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居巴黎后,对法语中的一个空间名词——“广场”(Place),觉得有点蹊跷。在汉语中的“广场”,顾名思义,广场者广也,指的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可以举行大型集会的空旷场所。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个,面积在数万至数百万平方米以上;譬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广州的海珠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等。巴黎却有很多Place(广场),不仅把阔大的8公顷面积的协和广场叫广场,还把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弹丸之地也叫广场,岂不是形象大于本质?这,在美学书里的定义就叫滑稽。
有一次我和法国汉学家朋友索菲相聚,顺便问她:公认法语是语法规范化、表达很精确的语种,可是你们怎么把巴掌大的场地也叫广场?
索菲反问我:为什么不能叫广场?不仅是巴黎,你走到欧洲哪个城市都是这样。Place,没有广袤的意思,也没有窄小的含义,欧洲人把周围由建筑围出来的空旷场地都称之为广场。
“哈哈,你在北京上过学,照你这么说来,北京四合院围出来的一方天井也可以叫广场了?”
索菲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不可以,那是私人的私享空间。广场是城市的公享空间。不过,我田感大广场。宣太大,大得完全不合乎人的尺度‘当人很困难地徒步穿越大广场时,会感到它粗野地把人压扁成蟑螂了。尤其是,大广场还让我联想到是掉脑袋的地方。罗马的鲜花广场,烧死了说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布鲁诺。巴黎的协和广场竖起过断头台,被推翻的国王;王后,到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都在此身首异处。因此,我非常喜欢巴黎‘巴掌大的’小广场;那里的咖啡馆是市民精神交通的枢纽,是市民心灵的后花园。哎,很奇怪,我在中国住了好几年,走了很多城市,从没有发现我们欧洲这样的小广场。”
过了两天,我接到到索菲的电话,她说很慷诧,查了中国的《康熙字典》,根本就没有“广场”这个条目,连现在出版的《辞海》中也没有。可是,西方国家的所有大辞书,例如有汉译本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其中都有“广场”条目。她认为这个东西辞书比较的发现很有意思,说明中国在皇帝统治的几千年中,城市里从来没有建造过纪念性的大广场,更没有供市民一起活动的小广场,因此汉语就没有造出“广场”,这个名词来。
是吗?学者就是爱较真。可我当时就那么即兴一问,问完就把“P1ace”当作鸡毛蒜皮,早就丢到脑后去了。
真正觉得“广场”这个词有着耐人寻味的丰盈感,那是我几年之后到了希腊。我去希腊雅典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最后有个城市观光节目。在雅典观光的重头戏,当然是参观最负盛名的古希腊废墟一一当年雅典城邦供奉智慧之神兼战神雅典娜的帕台农神庙。就在这里我偶遇了一位希腊朋友。他叫保罗,是在雅典一所大学里教希腊史的教授。我喊他时,他正热情似火地在给身边一位女朋友讲解神庙。
保罗见到我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可奇怪,当我伸手向保罗身边的女朋友致意问好时,她居然严重失礼拒绝和我握手!她冷冷地摘下墨镜——哈,原来是巴黎的老朋友一一汉学家索菲!他乡遇故知,那就不是握手了,而是升级为拥抱着连贴四下脸的法国式的亲热礼仪了。
朋友邂逅,似水分子在微波炉中,立即会被热振荡出异常的热情来。我毅然决然离开会议的观光队伍,跟着保罗、索菲他们去了。
索菲问:“去哪里?”。
“去一个古希腊的广场,苏格拉底经常站在那里发呆或与人争论的广场。”
“去古希腊广场?太好了,这,我很有兴趣!”索菲倏然精神起来,转脸对我说:“你不是在巴黎问过我广场的问题吗?跟保罗走,准有精彩的续集了!”
保罗开车东转西拐,把我们领到离雅典卫城不远的二个很不起眼的普通街,区。下车一看,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古希腊广场遗址的影子!索菲埋怨:为什么撒谎把我们带到这个小街陋巷来?
保罗仍然保持着调侃的微笑:“别急,请听我讲解。据考证,这里就是古希腊的一个著名的广场所在地。用苏格拉底的话说,这是伟大的精神助产士。用我的话说,它是欧洲文明、当然包括你们法国文明的‘曾祖父’!”
