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情境教学是否有显著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日渐频繁,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同时也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脱离了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对“情境教学”的种种误解,从而使得“情境教学”并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创设
  一、 情境教学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欲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 创设情境教学的问题
  (一) 形式主义
  教师为了进一步响应数学课程标准的号召,积极地加入情境创设的大流中。他们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不注重情境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便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了许多形式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呀,小灰熊要來到教室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提了起来。可是,一节课基本上就是小灰熊图片 复习题,小灰熊图片 例题,小灰熊图片 练习,小灰熊图片 总结,这些图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二) 脱离实际
  创设的情境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让学生对数学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教师却把“虚假情境”当成“虚拟情境”,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注意点的偏差。一年级上册教学辨别“几和第几”的课,教师创设的是小动物们参加运动会跑步比赛的场景,比赛结果是小鸭第一,小鸡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教师创设的情境明显违背了生活实际,课堂上小朋友立刻七嘴八舌,都在讨论谁应该跑得最快,完全影响了学生对问题实质的把握。
  (三) 偏离重点
  创设的情境要为教学提供支撑,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不能远离教学的重点。为教学内容服务,是进行情景创设的核心与前提。例如:在“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上,教师在上课开始出示一幅“校园一角”的图画就深深吸引了学生,观察图画以后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兴奋地抢着举手发言。我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浇花。我看见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有洒水壶。我看见有个女生的头上扎了两个小辫子。我看见花丛中开了许多粉红色的小花。一节数学课变成一节看图说话课。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时,学生们都显得十分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很热闹却和教学目标大相径庭。
  三、 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 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形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增强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认识物体”这节内容时,教师便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例如:粉笔盒、魔方、易拉罐、乒乓球、笔筒、铅笔盒,然后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再根据学生的分类,给学生所分的不同类别命名。
  分类结果如下:
  长方体:粉笔盒、铅笔盒
  正方体:魔方
  圆柱体:笔筒、易拉罐
  球:乒乓球
  接着让学生继续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初步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与球等几何体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利用这几个物体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所以整节课学生都兴趣盎然。
  (二)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1. 创设具有悬念的教学情境
  “教学悬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新颖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探究。例如:在教学“6的分与合”的时候,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上课刚开始,教师告诉学生说:“现在你们说一个数,我可以立即说出一个数,和你们说的数合起来是6”,学生当即就表现出对教师质疑,认为不可能那么快,因为在他们还没学习6的分与合之前只能通过数手指来算出几和几合起来是6,所以对老师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向老师发问,老师却不假思索地对答如流,学生们惊叹之余,很自然地产生了疑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快的回答出来?”在这样悬念的带领下,学生会产生学习的欲望。
  2. 创设故事型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例如:在教学认识“0”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有一天,小花猫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河边钓鱼,看着河里的鱼,小花猫可兴奋了,可是它刚开始钓鱼,忽然飞来了几只蝴蝶,“好美的蝴蝶啊!”小花猫再也不想钓鱼了,放下鱼竿就去捉蝴蝶。可是追呀,追呀,怎么都追不上。小花猫垂头丧气地回到小河边,看到妈妈钓了3条鱼,爸爸钓了2条鱼,可是自己什么都没钓到。你能用你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小花猫的爸爸和妈妈钓到的鱼的条数吗?那么,小花猫什么也没钓到,我们应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这样运用故事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创设游戏型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酷爱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型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分与合的练习中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等方法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小朋友好玩好动的特点,而且也在游戏中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下[J].教育研究,1997(4).
  [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韩雨婷,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随迁子女的增加,学校中也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的特征,教师也将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群体学生所带来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对自身以及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因而在教学中很难保证学校“文化边缘人”平等地享受教育。文化敏感性教学主张教师作为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促进者,从理解边缘人的角度出发,实现多元文化教学。  关键词:教师;多元文化意识;边缘人;文化敏感性教学  研究表明,教师在面
摘 要:“学生网络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的一种学习方式。鉴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完备、师生素质过硬,但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缺乏的现状,教师应培养网络合作学习的意识、加强网络合作学习的指导、建构网络合作学习的模式,把学生网络合作学习广泛地深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關键词:农村学生;网络合作学习;现状;策略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学生网络合作学
摘要: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知识点。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枯燥性、概念性、抽象性都很强,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很多小学生谈数色变。在这个基础上合理融入“数形结合”理念,让学生在看和想中体验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数学在小学阶段属于难度最高的学科,同时也是令小学生最为吃力和头痛的学科。而且,根据教师的观察发现大
摘要:我国教學改革正处于转型期,因此也使得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作文”为例,体验式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到了语文课堂之上。在此背景下,初中生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也将得到有效激发,由此可见,体验式作文教学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价值以及意义,而本文也将就“回归写作的本真——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实践”这一主题内容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体验式作文;
摘要:运算能力的培养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有机整合,是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运算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同于简单的计算训练,它离不开对运算算理的理解,离不开运算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寻求合理途径解决问题的探究。计算练习的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服务,更应该服务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运算能力;练习;算理;思维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
摘要:数学课程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课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较多,导致许多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时“困难重重”,难以有效投入。加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法过于单一、教学观念仍然以教学为本位,导致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机械化”开展,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如何积极响应教改新要求,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黑箱法是使用较多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其有助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课程的内容。黑箱法是指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不可见系统,借助对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分析来完成对黑箱结构的研究,借助探究性教学来强化学生对生物课程内容的理解质量。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黑箱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就黑箱法在“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课教学中的应用设计进行了分析。 
摘要:《线性代数》是笔者学院非数学专业学习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目前存在一些课程问题急需改革:教学上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改革  一、 引言  《线性代数》课程,笔者学院所用教材为自编教材。该课程是以矩阵理论及其应用为核心内容,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和工具的数学课程,是理工、经管类本科专
摘 要: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课外阅读教学逐渐被快餐文化所侵蚀,小学语文中课外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应该给予重视。故而本文立足智学模式,研究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做到有智慧地阅读,有智慧地体悟,有智慧地发散,使得阅读之路越发宽阔,真正解放本我之色,有智慧地读,有价值地读,有选择地读,让课外阅读染上你自己的颜色。  关键词:课外阅读;智学模式;小学语文  “阅读应该是快乐的,课外阅读更
摘要:本文从改革教学理念,注重学习习惯培养、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多元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三方面重点探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改革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教师要明确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看做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落脚点,加强对初中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系统化改革。对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