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下面是自己在高中化学课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1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渠道、主阵地
我校学生受生活环境限制,认知水平较差,对化学知识理解掌握比较困难,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兴趣。为此,必须优化课堂结构,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课外多下功夫,增加化学课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课堂举例要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化学。还应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某些章节的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亲身体验后再回到教室上课。我校的学生见识少、想象力差,更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为此,应确立以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为基础的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一讲到底的顽疾,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赫尔巴特认为:在兴趣的状态下可以产生两种心理活动,一种是专心,另一种是审思。专心是一种集中任何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思想的一种心理活动。审思必须在专心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可见,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继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
中去,大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不过,仅靠学生的兴趣去探究某个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探究情况给予指导,否则可能半途而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或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选择问题为研究主题,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从“问题”这一源头抓起,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产生探究性问题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开展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只要我们多留意,多观察,多动脑,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使我们的教学既能树立特色、形成风格,又充满更多的活力与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就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并稳定地向前发展。
2.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化学实验正好能够满足这种好奇心,所以化学课堂上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的得出。这样的一堂课比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要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2.2通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幻灯片、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活泼生动恰好能吸引高中生的眼球。所以化学课堂中,恰当适时的多媒体应用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不仅仅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2.3通过化学学家小故事的穿插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都处在追逐梦想的年龄段,大多正在寻找自己的偶像。这个时候化学学家的故事往往能够很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因为他们也期望将来能够成为像汤姆生、波尔、门捷列夫一样的科学巨匠。
3自制教具、学具,破解实验瓶颈
我县使用的沪教版化学课改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化学探究实验。相关实验器材是上好化学课改课的物质基础,我校在这方面条件相对差一些,但作为化学教师,不能因此而消极等待,而应该鼓励师生根据实际需要,克服器材缺少的困难,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器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化学实验,提倡多用身边的材料做简易实验,代替标准化实验。如:我校教师用石蜡封住一端的透明塑料管、玻璃管代替分子间隔演示器,做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效果良好。实验非常成功,很适合推广应用。还要引导学生从医院、生活环境周围等地收集废旧材料,自制学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贴近生活,能够学以致用。此外,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动脑、动手、探究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
4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校使用的沪教版化学教材,课堂中探究实验多、内容多、时间紧,加之我校学生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不太强,探究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学生都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而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原则,兼顧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高可操作性。教材开始部分的探究环节可以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不必按科学探究的全部环节去规范操作,以减少难度。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帮助提示学生完成探究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坚信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收获。
总之,在化学教育中我不断的在追求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帅.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1(2):110.
[2]黄凤英.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认识[J].新课程:教师版,2011(1):136.
[3]弓平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8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1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渠道、主阵地
我校学生受生活环境限制,认知水平较差,对化学知识理解掌握比较困难,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兴趣。为此,必须优化课堂结构,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课外多下功夫,增加化学课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课堂举例要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化学。还应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某些章节的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亲身体验后再回到教室上课。我校的学生见识少、想象力差,更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为此,应确立以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为基础的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一讲到底的顽疾,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赫尔巴特认为:在兴趣的状态下可以产生两种心理活动,一种是专心,另一种是审思。专心是一种集中任何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思想的一种心理活动。审思必须在专心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可见,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继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
中去,大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不过,仅靠学生的兴趣去探究某个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探究情况给予指导,否则可能半途而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或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选择问题为研究主题,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从“问题”这一源头抓起,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产生探究性问题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开展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只要我们多留意,多观察,多动脑,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使我们的教学既能树立特色、形成风格,又充满更多的活力与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就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并稳定地向前发展。
2.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化学实验正好能够满足这种好奇心,所以化学课堂上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的得出。这样的一堂课比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要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2.2通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幻灯片、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活泼生动恰好能吸引高中生的眼球。所以化学课堂中,恰当适时的多媒体应用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不仅仅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2.3通过化学学家小故事的穿插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都处在追逐梦想的年龄段,大多正在寻找自己的偶像。这个时候化学学家的故事往往能够很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因为他们也期望将来能够成为像汤姆生、波尔、门捷列夫一样的科学巨匠。
3自制教具、学具,破解实验瓶颈
我县使用的沪教版化学课改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化学探究实验。相关实验器材是上好化学课改课的物质基础,我校在这方面条件相对差一些,但作为化学教师,不能因此而消极等待,而应该鼓励师生根据实际需要,克服器材缺少的困难,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器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化学实验,提倡多用身边的材料做简易实验,代替标准化实验。如:我校教师用石蜡封住一端的透明塑料管、玻璃管代替分子间隔演示器,做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效果良好。实验非常成功,很适合推广应用。还要引导学生从医院、生活环境周围等地收集废旧材料,自制学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贴近生活,能够学以致用。此外,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动脑、动手、探究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
4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校使用的沪教版化学教材,课堂中探究实验多、内容多、时间紧,加之我校学生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不太强,探究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学生都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而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原则,兼顧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高可操作性。教材开始部分的探究环节可以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不必按科学探究的全部环节去规范操作,以减少难度。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帮助提示学生完成探究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坚信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收获。
总之,在化学教育中我不断的在追求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帅.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1(2):110.
[2]黄凤英.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认识[J].新课程:教师版,2011(1):136.
[3]弓平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