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引导大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激发爱国热情,培育历史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本文将从“微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和大学生的接收行式,探寻该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引领功能。
  关键词:微时代 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路径
  党的历史是为完成中华民族振兴、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而不竭斗争的历史;是经得起斗争和考验的先进性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核心表现,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政教育高度重党史资政育人的性能,即以史鉴今,应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当代大学生群体。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小说”等各种微媒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的信息沟通步入到“微时代”。“微时代”以它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他们是“微时代”的助力者和引导者。面对海量信息和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受到了较大影响。因而要想把握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话语权,就应适应“微时代”的潮流,交融创新,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
  一、“微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共产党和革命历史的教育,明确指出党史学习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因素。他曾强调,历史是最好不过的教科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都需要我们不忘党史、国史,以史为鉴。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发展史难以感同身受,更应不忘初心。通过学习党史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来历和发展,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坚定理想信念;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微时代”的到来让信息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信息交流方式更为迅速便捷,许多良莠不齐、颠倒是非的信息也混入其中,妄图迷惑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当代大学生。这就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不断强化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强化大学生心中正确的政治信仰,不给敌对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二、“微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
  (一)“微时代”拓宽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平台
  传统的党史学习教育多为纯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主要通过课本、PPT等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对于思想活跃,更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甚至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心理,教育成果也相应的大打折扣。少数学生甚至错误的认为学习党史是浪费时间,既不能为其带来就业方面的好处,也不能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视频、抖音等平台不仅丰富了党史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宽了传播途径,加快了传播速度。由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介传播信息速度的瞬间化特点,大学生获取信息速度加快、自主选择性增强。“微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时向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想了解的多元化信息。
  (二)“微时代”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立足于互联网的“微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内容为王”的时代,信息以飞快的速度更新迭代,这为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的各种信息素材,教育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媒介上获取,经过加工,传递给学生,随时随地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在微平臺上搜索、浏览、下载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资源,不断充实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三)“微时代”更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自上而下的单向传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教育者所传达的内容。微媒体的交互性实现了教育者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师生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沟通交流,学生在表达困惑、发表看法、阐释见解等方面变得越来越活跃。在“微时代”,学生已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升级为集信息接收、判断、传播于一体的主宰者。这种地位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自主学习,运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微时代”弱化了高校学生对党史的认同感
  “微时代”是一个海量信息传播与交汇的时代,信息传播无论在时间、内容、方式上都非常开放,这种信息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其一,西方多元文化汹涌而来,冲击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价值观未完善的大学生对多元文化无法适从,容易动摇对祖国的信心,削弱对党史教育的认同感。其二,各种低俗文化趁虚而入,导致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容易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与党的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精神相背离。其三,一些反党、反国家的组织或个人扭曲事实、编造谎言、制造反党反社会恐慌事件,并应用网络环境大范围的流传。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先入为主,抢先为大学生灌输错误思想。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判断能力、容易被“塑造”,很可能在不良的思想灌输下迷失自我,产生思想偏差。这不仅仅影响大学生思想悟性的提高,也阻碍了党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微时代”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微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打造微课堂,丰富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大多通过课程讲授、课外实践、主题教育等方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学方式上也应紧跟时代,从学生爱听、想听的方式出发,丰富教学方式。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之时,许多大学生第一时间走入电影院观看,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表观后感,表达爱国之情。许多与党史相关的经典影片、纪录片,也经常有大学生观看并在弹幕上表达看法。可见,当代大学生并非不关心国家大事,不爱国,不爱党,他们只是在用他们熟悉、喜欢的方式发声。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也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出发,比如打造“微视频”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课,借鉴“百家讲坛”节目《党史故事一百讲》的形式,将“微视频”与课堂讲授相结合,让党史教育内容生动起来。开展党史知识“微互动”、党的历史“微直播”等,并充分校园官方公众号、易班APP、微博、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宣传,激发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二)创建微平台,传播主流价值
  在“微时代”,微信、微博、QQ、抖音等微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求创新路径必须依托这些微载体。教育者要用好微媒介,畅通党史学习教育的立体传播通道。通过设立党史学习教育公众号、在易班APP上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等形式,发布 “微内容”,确保学生看的到,愿意看。“微内容”的设计,要牢牢把握爱党、爱国主义话语权,应将党的历史、党的精神与时政热点,流行用语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有计划、有创新的生动解读,在传播主流思想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并能针对定期的“微内容”展开讨论,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真正使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入脑、入心。对于“微内容”的撰写和发布,应定期开展专门的培训,并设立层层监管机制,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应认真检查,收到的每一条评论、自媒体平台上的每一次讨论都应及时关注。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的作用,自觉引领主流思想,做好舆情引导。
  (三)打造微队伍,夯实教育基础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微时代”特征,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水平扎实,政治素质扎实的的微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老师的政治思想状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让老师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责任。”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转变。“微时代”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夯实自身理论基础,主动学习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新观念、新语言、新思想,还要不断将教育变得更生动、更科学。在微媒体平台的使用上,公众号推文、视频剪辑等能力都应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党员干部、学生干部都应是党史学习教育微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教育者各司其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共同发力,才能使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的光辉历史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对于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扬党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微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守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解决困境,不断加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富琳桦,池文.新时代下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新媒体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23):13-17.
  [2]梁.雪,张飞骏.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新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9):16-18.
  [3]習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5).
  [4]李娜.刘明鑫.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1):103-105.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双一流”方案后.,“双一流”建设在全国各高校开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双一流”建设,就河北省属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剖析双一流政策内涵和高校国际化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角色地位,结合河北省属本科院校国际发展中的特点,梳理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属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
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主要是指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从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出发,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规律,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使高校思政课程更加顺利地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开展思想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没有准确地进行定位、所开展的教学评价并不合理等,这并不利于思想课发挥最大化的作用,达成立德树人目标。为此,必须
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区建设成为城市扩容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区的地缘成分与人口成分的复杂性,附藏着社会联结弱化衍生的社会个体伦理道德风险和社会保障性风险。文章通过将新区建设中社会治理问题与新区行政体系变化及人口流动规律相联系,以社会原子化相关理论对新区社会原子化风险予以分析,试以重构社会联结在风险社会中规避社会原子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旨在创新新区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新区社会治理水平。  关键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不仅帮助大学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且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运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自我教育过程的要素分析入手,而自我教育过程的要素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诸要素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又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互联网
摘要:马恩反腐败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推进中国共产党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渊源。马恩反腐败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于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的权力约束思想以及权力制衡理论是其重要理论来源。该理论在人民监督中夯实思想基础,在党内监督中扎实推进,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致力于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关键词:反腐败斗争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健康中国2030”为中医美容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助力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教师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是课程思政建设重要实践者。以中医美容技术课程为例,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和线上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着手,介绍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中医美容技术 课程思政 教师 实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
摘要:在高校教育时期,学生资助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两项重点工作。“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也是高校在实施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始终坚持的思想方针。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资助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同步为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充实,不断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高校 学生资助
摘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政法机关正确履行法律职能的重要保障和政法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新形势下政法队伍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线。政法队伍建设应该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脉搏、坚持创新思想政治的工作方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监管机制,切实做好新时代下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改革 政法队伍建设  政法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
摘要:中共党史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令相关领域形成新的学术反思。在对中共党史学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深化的过程中,需联系学术实践展开全方位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并积极寻找新的取向,进一步拓展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建构。而关于中共党史学的历史文化取向的研究,应明确其具备的主要特征与性质,并对历史与文化形成新的认知。由此,能将文化元素渗透到中共党史学研究范畴中,以新的视角探索中共党史的历史文化取向。且通过深挖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