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其次,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再者,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对课堂教学艺术的掌握,对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构建。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会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怎样利用小学语文课堂树立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是我们广大教育者需要深刻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价值观;培育
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一、 立足文本,从情感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关于朗读,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即对课文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地朗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自行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所以对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必须强调。朗读可将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因素能从个体角度进行深切体会。除朗读外,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能对文本的意蕴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需要对时代背景进行介绍,通过课文配乐朗诵的播放,将教师示范朗读,跟随音乐学生朗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朗读技巧真正掌握,同时,还对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高度赞扬切身感受,通过阅读,对总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由衷钦佩,从而为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观。
二、 结合教材,从思想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观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从古至今圣贤书中就有诸多的事例强调了对于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以孔子为例,其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堪称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公民素质之一,所以在我国的教育界一直都有强调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现代的德育教育开展中,针对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程中很有必要掌握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语文传统文化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的传统美好的品德进行教育。
对于小学生,他们在校是相当的重要阶段,也是黄金时间,语文在整个过程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上课时间,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以此确保学生全面地吸收需要掌握的知识。当然,德育的渗透不止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所以,老师应当做到严格律己才有资格育人,即使是教室中的细小纸屑,也要亲力亲为,而不是做样子给学生看,老师的表率作用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老师能够使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语文教学的手段及方式日趋多元化,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一大助力,所以,结合教材,立足于传统的文化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以生为主,从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感情观
为了使学生对文中的情境进行有效感知,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树立学生的感情观。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知识感受。所以这样的渗透过程,能够增强感染力和直观性,刺激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
(一) 表情感染
在某些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所以老师在阅读教学,应该使用清晰的面部、渗透表情,或者动作来刺激或感染学生,如教师面部的阅读显示,手势的欢乐和悲伤用手握紧动作,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下,不知不觉走进现场,从而更加能够抓住文章的内涵。除此之外,这种渲染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课堂中的情绪,对丰富其情感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语言感染
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语言情感可以说也是学生情感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学生的鼓掌是受到气氛的烘托,从而不自觉地对细腻的情感有了向往与追求,有助于其语言情感的丰富与成长。
(三) 画面渲染
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发出了呐喊:解放孩子们的大脑,让他们做一个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创的人。画面的渲染绝不是无的放矢。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结尾,让学生谈谈五壮士跳崖的结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都牺牲了。这时我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想象五位英雄在跳崖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他们万一没有牺牲是什么原因?这时同学们的兴趣就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他们有的说一个挂在了树枝上,一个掉到了草堆中。而后,我让学生回家进行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了解学习。学生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最终明白了:从狼牙山跳下去后,葛振林和宋学义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这样的画面渲染,将故事灵活逼真地显现在了学生的脑海,使学生对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挥之不去,同样有助于其对爱国精神的传承,使之从小树立爱国情怀。
四、 加强阅读,从不断求知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书方法有很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读书方法有很多,阅读方法不仅影响着阅读质量,还影响着阅读速度的提升,对待不同的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浏览法。对小学生而言,不仅认知能力有限,精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一些书籍的阅读,可以采用极快的速度将书浏览一遍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阅读更多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观很重要,其中,课外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阅读的这一作用,选择那些能够鼓舞学生斗志的书籍,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摄取量,从而助力价值观的科学形成。适合小学生看的书既可以是《安徒生童话》等轻松的童话书,也可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励志书,不同性质的书给学生带来的道德熏陶各不相同,但形成的知识观点却殊途同归。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最近读书的心得,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可以吸取彼此之间有用的观点,形成自己价值观中的一环,使得自身的价值观世界不断增加。 五、 课外实践,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观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只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就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生活观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一是要落实阅读的书籍。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其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总之,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一定要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书籍,这樣,才更有利于落实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二是落实课外阅读时间。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时间一定要有保证,同时,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评比,开展阅读比赛、讲故事大赛,通过文章欣赏、作品解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重阅读、重积累”的学习习惯。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古诗阅读主题班会,通过古诗阅读主题班会,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热情,很快,班级掀起了阅读古诗的热潮。经过一个学期积累,许多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许多古诗,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生活观。
六、 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1] 党玉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
[2] 卢树林,刘淑娟.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之我见[J].明日风尚,2016(24).
[3] 解作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1).
[4] 邓涛.刍议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6(33).