保罗说话时眼神盯着索菲,很少把眼神分配到我这里:“广场,是古希腊人首创的供男性公民辩论和闲聊的场所。按当时规定,奴隶和有犯罪记录的男市民不准来广场,妇女也不来——”
还没有说上两句,索菲就打断保罗的话,对我说:“古制昔广场,是民主制的产物。雅典政治家首创的人类第一个民主制度,非常有趣、有意味。每十天就会有个声音洪亮的传令官到街上去吆喝,通知男性公民们到城西的公民大会的开会地点去开会。这时男性公民就会走出作坊、商店和住宅去参加会议。开会的议题很多。有选举——选举9名执政官、10名将军、10名步兵统帅、1名司库员;500名议员、10名市场官等等。有表决‘陶片放逐’,即对破坏民主制度企图实行独裁的人,以陶片作为选票,表决是否要逐出雅典。还有讨论战争、市政建设等各类问题。雅典民主制可不是像今天的民主制,只是把公民当作表决机器。雅典执政官非常鼓励在表决前展开辩论。每位申请发言者,会议主席会给他戴上一个月桂编制的桂冠,以示尊贵。任何人可以和发言者争论,但不能对发言者有任何侮辱性的言论,不然就会被逐出会场。这就是后来伏尔泰总结的民主言论的神圣原则:‘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古希腊的公民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政见,蔚然成为被全社会称道推崇的时尚。公民们都渴求能在公民大会上说得好而被人尊敬,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社会需求:希望高才善辩者教他们演讲。这就呼唤出了一个专门教授社会知识、演说术、修辞学的专业人士群,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哲学派别,史称为‘辩士派’。苏格拉底是其代表人物。为了满足平日里辩士和公民学习式的辩论,以及满足公民间的思想交锋,城邦管理者特地建造了许多由柱廊围出来的广场——”
保罗也打断索菲的侃侃而谈,说:“索菲,现在我是这个话题的提出者和‘主持人’,我有‘话语霸权’。”
“好,‘主持人’请!”索菲朝我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保罗带着我们在这个街区溜达。他指点着远处一栋五层楼的住宅楼说,那里是广场的外围,原是—座酒神神庙。他又指着近处的几排房子说,那是广场最为核心的建筑一一围着广场的三面独立柱廊所在地。那时的柱廊是由多里克柱式或爱尔尼亚柱式的双排柱子构成的,上面盖有顶棚,以遮萌避雨。如索菲刚才所说,柱廊的功能是专门供男性公民来广场争辩或闲聊的公共场所。广场有三边或四边式的平面布局,没有柱廊围着的那一边是店铺,卖些吃吃喝喝的东西。广场中央有雕塑、祭坛、树木、水池等景观。面积有几十到几百平方米不等。这是欧洲广场的母型,后来的欧洲各城市的 广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布局,只不过是将柱廊演变成了咖啡馆罢了。保罗停了下来,指着他脚下的地方说,这里是当年苏格拉底经常沉思发呆或拉着过往广场的人提各种问题的地方。苏格拉底非常喜欢把困惑自己的问题去困惑别人,这是他一生做学问最特别也是最有成效的方法。
索菲又打断保罗说话,对我说:“请你注意保罗刚才说的两个关键词句:一是广场面积小;二是后来欧洲的广场用咖啡馆替代了柱廊。这就是说,现在欧洲城市小广场的咖啡馆,继承了古希腊柱廊的精神功能,是市民们脑力激荡和大脑联网的去处。”
“索菲,出于礼貌,你也不应该总是打断别人的说话呀。”保罗显然对索菲不满,但还是恒定地保持着希腊大情圣那种语调平和加绅土式微笑的“软神情”。
“对不起!这不是不拘小节的闲聊吗?”索菲上去亲了他的脸颊,以示补偿。
索菲突然指着咖啡馆墙上的一幅壁画,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说:“你们看!这才是对古希腊广场的最精彩的诠释!拉斐尔把苏格拉底说的‘广场是伟大的精神助产士’作了最天才的感性显现。”
我们抬头一看,原来是按照印刷品临摹的《雅典学院》。这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26岁为梵蒂冈教廷创作的名垂美术史的杰作。
索菲赞叹:“拉斐尔把广场的柱廊变换成了豪华的殿堂,他还搞了一点超现实主义的想像,把不同年代的五十多位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荟萃在同一时空中进行面对面的争论。他们在争论中促成了大脑的智慧联网,于是,立即在古希腊涌现出了一大批超群绝伦的人物。欧洲,一直在传承着古希腊小广场的‘精神助产士’的神韵。在巴黎—个小广场的‘双叟咖啡馆’里,争论出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发端出现代主义艺术的许多流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个小广场的‘奥林匹亚咖啡馆’,争论出了爱因斯坦改写物理史的相对论。因此,欧洲一直是全球的文化重镇。因此,由于小广场和另一种变种的小广场——法国文人沙龙——的脑袋联网,我们法国几乎代代都出思想家。我说过,我反感大广场,钟情小广场。”
