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5日上午,游太昊陵。
车出周口,不一会儿就驶上了高速公路。到淮阳虽说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有高速路毕竟快多了。
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雨滴,没有人讲话,我似乎有些昏昏欲睡了。太昊陵,我来过多次,但是,对太昊陵的记忆一次比一次深刻。
突然,有人问起太昊陵是怎么来的呢?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解说员。我说了半天蹩脚的“河普”(河南普通话),同车的外地文友说,半句也没有听懂。川汇区委宣传部长陈景军接过我的话题,娓娓道来——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距离现在大约在6000年至8000年以前,属于新石器的早、中期时代。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太昊伏羲氏称之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清《历代(帝王)陵寝备考》中说:“太昊伏羲氏,风姓,母居华之渚,履巨人迹,因娠生帝于成纪,蛇身人首,以木德王,都陈,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陵在河南陈州府(今淮阳县)城北三里淮宁县界,国朝载人会典恭遇,国家大庆,遗官致祭。”太昊伏羲陵,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周口连续几年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问祖。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庙会非常热闹。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淮阳少年真的从龙湖里钓到一只白龟,后被放生。从乾隆皇帝到共和国领导都到过这里。1997年6月,朱镕基总理到周口视察工作来到太昊陵,博物馆长霍进善诙谐、幽默的讲解,让朱镕基总理呵呵大笑。参观太昊陵后,朱镕基总理欣然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羲皇故都”四个大字还被印到周口到北京西的列车上的座套上,成为周口一张亮丽的名片。
那么,陵与寺庙有什么区别呢?陈景军部长接着说,中国的墓葬建筑中深深渗透着礼制的内容。皇帝死后的埋葬地称“陵”,诸侯称“封”,大夫称“坟”。坟丘的大小、衣襟棺椁、墓葬仪式都是按等级严加规定的。在中国寺和庙也是有严格区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庙,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迷信的人供神的地方亦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到了封建社会时代,所谓有德有才的人也可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孔庙。此外,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庙堂。寺,原意是官署,如汉代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寺又指寺院(僧侣居住的地方)。现在也可这么说,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场所,庙是历代炎黄子孙纪念国殇、忠孝等人士的场所,寺里供的是佛,庙里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到了!到了!”我们欢呼,终于来到了太昊陵。
进入景区,整排的柏树庄严肃穆。
“看,这里的大树都有身份证呀!”同行的一个女编辑按捺不住了,笑眯眯地小声告诉我。一看,果然是,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块铁皮,上面写着树的品种和树龄,真的好像树的身份证呀!我看到树龄大多在300年到500年、800年,有一棵最早的1300年。有侧柏,有鸟柏。咦,鸟柏!怎么会有鸟柏呢?会不会是乌柏之误呢?其实,鸟柏和乌柏都是柏树的一种。传说,几亿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的变动,陆地隆起,叫宛丘,也有了现在的龙湖。太昊陵前面的龙湖面积7000多亩,是杭州西湖的两倍多。每年的7月份,淮阳县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你闭上眼睛了就能想象出数千亩荷花开放的美景吧。
来到道仪门,左侧悬挂有沈尹默先生题写的“真道道真”匾额。导游说,“真道道真”是一幅回道文,怎么读都是“真道道真”,寓意深刻,值得探究。一种天籁、一种宁静、一种选择、一种生机,真道道真——古老灿烂的文化给了我们不尽的精神财富。是呀,“真道道真”!这几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报道此次论坛,可谓盛况空前。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联结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文明财富。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使其在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是对古丝路精神的傳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能使“一带一路”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不就是“真道道真”嘛!
统天殿后为显仁殿,再往后是寝殿,寝殿后面就是人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墓。伏羲墓高20余米,周长150 多米,上圆下方,有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有一通巨大的青石墓碑,因年深久远,已风化剥蚀,但“太昊伏羲”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传说,墓碑上所刻之字,为宋代才女苏小妹用汗巾蘸香粉所写。陵墓上种植白檀翠柏,绿郁苍劲。墓匠的后面就是伏羲的蓍草园。传说,伏羲曾用蓍草画卦占卜,为民除灾祛病。因此,后人称蓍草为“神草”。
在人祖坟前,导游告诉大家,来这里的人都要拜一拜。是呀,每年几十万人来这里烧香祭祖,祈求国泰民安,家庭幸福,足见香火之鼎盛。香炉前的三棵柏树已经死去,留下光秃秃的躯干斜刺天空。导游特别告诉大家,柏树上有一只耳朵,有什么心里话说给它听,很灵的!
这只耳朵,被人抚摸过无数次,已经光滑圆润了,好像上过包漆。
这只耳朵,到底有多少年了,已无需考证。它历经多少朝代,听进了无数苍生的心声啊。
我问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老师,你对大树的耳朵说了什么。鲍尔吉·原野老师告诉我,他祝愿国泰民安,老树早发新枝。我看到,枯树的枝杈处果然有一片新绿!