[5] 黄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J].知识文库,2016(14).
[6] 王满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价值观;培育
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一、 立足文本,从情感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关于朗读,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即对课文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地朗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自行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所以对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必须强调。朗读可将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因素能从个体角度进行深切体会。除朗读外,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能对文本的意蕴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需要对时代背景进行介绍,通过课文配乐朗诵的播放,将教师示范朗读,跟随音乐学生朗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朗读技巧真正掌握,同时,还对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高度赞扬切身感受,通过阅读,对总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由衷钦佩,从而为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观。
二、 结合教材,从思想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观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从古至今圣贤书中就有诸多的事例强调了对于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以孔子为例,其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堪称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公民素质之一,所以在我国的教育界一直都有强调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现代的德育教育开展中,针对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程中很有必要掌握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语文传统文化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的传统美好的品德进行教育。
对于小学生,他们在校是相当的重要阶段,也是黄金时间,语文在整个过程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上课时间,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以此确保学生全面地吸收需要掌握的知识。当然,德育的渗透不止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所以,老师应当做到严格律己才有资格育人,即使是教室中的细小纸屑,也要亲力亲为,而不是做样子给学生看,老师的表率作用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老师能够使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语文教学的手段及方式日趋多元化,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一大助力,所以,结合教材,立足于传统的文化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以生为主,从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感情观
为了使学生对文中的情境进行有效感知,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树立学生的感情观。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知识感受。所以这样的渗透过程,能够增强感染力和直观性,刺激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
(一) 表情感染
在某些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所以老师在阅读教学,应该使用清晰的面部、渗透表情,或者动作来刺激或感染学生,如教师面部的阅读显示,手势的欢乐和悲伤用手握紧动作,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下,不知不觉走进现场,从而更加能够抓住文章的内涵。除此之外,这种渲染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课堂中的情绪,对丰富其情感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语言感染
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语言情感可以说也是学生情感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学生的鼓掌是受到气氛的烘托,从而不自觉地对细腻的情感有了向往与追求,有助于其语言情感的丰富与成长。
(三) 画面渲染
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发出了呐喊:解放孩子们的大脑,让他们做一个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创的人。画面的渲染绝不是无的放矢。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结尾,让学生谈谈五壮士跳崖的结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都牺牲了。这时我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想象五位英雄在跳崖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他们万一没有牺牲是什么原因?这时同学们的兴趣就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他们有的说一个挂在了树枝上,一个掉到了草堆中。而后,我让学生回家进行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了解学习。学生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最终明白了:从狼牙山跳下去后,葛振林和宋学义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这样的画面渲染,将故事灵活逼真地显现在了学生的脑海,使学生对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挥之不去,同样有助于其对爱国精神的传承,使之从小树立爱国情怀。
四、 加强阅读,从不断求知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书方法有很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读书方法有很多,阅读方法不仅影响着阅读质量,还影响着阅读速度的提升,对待不同的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浏览法。对小学生而言,不仅认知能力有限,精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一些书籍的阅读,可以采用极快的速度将书浏览一遍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阅读更多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观很重要,其中,课外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阅读的这一作用,选择那些能够鼓舞学生斗志的书籍,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摄取量,从而助力价值观的科学形成。适合小学生看的书既可以是《安徒生童话》等轻松的童话书,也可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励志书,不同性质的书给学生带来的道德熏陶各不相同,但形成的知识观点却殊途同归。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最近读书的心得,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可以吸取彼此之间有用的观点,形成自己价值观中的一环,使得自身的价值观世界不断增加。 五、 课外实践,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观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只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就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生活观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一是要落实阅读的书籍。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其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总之,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一定要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书籍,这樣,才更有利于落实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二是落实课外阅读时间。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时间一定要有保证,同时,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评比,开展阅读比赛、讲故事大赛,通过文章欣赏、作品解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重阅读、重积累”的学习习惯。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古诗阅读主题班会,通过古诗阅读主题班会,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热情,很快,班级掀起了阅读古诗的热潮。经过一个学期积累,许多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许多古诗,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生活观。
六、 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1] 党玉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
[2] 卢树林,刘淑娟.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之我见[J].明日风尚,2016(24).
[3] 解作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1).
[4] 邓涛.刍议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6(33).
[5] 黄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J].知识文库,2016(14).
[6] 王满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