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鲁迅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明

  “直到经过了最近这一二十年的人生波折,我才渐渐明白了,人世间的确有‘命’这一样东西……你当初的诞生时间和地点,正牢牢地把你攥在手心里:这就是你的命。”1993年,学者王晓明写就《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以这段话开篇,引出鲁迅的出生,道出他之后56年的人生。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有关鲁迅的传记陆续出版,曾庆瑞的《鲁迅评传》、林志浩的《鲁迅传》等,从不同层面解剖鲁迅,让更多人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教科书文章之外的魯迅。《无法直面的人生》的出版,在当时引起轰动,因为“它将鲁迅拉下神坛,回到人间”,之后,近30年间,这本书不断再版,几乎成为理解鲁迅的必读书。如今,正值鲁迅诞辰140年,这本书经修订后再出版。
  作者王晓明生于上世纪50年代,求学期间,师从许杰、钱谷融先生。他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研究,而鲁迅一直是他的重要课题。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是一本较有特色的传记。除对鲁迅生平的叙述,王晓明将更多笔墨放在勾勒鲁迅的精神轨迹上。有读者看完后说,这本书“剖析了鲁迅最为沉重的一面,对他的幽默、审美、情趣只字不提”。事实上,王晓明最初写这本传记时,就是以“鲁迅拥有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为主题。他写鲁迅从孩提时代的欢愉到祖父入狱后承担重担的沉默,到南京入学时对教员的不满,再到去日本后慢慢生出的对人性的不信任。书中的鲁迅,不再仅仅是导师和战士,他焦虑、彷徨、疑惑、痛苦,慢慢地涌现出一种“鬼气”,这“鬼气”也就是“虚无感”。
  及至后来,这“虚无感”钻进了鲁迅的灵魂,让他陷入精神危机中,无法自拔。鲁迅只得逃离。在他的后半生,有3次逃离:1918年,他从绍兴会馆的“待死堂”逃向启蒙主义的呐喊队;1926年,他又从风沙蔽日的北京逃向温暖明亮的南方;1930年,他更从孤寂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逃向与共产党结盟的反抗者的营垒。
  虚无和逃离之外,人们在这部传记中第一次注意到了鲁迅的脆弱。1936年春,鲁迅体重降到38公斤,穿着棉袍走在街上,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尽管他强装振作,不肯承认自己病得很严重,可他知晓自己已快走到尽头。这年10月18日凌晨,他气喘病发作,与世长辞。
  王晓明笔下的鲁迅,“虽然面对虚无的吸引,但是要转化为抗争的力量”。28年前初版时,书中最后一章的标题是“面对命运的启示”;28年后,作者将其改为“绝望的抗战”。 “我依然确信,鲁迅的思想,对于整个现代中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在新版序言中,王晓明如是写道。
  王晓明对鲁迅的书写,有一种静默的激情在蔓延。他总用“甚至你想想”来让人有一种代入感,走进鲁迅的世界和他笔下人物的世界。“有一种深渊般的绝望,以及迎向这种绝望的动人力量”,学者毛尖说,这也构成了这本书非读不可的理由,“孔乙己、魏连殳们,会在我们人生的逃逸路上截住我们,安慰我们,二十世纪是一棵枣树,二十一世纪也是一棵枣树”。
其他文献
编者按:由《读书》编辑部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传统的再省视: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二0一七年十二月初在深圳召开。研讨会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和“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等话题展开。这里,我们选登几位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鲁迅与三十年代考古学的几个问题 孙郁  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是胡适、鲁迅那代新文化倡导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一般人的眼里,“五四”那代新文化人对于传统多有
一  爱上“古典”二字的青年人很多,但他们所爱的心愿千差万别。爱听京剧的人会把唱念做打的味道视为“古典”,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德奥音乐也是某些人眼中唯一的“古典”,穿汉服、弹古琴是古典,甚至经济学教材中也有一章冠以“古典”之名。这些命名当然都有其道理,在日常语用中,纵使带来误解,经过解释,人们也能明白:“哦,你说的那个‘古典’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但既然分享同一个共相,这些具体事物之间应当有某种联系。
