的策略
1.多媒体辅助,营造“晨诵”氛围
低段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往往“形象关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因此晨诵中学生可以凭借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声画的情境,自然调动相关的生活经历,唤醒类似的情感体验,促进诵读的情感把握,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1)声的渲染,想象画的生动。
诵读蒲华清的《春天的声音》时,教师收集了各类声响:小鸟的啾啾,青蛙的呱呱,蜜蜂的嗡嗡,蛐蛐的唧唧……在学生初读诗文初悟情感后,播放春天里的各种声音,于是将一段段文字变化成一幅幅动感的画面。从随后的交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已感受到小鸟的欢快,青蛙的自在,蜜蜂的忙碌,草虫的悠闲。由此春天的印象已深入他们内心:她充满快乐、动感,又不失悠然,不失柔和。所以诵读时孩子们能带着自己的画面想象较为准确地把握情感,把握节奏。
(2)画的展示,谱写心的乐曲。
陈伯吹的《春天在这里》共有四个小节,分别写了春天里枝头、草原、竹林、田野四幅画面。课前,笔者利用现时的节令,用DV拍摄了相应的四段无声影像。当诵读时播放影像后,学生觉得枝头上的春天是那样欢快,草原上的春天是那样轻柔,竹林里的春天是那样富有生机,田野里的春天是那样温暖明丽。于是在他们心里便奏响了一支支乐曲——分别以跳跃的,柔和的,明快的,舒缓的节奏演读。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如临其境,激发了较为强烈的感受和情感,谱写出适合这种感受和情感的“心曲”。因此诵读时把握节奏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