告别保罗与索菲,我的脑子就出了问题一一对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从在梵蒂冈的原作,到各类西方艺术史书籍中的印刷品,我已经过眼欣赏了很多次了,早就有了“曾经沧海”的“审美麻木”。可是今天很奇怪,在热烈谈论古希腊广场的语境中,当索菲指给我们看咖啡馆墙上的不足一提的《雅典学院》时,我居然产生了震撼。在我和保罗、索菲分手后回宾馆的路上,就像激光阅读器出了毛病,那张录制了《雅典学院》的光盘,老在我大脑荧屏上重复播放,怎么关也关不住,不断闪现着各个局部……
小到电脑中的千千万万个半导体元件,凡有带正电荷的空穴存在,就渴求负电荷的电子来填充;大到宇宙中有老年恒星塌缩成的黑洞,渴求吞噬一叨物质,连最精灵的光子也在所难逃。
是的,缺损什么就会渴求什么。也许是因为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读书人只准注释“圣言”和“圣旨”的千年道统,到绵延不绝的文字狱……,使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渴望《雅典学院》,渴望广场?就像今天的西方人的集体潜意识渴求东方的“天人合一”的环境意识、渴求东方人的道、禅、瑜伽等造就的心灵宁静一样?
诚如索菲所说,中国一直没有让人的大脑联网、让人的智慧像高能粒子对掸机那样对撞出新粒子的广场,所以,中国的许多城市当下正在建造很多广场了。忽然,我的意识流链接到了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的“财富广场”。很稀奇,那里并没有广场,只是一座高楼,“财富广场”四个大字赫然浮雕在大厦的正立面上。哈,现代汉语把一幢大楼也称为广场了,比法国的“Place”更有形式大于本质的滑稽感。也许这正是体现中国人对广场的热烈渴求?走近财富广场一看,呵,那里只有银行等运作财富的场所。只有财富,尚没有“以自己的困惑去困惑别人”的地方,尚没有“精神助产士”的产房,尚不是市民心灵的后花园。
有一次我和法国汉学家朋友索菲相聚,顺便问她:公认法语是语法规范化、表达很精确的语种,可是你们怎么把巴掌大的场地也叫广场?
索菲反问我:为什么不能叫广场?不仅是巴黎,你走到欧洲哪个城市都是这样。Place,没有广袤的意思,也没有窄小的含义,欧洲人把周围由建筑围出来的空旷场地都称之为广场。
“哈哈,你在北京上过学,照你这么说来,北京四合院围出来的一方天井也可以叫广场了?”
索菲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不可以,那是私人的私享空间。广场是城市的公享空间。不过,我田感大广场。宣太大,大得完全不合乎人的尺度‘当人很困难地徒步穿越大广场时,会感到它粗野地把人压扁成蟑螂了。尤其是,大广场还让我联想到是掉脑袋的地方。罗马的鲜花广场,烧死了说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布鲁诺。巴黎的协和广场竖起过断头台,被推翻的国王;王后,到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都在此身首异处。因此,我非常喜欢巴黎‘巴掌大的’小广场;那里的咖啡馆是市民精神交通的枢纽,是市民心灵的后花园。哎,很奇怪,我在中国住了好几年,走了很多城市,从没有发现我们欧洲这样的小广场。”
过了两天,我接到到索菲的电话,她说很慷诧,查了中国的《康熙字典》,根本就没有“广场”这个条目,连现在出版的《辞海》中也没有。可是,西方国家的所有大辞书,例如有汉译本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其中都有“广场”条目。她认为这个东西辞书比较的发现很有意思,说明中国在皇帝统治的几千年中,城市里从来没有建造过纪念性的大广场,更没有供市民一起活动的小广场,因此汉语就没有造出“广场”,这个名词来。
是吗?学者就是爱较真。可我当时就那么即兴一问,问完就把“P1ace”当作鸡毛蒜皮,早就丢到脑后去了。
真正觉得“广场”这个词有着耐人寻味的丰盈感,那是我几年之后到了希腊。我去希腊雅典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最后有个城市观光节目。在雅典观光的重头戏,当然是参观最负盛名的古希腊废墟一一当年雅典城邦供奉智慧之神兼战神雅典娜的帕台农神庙。就在这里我偶遇了一位希腊朋友。他叫保罗,是在雅典一所大学里教希腊史的教授。我喊他时,他正热情似火地在给身边一位女朋友讲解神庙。
保罗见到我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可奇怪,当我伸手向保罗身边的女朋友致意问好时,她居然严重失礼拒绝和我握手!她冷冷地摘下墨镜——哈,原来是巴黎的老朋友一一汉学家索菲!他乡遇故知,那就不是握手了,而是升级为拥抱着连贴四下脸的法国式的亲热礼仪了。
朋友邂逅,似水分子在微波炉中,立即会被热振荡出异常的热情来。我毅然决然离开会议的观光队伍,跟着保罗、索菲他们去了。
索菲问:“去哪里?”。
“去一个古希腊的广场,苏格拉底经常站在那里发呆或与人争论的广场。”
“去古希腊广场?太好了,这,我很有兴趣!”索菲倏然精神起来,转脸对我说:“你不是在巴黎问过我广场的问题吗?跟保罗走,准有精彩的续集了!”