一九五〇年六月,时任浙江大学教授的夏鼐,接到政务院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通知书。但因浙江大学尚未结课,家中事情亦需安排,直到七月初才进京接洽。八月五日,返回老家温州处理家中一切事物。十月一日早晨八点抵达北京,即往考古所。自此夏鼐正式上任,与另一位副所长梁思永一起协助所长郑振铎主持考古所的工作。由于郑振铎主要是在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任局长,梁思永又经常患病,夏鼐承担了考古研究所的主要业
英国学者伊恩·布鲁玛著《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以下简称《椰子》)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光是书名就引起人极大的兴趣:伏尔泰的椰子?从未听说过这位哲人还会种椰子!看了本书才知道,“椰子”是伏尔泰对他所推崇的英国法律及政治制度的一种比喻,他希望这英国椰子能被广种于全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椰子。  一七二七年五月,在法国屡遭政治迫害的伏尔泰被迫流亡到英国,两年旅英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地道的“崇英派”。伏
作为曾经的海洋帝国,英国不得不面临着自己当年的殖民地——美国的威胁,特别是以美国宪政为标本的现代宪政主义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而扩散至各国。作为老牌的宪政国家,英国也面临着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的焦虑,其本身的不成文宪法传统的焦虑使得戴雪、惠尔等人创造出宪法惯例、有无宪法典的不成文宪法理论来为英国宪政传统辩护,对抗美国的成文宪法。而近年来,以司法审查为中心的权利法案成为英国的宪政改革中心。事实上,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地震局工作的苏恺之把一幅准备送给外宾的国画《达摩》带回家给父亲苏秉琦欣赏。八十年代初,年逾古稀的苏秉琦已经连续发表了《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和《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两篇经典论文,正迎来学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看完画他对长子只说了一句话:“达摩面壁了九年啊。”苏恺之听了没当回事,后来才想到,抗战时期苏秉琦在云南黑龙潭摸陶片、读天书长达七年,对达摩的修行经验感同身受。  
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介绍蔗糖制造技术时,一带而过的,有如此一句:“……止可调渴水饮用。”涉及“渴水”这个饮料类别。  今天的人对于渴水已经陌生,于是,当代的《农桑辑要》注释本会将该句释为:“只可调制成解渴的糖水。”明代的《农政全书》中转录了《农桑辑要》关于熬糖技术的文字,今人的注释本也会把其中的“渴水”理解为“解渴所用之水”。其实,在元代,渴水是个专有名词,乃是指一类特定的饮料,与茶、熟水、
十多年前,为了完成近代中国自由概念的研究,我曾一头扎进近代思想史资料中。大概是读到《张荫桓日记》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一种更大的收获。张氏日记中不仅含有晚清知识界使用“自由”的记录,而且录有一份完整的美国宪法译本。更重要的是,从时间推断,这份宪法译本最迟不晚于一八八一年完成。  我随即查阅关于近代美国宪法中译本的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都是从二十世纪初谈起,根本无人提及蔡锡勇和他的《美国合邦盟约
阿里科·丹格特,195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1977年毕业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经济与商业学院。后创建丹格特集团,经营水泥、石油等产业,现为非洲首富。  在全球制造业环境最艰苦的几个地方,他建造了炼糖厂、面粉厂、制盐厂;他被公认为最具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精神的黑人企业家;过去15年间,他的净资产从33亿美元急速扩张到220亿美元,令人惊愕……他就是非洲首富——尼日利亚丹格特集团董事长阿里科·丹格特(下称丹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编第一章“到十八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中,对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核心内容及其政治后果进行了考察并做出了深度的解析。一、十八世纪法国文人政治兴起的背景  正如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说“文学是一个具有某种欧洲历史的概念”,法国十八世纪的文学不仅相当繁荣,而且地位高涨、作用明显。“文人在法国从来没有展现像他们在十八世纪中叶前后所展现的精神,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