大树的耳朵,或许是人祖爷伏羲的耳朵,真的很灵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车出周口,不一会儿就驶上了高速公路。到淮阳虽说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有高速路毕竟快多了。
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雨滴,没有人讲话,我似乎有些昏昏欲睡了。太昊陵,我来过多次,但是,对太昊陵的记忆一次比一次深刻。
突然,有人问起太昊陵是怎么来的呢?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解说员。我说了半天蹩脚的“河普”(河南普通话),同车的外地文友说,半句也没有听懂。川汇区委宣传部长陈景军接过我的话题,娓娓道来——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距离现在大约在6000年至8000年以前,属于新石器的早、中期时代。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太昊伏羲氏称之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清《历代(帝王)陵寝备考》中说:“太昊伏羲氏,风姓,母居华之渚,履巨人迹,因娠生帝于成纪,蛇身人首,以木德王,都陈,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陵在河南陈州府(今淮阳县)城北三里淮宁县界,国朝载人会典恭遇,国家大庆,遗官致祭。”太昊伏羲陵,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周口连续几年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问祖。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庙会非常热闹。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淮阳少年真的从龙湖里钓到一只白龟,后被放生。从乾隆皇帝到共和国领导都到过这里。1997年6月,朱镕基总理到周口视察工作来到太昊陵,博物馆长霍进善诙谐、幽默的讲解,让朱镕基总理呵呵大笑。参观太昊陵后,朱镕基总理欣然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羲皇故都”四个大字还被印到周口到北京西的列车上的座套上,成为周口一张亮丽的名片。
那么,陵与寺庙有什么区别呢?陈景军部长接着说,中国的墓葬建筑中深深渗透着礼制的内容。皇帝死后的埋葬地称“陵”,诸侯称“封”,大夫称“坟”。坟丘的大小、衣襟棺椁、墓葬仪式都是按等级严加规定的。在中国寺和庙也是有严格区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庙,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迷信的人供神的地方亦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到了封建社会时代,所谓有德有才的人也可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孔庙。此外,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庙堂。寺,原意是官署,如汉代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寺又指寺院(僧侣居住的地方)。现在也可这么说,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场所,庙是历代炎黄子孙纪念国殇、忠孝等人士的场所,寺里供的是佛,庙里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到了!到了!”我们欢呼,终于来到了太昊陵。
进入景区,整排的柏树庄严肃穆。
“看,这里的大树都有身份证呀!”同行的一个女编辑按捺不住了,笑眯眯地小声告诉我。一看,果然是,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块铁皮,上面写着树的品种和树龄,真的好像树的身份证呀!我看到树龄大多在300年到500年、800年,有一棵最早的1300年。有侧柏,有鸟柏。咦,鸟柏!怎么会有鸟柏呢?会不会是乌柏之误呢?其实,鸟柏和乌柏都是柏树的一种。传说,几亿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的变动,陆地隆起,叫宛丘,也有了现在的龙湖。太昊陵前面的龙湖面积7000多亩,是杭州西湖的两倍多。每年的7月份,淮阳县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你闭上眼睛了就能想象出数千亩荷花开放的美景吧。
来到道仪门,左侧悬挂有沈尹默先生题写的“真道道真”匾额。导游说,“真道道真”是一幅回道文,怎么读都是“真道道真”,寓意深刻,值得探究。一种天籁、一种宁静、一种选择、一种生机,真道道真——古老灿烂的文化给了我们不尽的精神财富。是呀,“真道道真”!这几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报道此次论坛,可谓盛况空前。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联结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文明财富。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使其在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是对古丝路精神的傳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能使“一带一路”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不就是“真道道真”嘛!
统天殿后为显仁殿,再往后是寝殿,寝殿后面就是人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墓。伏羲墓高20余米,周长150 多米,上圆下方,有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有一通巨大的青石墓碑,因年深久远,已风化剥蚀,但“太昊伏羲”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传说,墓碑上所刻之字,为宋代才女苏小妹用汗巾蘸香粉所写。陵墓上种植白檀翠柏,绿郁苍劲。墓匠的后面就是伏羲的蓍草园。传说,伏羲曾用蓍草画卦占卜,为民除灾祛病。因此,后人称蓍草为“神草”。
在人祖坟前,导游告诉大家,来这里的人都要拜一拜。是呀,每年几十万人来这里烧香祭祖,祈求国泰民安,家庭幸福,足见香火之鼎盛。香炉前的三棵柏树已经死去,留下光秃秃的躯干斜刺天空。导游特别告诉大家,柏树上有一只耳朵,有什么心里话说给它听,很灵的!
这只耳朵,被人抚摸过无数次,已经光滑圆润了,好像上过包漆。
这只耳朵,到底有多少年了,已无需考证。它历经多少朝代,听进了无数苍生的心声啊。
我问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老师,你对大树的耳朵说了什么。鲍尔吉·原野老师告诉我,他祝愿国泰民安,老树早发新枝。我看到,枯树的枝杈处果然有一片新绿!
大树的耳朵,或许是人祖爷伏羲的耳朵,真的很灵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