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戏箱一台戏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资买戏箱
  上世纪60年代,我的老家莱阳北乡门家沟小山村,有“四大宝”名扬十里八村,声响三县:逢四遇九赶大集,十大戏箱唱大戏,南河香梨甜似蜜,村里有个三副书记。
  1962年冬天,地里活一闲,当书记、村长的爷爷就发话:猫冬。那年,社员家里生活刚刚解决了温饱,村里形势不错。爷爷点头挥手:给大伙制造点快乐,办门家沟戏团,办全乡全县最好的!三爷爷得令,屁颠屁颠北上大连,戏服、头饰、刀枪、锣鼓,十大木箱,花了一大笔钱,整整三百元。爷爷一个人悄悄哭了一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个年代三百元是好大好大的花费,村里也是刘罗锅上山———前(钱)紧。爷爷骑虎难下,戏箱买来了,錢花了出去,办戏团吧。他私下对三爷爷骂骂咧咧:没钱就敢花,十大戏箱比县京剧团多一箱子,你是村长、书记了?三爷爷偷偷摸摸笑,大哥,你是大当家的,我是三副书记。从那时起,不是村干部的三爷爷有了“三副书记”的绰号。十月初九,适逢大集,门家沟村书记、村长刘宝臻宣布,村庄戏剧团有了,过年在家门口唱自己村民演的大戏。从那时起,门家沟村戏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唱起来了。
  村里的民兵室倒腾出来,戏剧团专用。活宝三爷爷为第一负责人兼导演,爷爷专门去青岛请来老师教戏。全村演员、乐器鼓手都是三爷爷一手挑选,30个村民赶鸭子上架,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生旦净末丑、吹拉敲弹打齐全了,白天排,晚上演,屋里闹哄哄,院内吵吵闹,窗上挤塞着孩子们。戏剧团开唱了,老师认真教,村人细细学,念、唱、做、打,有模有样。爷爷说了,一定要对得起三百元的戏箱。
  唱出名气来
  腊月二十九,最后一个年集,门家沟大戏扯开大幕。戏台早已搭好,十大戏箱的东西亮底了,好东西真不少。大幕、后幕、两边幕挂好,空中也挂好了,红的、黄的、白的、粉红色的,五彩缤纷,戏台平平整整。俺爷爷放了不少炮仗,在台下噼里啪啦地一响,开心热闹,扬眉吐气。赶集的人多,戏台下人更多,爷爷开心,活宝三爷爷更开心。锣鼓家什咣咣锵锵一开场,大红幕缓缓闭合,俺爷爷和三爷爷出来说几句,这是开场白。又出来个丑角翻跟头,耍花刀,这叫垫子戏。正戏开始了,今儿个唱的是《玉堂春》和现代戏《三世仇》。大幕缓缓拉开,赶集人和村人惊喜了,戏衣头饰红花绿叶艳丽夺目,敲锣打鼓吹拉弹唱悦耳好听。十大戏箱一台戏,门家沟村戏亮相了。一脸麻子的二姑粉装登台,身段婀娜多姿,一唱一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活活馋煞众人。上大学的相公扮相英俊俏丽,众人喝彩。台下的人让戏迷住了心,抻直脖子瞪大眼瞧戏。活宝三爷爷在《三世仇》里演大地主,气得俺爷爷在他下场后狠狠踢了他一脚:好个三副书记,咋这么像大地主?
  大戏一唱唱红了,门家沟戏出名了。出名了就有请戏的。那时各村各庄都有小俱乐部,友好村各自送戏,相互慰问。出了名,戏目就要增加,白天排练,晚上演出。初一自己村唱一天一晚两场,初二到邻村唱戏。腊月一到,来俺爷爷家请戏的就排起了队,都是邻村书记村长,给足了面子。唱正月,闹二月,拉拉扯扯到三月,在莱阳北乡能请来门家沟大戏,那是相当有面子。
  1968年,县里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文艺戏剧汇演,历时10天,演出29场,220多个节目,门家沟戏目获“卫星”“红旗”奖,在莱阳享有盛誉。“文化大革命”期间,戏目多为样板戏。后又排演了《红云岗》《洪湖赤卫队》,调演5次,好评连连。
  俺爹说,逢年过节赶集的日子,大戏就登台唱起,热闹非凡。县里的京剧团时常下来,指导唱戏并借用衣服头饰用具。现在十大戏箱还在,其他东西没有存下,爷爷九泉之下,会痛心的。
  十大戏箱一台戏,这是属于门家沟的故事,如今人们只能从回忆中来寻找昔日的热闹快乐。
其他文献
不同油温各有千秋  要想吃到一份完美的炒菜,在炒菜时控制油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常见的烹调方式和适宜的油温如下:  一二成热的油温,在33℃~7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没有明显的反应,适合做油炸花生米、油炸腰果之类的菜肴。  三四成热的油温,在100℃~130℃,锅中的油表面平静,原料放进去之后会有些许泡沫,略有响声,但是没有青烟出现,一般适合做干煸类、干熘类的菜肴,而且還会起到很好的
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分圆Birman-Murakami-Wenzl代数Br,n。证明了这个定义与Haering-Oldenburg[HO]的定义是等价的。利用Ariki-Mathas-Rui[AMR]研究分圆Nazarov-Wenzl代数的
本论文首先介绍一下DGH方程的由来以及它与Camassa-Holm方程、KDV方程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一下其它数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第二部分列举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引理
每到萝卜、白菜上市的时候,市场上就会出现一种样子像姜却不是姜的根茎类蔬菜,脆生生的,甜丝丝的,可生食,可热烹,更适合腌制咸菜,俗称“鬼子姜”。因为它像姜却没有姜的辛辣,所以东北人又叫它“姜不辣”。  关于鬼子姜,有一個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个小伙子偶得一颗人心样的东西,在水里洗了一下后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两人结为夫妻。他心如蛇蝎的嫂子却以为那姑娘是个妖怪,于是故意打碎了那只盛“心”的碗,还觉得不解气,
不嫌家穷  1968年,我16岁,结束十年寒窗的学生时代,回乡当了农民。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老送终,所谓的传统农民的生存套路在我眼前渐次展现开来。  那是一个冬日里的晴天,正赶镇上集市。逢农历二五八,是集市,乡人叫过会。会散之后,我像一只小羊跟在祖父和媒人身后,去相媳婦。沿着长长的铁路走了十多里,又途经羊肠小道,翻过高高的山梁,再登上山塬,浑身汗涔涔地进了一家种着洋槐树的小土院。未来的丈母娘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