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2.咀嚼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每一首词都有其特有的韵味。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尽显幼安少女时的娇羞之态;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尽展东坡豪迈志气。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这首词是来自和东坡齐名,和易安并称“济南二安”的辛弃疾的《西江月》。
  屏显:辛弃疾背景资料。
  稼轩的词多沉雄豪迈,但也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稼轩的脚步一起欣赏黄沙道的美景吧!
  二、读人——和作者对话
  过渡:读好词,犹如品好茶,要细细咀嚼,方能尝到香味。现在就请发挥我们的想象与稼轩同行,陪他夜游黄沙道。
  读上阕,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从视觉角度说一说这首词抒写了什么?品析“惊”字的妙处。
  (生读上阕思考,交流展示,师点拨。)
  明确: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惊”是惊动的意思,是说喜鹊被明月惊动,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突出月光的明亮。也正因为鹊儿惊飞,自然会引起“别枝”摇曳。
  教师引导提示:苏轼有“明月别枝未安枝”的词句,明月悬挂苍穹,喜鹊高飞树枝,稻田风摇成片,看到此景,能体会作者的心情吗?
  明确:愉悦……
  2.从听觉角度说一说这首词抒写了什么?体会“说”的内涵。
  (生读上阕思考,交流展示,师点拨。)
  明确: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这里的“说”,可能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也可能是农民们在说丰年,还可能是词人与在路上认识的农民在说来年丰收的景况。
  教师引导提示:如果是词人和农民的对话,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从“说”丰年的景况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屏显:淳熙八年,辛弃疾在带湖建新居,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生看资料思考后展示师生交流。)
  预设:可能是对丰收的展望;可能是祝贺农民将有一个丰年,盼望丰收;希望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3.从嗅觉角度说一说这首词抒写了什么?品析“香”字的妙处?
  (生读上阕思考后交流,师点拨。)
  明确:稻花香。
  教师引导提示:你觉得这个“香”仅仅就是稻花随风散发出来的清香吗?
  明确: “香”字写出了稻花盛开的盛况,由此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词人心中的喜悦便溢于言表。所以这里的“香”不仅是稻花的清香,更是作者心中的甜蜜喜悦之感。
  教师引导提示:老百姓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所以喜悦,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关心百姓生活,关心人民的忧乐。
  屏显:辛弃疾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读下阕,思考以下问题:
  1.这么充满诗意的夜晚,犹如走进了一幅山水田园画一般。当词人还沉浸在清幽静谧的意境中时,他忽然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景色”,此刻他的心情怎样?(生读下阕思考。)
  明确:着急。
  2.看到山雨欲来的景象,词人想找个躲雨的地方,可是词人为什么找不到旧时的茅店了呢?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师引导。)
  预设:大雨将至,词人想躲雨,因为心情急迫,一时忘了路;因为沉醉在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美好意境中……
  3.“忽现”二字能体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自由回答。)
  明确:惊喜、高兴。
  教师小结:这种感受只能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了。作者融入乡野,亲近自然,得到了最真实最简单的意趣,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美。这首词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给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动静皆宜的深幽的意境。
  (生齐读整首词,感受词的意境。)
  三、读己——和心灵对话
  屏显:“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入无我之境,做到词图合一。”——王国维
  学完这首词后,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独到的形式来表达你对这首词的感悟呢?(现代诗歌的形式、散文的形式、漫画的形式等。)
  (生独立创作,后交流展示。)
  教师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总是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这节课我们围绕“读词”“读人”“读己”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读,感受到了稼轩词带给我们的另一种温婉、柔美的意境,通过品析字词体会了作者热爱乡村,关心人们疾苦的质朴的情感。同学们自己也通过诗歌、散文、漫画等形式对词做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希望这节课能够对你们以后解读诗词方面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223200)
其他文献
邓小平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思考中国反贫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反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不仅关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对中华民族伟
三焦作为包罗全身无以匹配的孤府,是元气、水谷、津液的共同通道。分而为三,各居其位,各司其能,合而为一,统领五脏六腑之气化、主导经络营卫的内通外联,完成升降出入、吐故纳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学资源已经突破了教材、教学参考的限制,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戏剧表演等内容也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普及,逐渐成为教师进行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宝库。影视资源不仅包含丰富的表演艺术,更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当代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寻找影视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也有了很大地变化,汉语作为我国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也是少数民族之间融合的公共语言,所以其教学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少数民族汉
以耐水性能良好的磺化硅胶为催化剂,在模型反应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催化剂在生物油的催化酯化改质过程中的活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磺化硅胶可以方便地分离和循环使用,改质后生
城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要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差异性。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教养程度、学习经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不均衡的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县城郊区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语文素养培养的认可度、教师能力提升、硬件设施的完善等方面探讨了实现县城郊区语文教学的管理措施,从教材入手,教学氛围营造,学习自信心树立等方
散文往往借助一系列的事物、人物、景物来展现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体验,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散文的时候,指导学生品悟散文的内在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语文教学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英语教学规律、进而指导英语教学实践的应用科学。这门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法的多样化有助于实现这一
高等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多元化信息构建下的高校教师职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本课题着重从新的教学理念入手,探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
语文课堂是情感熏陶、思维启迪、审美建构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用诗情画意构成语文教学的血脉,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本文以《背影》(苏教版八下)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诗情画意。  一、情境导入,营造艺术氛围  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为学生营造典雅的艺术氛围。语文课的导入语不需要长篇累牍,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冲淡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