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完成的任务是:确立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因为同一性的确立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他能否良好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干预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混乱; 解决策略
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所谓自我同一性时指:个人的发展尽管从这一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他的心理特性、知识和技能等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总有一个不变的核心,从少年到老年,甲还是甲,乙还是乙,这就叫做同一性。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
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青少年不能把現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有机统一起来,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或用机械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它们,从而扭曲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看法。通常认为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主要有同一性强闭和合法延缓期以及同一性扩散。
1.同一性强闭。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和职业理想的设计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客观性,对实现这种设计的理想更感困难重重。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缺乏自立的能力,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曲直,容易受到家庭、社会、朋友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合法延缓期。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一方面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支撑力量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青少年还没有独立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青少年在对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的要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应对和主动寻求解决的欲望,又有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心理的合法延缓期。
3.同一性扩散。如果青少年在探索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顺利确立自我同一性,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扩散指个体无法或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建立在他人的意见看法基础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丧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影响因素
确立同一性的过程是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和把握自我的过程,也是了解社会要求和社会规则的过程,又是有机统一自我与社会规则的过程。从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观因素:
人在青春期固有的认识上的局限性。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故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只是从主观的层面着手。认识的结果也仅仅停留在“我以后要做什么,我以后要成为什么”,而这样的认知也仅仅是从童年早期的经验,如从电视电影上,从周围年长的人的经历上来对自我进行认识。
2.客观因素
(1)学校环境。大部分人的青春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现在中国的教育虽然在提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大量存在。应试教育就直接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如果单靠学生本身来认识自我的话,除了在观念上的不成熟之外,还容易在出现变数的时候产生对先前自我认识的否定。
(2)家庭环境。实践证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即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3)社会大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的成长。如果这个社会总是充满了太多暴力、恐吓、犯罪、吸毒等不良现象。对于处在“特殊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解决策略
(一)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自我剖析,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教师应该通过活动、榜样、举例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二)善于从他人态度中认识自己
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态度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的。所以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要善于以“人为镜”,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三)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避免产生概括性挫折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既不能夸大自己的长处,也不能把注意力仅局限在自己的短处上,尤其不要产生概括性挫折的不健康心理。因此,要使自我健康发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采取积极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四)创设从事多方面活动的机会,借助活动认识自己
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还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来了解自己,人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分析,也是其自我意识确立的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情况,就可以了解自己某个侧面的品质或特点。
(五)对青少年给予正确评价
既然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实现的,那么家庭、学校、他人对青少年的评价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其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应持慎重态度,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学生,他们做出中肯的、有助于他们积极向上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地他们说。
(六)注意青少年学生的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个体生活的榜样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标准。个性的自决是在经常地按照参照群体所固有的价值取向和评价立场去矫正自己的行为、想法和评价的过程中实现的,个性从这些群体的定向和评价中吸取积极的价值和信念,对个体产生良好的影响,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资料:
[1]王爱琴,家庭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性的探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16-18页。
[2]黄永兰,仇凤琴,父母文化程度与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10月,第11卷,第5期,23-24页。
[3]张日昇,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张旭锦,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对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 ,理论界,2006年(S2)。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混乱; 解决策略
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所谓自我同一性时指:个人的发展尽管从这一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他的心理特性、知识和技能等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总有一个不变的核心,从少年到老年,甲还是甲,乙还是乙,这就叫做同一性。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
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青少年不能把現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有机统一起来,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或用机械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它们,从而扭曲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看法。通常认为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主要有同一性强闭和合法延缓期以及同一性扩散。
1.同一性强闭。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和职业理想的设计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客观性,对实现这种设计的理想更感困难重重。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缺乏自立的能力,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曲直,容易受到家庭、社会、朋友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合法延缓期。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一方面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支撑力量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青少年还没有独立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青少年在对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的要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应对和主动寻求解决的欲望,又有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心理的合法延缓期。
3.同一性扩散。如果青少年在探索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顺利确立自我同一性,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扩散指个体无法或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建立在他人的意见看法基础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丧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影响因素
确立同一性的过程是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和把握自我的过程,也是了解社会要求和社会规则的过程,又是有机统一自我与社会规则的过程。从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观因素:
人在青春期固有的认识上的局限性。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故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只是从主观的层面着手。认识的结果也仅仅停留在“我以后要做什么,我以后要成为什么”,而这样的认知也仅仅是从童年早期的经验,如从电视电影上,从周围年长的人的经历上来对自我进行认识。
2.客观因素
(1)学校环境。大部分人的青春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现在中国的教育虽然在提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大量存在。应试教育就直接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如果单靠学生本身来认识自我的话,除了在观念上的不成熟之外,还容易在出现变数的时候产生对先前自我认识的否定。
(2)家庭环境。实践证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即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3)社会大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的成长。如果这个社会总是充满了太多暴力、恐吓、犯罪、吸毒等不良现象。对于处在“特殊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解决策略
(一)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自我剖析,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教师应该通过活动、榜样、举例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二)善于从他人态度中认识自己
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态度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的。所以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要善于以“人为镜”,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三)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避免产生概括性挫折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既不能夸大自己的长处,也不能把注意力仅局限在自己的短处上,尤其不要产生概括性挫折的不健康心理。因此,要使自我健康发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采取积极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四)创设从事多方面活动的机会,借助活动认识自己
要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还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来了解自己,人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分析,也是其自我意识确立的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情况,就可以了解自己某个侧面的品质或特点。
(五)对青少年给予正确评价
既然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实现的,那么家庭、学校、他人对青少年的评价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其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应持慎重态度,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学生,他们做出中肯的、有助于他们积极向上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地他们说。
(六)注意青少年学生的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个体生活的榜样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标准。个性的自决是在经常地按照参照群体所固有的价值取向和评价立场去矫正自己的行为、想法和评价的过程中实现的,个性从这些群体的定向和评价中吸取积极的价值和信念,对个体产生良好的影响,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资料:
[1]王爱琴,家庭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性的探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16-18页。
[2]黄永兰,仇凤琴,父母文化程度与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10月,第11卷,第5期,23-24页。
[3]张日昇,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张旭锦,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对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 ,理论界,2006年(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