保罗开车东转西拐,把我们领到离雅典卫城不远的二个很不起眼的普通街,区。下车一看,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古希腊广场遗址的影子!索菲埋怨:为什么撒谎把我们带到这个小街陋巷来?
保罗仍然保持着调侃的微笑:“别急,请听我讲解。据考证,这里就是古希腊的一个著名的广场所在地。用苏格拉底的话说,这是伟大的精神助产士。用我的话说,它是欧洲文明、当然包括你们法国文明的‘曾祖父’!”
保罗说话时眼神盯着索菲,很少把眼神分配到我这里:“广场,是古希腊人首创的供男性公民辩论和闲聊的场所。按当时规定,奴隶和有犯罪记录的男市民不准来广场,妇女也不来——”
还没有说上两句,索菲就打断保罗的话,对我说:“古制昔广场,是民主制的产物。雅典政治家首创的人类第一个民主制度,非常有趣、有意味。每十天就会有个声音洪亮的传令官到街上去吆喝,通知男性公民们到城西的公民大会的开会地点去开会。这时男性公民就会走出作坊、商店和住宅去参加会议。开会的议题很多。有选举——选举9名执政官、10名将军、10名步兵统帅、1名司库员;500名议员、10名市场官等等。有表决‘陶片放逐’,即对破坏民主制度企图实行独裁的人,以陶片作为选票,表决是否要逐出雅典。还有讨论战争、市政建设等各类问题。雅典民主制可不是像今天的民主制,只是把公民当作表决机器。雅典执政官非常鼓励在表决前展开辩论。每位申请发言者,会议主席会给他戴上一个月桂编制的桂冠,以示尊贵。任何人可以和发言者争论,但不能对发言者有任何侮辱性的言论,不然就会被逐出会场。这就是后来伏尔泰总结的民主言论的神圣原则:‘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古希腊的公民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政见,蔚然成为被全社会称道推崇的时尚。公民们都渴求能在公民大会上说得好而被人尊敬,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社会需求:希望高才善辩者教他们演讲。这就呼唤出了一个专门教授社会知识、演说术、修辞学的专业人士群,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哲学派别,史称为‘辩士派’。苏格拉底是其代表人物。为了满足平日里辩士和公民学习式的辩论,以及满足公民间的思想交锋,城邦管理者特地建造了许多由柱廊围出来的广场——”
保罗也打断索菲的侃侃而谈,说:“索菲,现在我是这个话题的提出者和‘主持人’,我有‘话语霸权’。”
“好,‘主持人’请!”索菲朝我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保罗带着我们在这个街区溜达。他指点着远处一栋五层楼的住宅楼说,那里是广场的外围,原是—座酒神神庙。他又指着近处的几排房子说,那是广场最为核心的建筑一一围着广场的三面独立柱廊所在地。那时的柱廊是由多里克柱式或爱尔尼亚柱式的双排柱子构成的,上面盖有顶棚,以遮萌避雨。如索菲刚才所说,柱廊的功能是专门供男性公民来广场争辩或闲聊的公共场所。广场有三边或四边式的平面布局,没有柱廊围着的那一边是店铺,卖些吃吃喝喝的东西。广场中央有雕塑、祭坛、树木、水池等景观。面积有几十到几百平方米不等。这是欧洲广场的母型,后来的欧洲各城市的 广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布局,只不过是将柱廊演变成了咖啡馆罢了。保罗停了下来,指着他脚下的地方说,这里是当年苏格拉底经常沉思发呆或拉着过往广场的人提各种问题的地方。苏格拉底非常喜欢把困惑自己的问题去困惑别人,这是他一生做学问最特别也是最有成效的方法。
索菲又打断保罗说话,对我说:“请你注意保罗刚才说的两个关键词句:一是广场面积小;二是后来欧洲的广场用咖啡馆替代了柱廊。这就是说,现在欧洲城市小广场的咖啡馆,继承了古希腊柱廊的精神功能,是市民们脑力激荡和大脑联网的去处。”
“索菲,出于礼貌,你也不应该总是打断别人的说话呀。”保罗显然对索菲不满,但还是恒定地保持着希腊大情圣那种语调平和加绅土式微笑的“软神情”。
“对不起!这不是不拘小节的闲聊吗?”索菲上去亲了他的脸颊,以示补偿。
索菲突然指着咖啡馆墙上的一幅壁画,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说:“你们看!这才是对古希腊广场的最精彩的诠释!拉斐尔把苏格拉底说的‘广场是伟大的精神助产士’作了最天才的感性显现。”
我们抬头一看,原来是按照印刷品临摹的《雅典学院》。这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26岁为梵蒂冈教廷创作的名垂美术史的杰作。
索菲赞叹:“拉斐尔把广场的柱廊变换成了豪华的殿堂,他还搞了一点超现实主义的想像,把不同年代的五十多位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荟萃在同一时空中进行面对面的争论。他们在争论中促成了大脑的智慧联网,于是,立即在古希腊涌现出了一大批超群绝伦的人物。欧洲,一直在传承着古希腊小广场的‘精神助产士’的神韵。在巴黎—个小广场的‘双叟咖啡馆’里,争论出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发端出现代主义艺术的许多流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个小广场的‘奥林匹亚咖啡馆’,争论出了爱因斯坦改写物理史的相对论。因此,欧洲一直是全球的文化重镇。因此,由于小广场和另一种变种的小广场——法国文人沙龙——的脑袋联网,我们法国几乎代代都出思想家。我说过,我反感大广场,钟情小广场。”
告别保罗与索菲,我的脑子就出了问题一一对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从在梵蒂冈的原作,到各类西方艺术史书籍中的印刷品,我已经过眼欣赏了很多次了,早就有了“曾经沧海”的“审美麻木”。可是今天很奇怪,在热烈谈论古希腊广场的语境中,当索菲指给我们看咖啡馆墙上的不足一提的《雅典学院》时,我居然产生了震撼。在我和保罗、索菲分手后回宾馆的路上,就像激光阅读器出了毛病,那张录制了《雅典学院》的光盘,老在我大脑荧屏上重复播放,怎么关也关不住,不断闪现着各个局部……
小到电脑中的千千万万个半导体元件,凡有带正电荷的空穴存在,就渴求负电荷的电子来填充;大到宇宙中有老年恒星塌缩成的黑洞,渴求吞噬一叨物质,连最精灵的光子也在所难逃。
是的,缺损什么就会渴求什么。也许是因为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读书人只准注释“圣言”和“圣旨”的千年道统,到绵延不绝的文字狱……,使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渴望《雅典学院》,渴望广场?就像今天的西方人的集体潜意识渴求东方的“天人合一”的环境意识、渴求东方人的道、禅、瑜伽等造就的心灵宁静一样?
诚如索菲所说,中国一直没有让人的大脑联网、让人的智慧像高能粒子对掸机那样对撞出新粒子的广场,所以,中国的许多城市当下正在建造很多广场了。忽然,我的意识流链接到了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的“财富广场”。很稀奇,那里并没有广场,只是一座高楼,“财富广场”四个大字赫然浮雕在大厦的正立面上。哈,现代汉语把一幢大楼也称为广场了,比法国的“Place”更有形式大于本质的滑稽感。也许这正是体现中国人对广场的热烈渴求?走近财富广场一看,呵,那里只有银行等运作财富的场所。只有财富,尚没有“以自己的困惑去困惑别人”的地方,尚没有“精神助产士”的产房,尚不是市民心灵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