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原本弹眼落睛的名词,在被上千次任人宰割地滥用之后,渐渐地失落了原先的光泽和力度。比如“至尊”,比如“大跌眼镜”,比如“亮丽的风景钱”,再比如——“广场”。如今上海的“广场”多如牛毛;几个贩手机攒电脑倒腾游戏卡的摊位搁—块就号称“数码广场”;软塌塌的Pizza黏乎乎的虾饺半红不黑的铁板牛肉在某某商厦的顶层或地下一层找到块栖身之地,油汪汪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如是,就敢打出“寰宇美食广场”的旗号;相形之下,“港汇广场”、“来福士广场”排场大得多,立马就显得名正言顺随来。学一句后现代的说法,“广场”在上述场合被玩笑式地解构了,外延无限扩大,反正《现代汉语词典》对“广场”一词的定义也暧昧兮兮的,说了等于没说: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
话说回来;如果非要正本清源,那么,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真正称得上“广阔”的场地委实少得可怜。你第一反应是人民广场,第二反应是人民广场,第三、第,四乃至一个钟头以后的反应,也还是人民广场。它十四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百万人的面积够开阔,在上海版图上占据的位置也够中心,无论在功能意义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得天独厚;而近百年来几度面目全非的翻新,又让“人民广场”的概念,在几代上海人心里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信,路上随机拦几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间间人民广场在哪里,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大约会先从黄陂路南京西路角上那座秀逸森然的:英式建筑想起一从跑马大厅蜕变成图书馆再改成美术馆,这栋旧楼实在见证过太多的浮生若梦;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提到人民广场,脑海里幻化的第一幅画面多半是人民大道、市政府大厦的叠加,再想一想,哦,还有大剧院;而三十岁以下的新新人类,思路也许会从地铁站发端,穿过昏暗的长长的甬道,在香港名店街里流连一番,然后再延伸到地面上来;如果你站在高处往下俯视,那么,好像真正比较开阔的那块地方也就局限在上海博物馆前的三层九级的下沉式音乐喷泉,以及喷泉东西两侧由绿化带环绕的小广场一一很少有人知道,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东侧曰“旭日”,西侧称“明月”。
真的,你其实很难说清楚严格意义上的“人民广场”在哪里,这一点跟外滩很相似,你觉得它们每一分钟都在你的视线里,在你的生活里,但是要你精确定位,你倒会忍不住狐疑。再查资料,人民广场的很多细节,我们其实受益匪浅却又一无所知。比如它的地下藏着亚洲最大的停车库,广场东北角的超高压、大容量变电站每天悄无声息地向黄浦、卢湾、静安等区输送能量……这些枯燥的数字与风花雪月无涉,却厚实地铺展开风花雪月得以恣意挥洒的舞台。
我也算走马观花地跑过几个欧洲国家,翻翻旧照片,竟也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以广场为背景留的影。印象最深的是布鲁塞尔市正中心的建于十二世纪的“大广场”——号称“大”,其实面积也只不过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走到那里看一眼,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游人如织”:不仅极言其人数之众,而且在明媚的阳光下,游客身上的衣衫全与那浓彩花岗岩铺就的地面交融在一起,当真是花团锦簇,—个“织”字,尽得风流。雨果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看来也不全是心血来潮。那里和大多数欧洲老城—样,昔日风华如同琥珀般毫发无伤、晶莹剔透地凝固起来,两百年前是这样,两百年后应该也还是如此。
对照之下,人民广场的特色其实也是它的尴尬:功能全面,规划严整,高效务实,新旧搭配合宜,比作一幅画,则无一处闲笔。一如上海这座城市本身。但有时候会觉得这画面太大太满,色调太平均,物象太丰富,变化太多端,缺少突出的让你过目难忘的特质。比如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娇小而安静,除了纪念纳尔逊将军的石柱和常来驻足的鸽子以外,并无旁的玄机,但人们偏是记住了那些鸽子,就管它叫“鸽子广场”:而离特拉法加不远的皮卡迪利广场,交通枢纽兼商业中心,就干脆拥挤、喧闹到让你晕眩的地步一一站在那里拍的照片,背景永远会被运动着的人拉虚,画面似乎即将旋转起来,飞扬起来。如是,特拉法加与皮卡迪利一动—静,各司其职,以至于多少天后回想起伦敦之行,它们也总是同时浮现在我的记忆里。而人民广场呢,好像什么都不缺,却让那些偶然来旅游的人不晓得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它,该怎样去记得它。
也惟有天天路过它的人才能体会平淡、圆满中的妙处吧:走在六百多米长的人民大道上,脚下的花岗岩是整个广场上最古老也最坚实的东西;草坪上也有大群大群的鸽子,给游人喂养得脑满肠肥,胖得飞几步便要停下来歇口气;风筝与风筝在空中交缠,总有伤心的小孩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断线、飞远。天好的时候,夕照下的人民广场是当得起“百看不厌”这四个字的,橘色的光线将每一个角落勾连起来,模糊了功能,凸现出美感……在那一刻,我会想到菲茨杰拉德说过,生活,确凿无疑地,成了—个梦。
话说回来;如果非要正本清源,那么,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真正称得上“广阔”的场地委实少得可怜。你第一反应是人民广场,第二反应是人民广场,第三、第,四乃至一个钟头以后的反应,也还是人民广场。它十四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百万人的面积够开阔,在上海版图上占据的位置也够中心,无论在功能意义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得天独厚;而近百年来几度面目全非的翻新,又让“人民广场”的概念,在几代上海人心里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信,路上随机拦几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间间人民广场在哪里,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大约会先从黄陂路南京西路角上那座秀逸森然的:英式建筑想起一从跑马大厅蜕变成图书馆再改成美术馆,这栋旧楼实在见证过太多的浮生若梦;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提到人民广场,脑海里幻化的第一幅画面多半是人民大道、市政府大厦的叠加,再想一想,哦,还有大剧院;而三十岁以下的新新人类,思路也许会从地铁站发端,穿过昏暗的长长的甬道,在香港名店街里流连一番,然后再延伸到地面上来;如果你站在高处往下俯视,那么,好像真正比较开阔的那块地方也就局限在上海博物馆前的三层九级的下沉式音乐喷泉,以及喷泉东西两侧由绿化带环绕的小广场一一很少有人知道,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东侧曰“旭日”,西侧称“明月”。
真的,你其实很难说清楚严格意义上的“人民广场”在哪里,这一点跟外滩很相似,你觉得它们每一分钟都在你的视线里,在你的生活里,但是要你精确定位,你倒会忍不住狐疑。再查资料,人民广场的很多细节,我们其实受益匪浅却又一无所知。比如它的地下藏着亚洲最大的停车库,广场东北角的超高压、大容量变电站每天悄无声息地向黄浦、卢湾、静安等区输送能量……这些枯燥的数字与风花雪月无涉,却厚实地铺展开风花雪月得以恣意挥洒的舞台。
我也算走马观花地跑过几个欧洲国家,翻翻旧照片,竟也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以广场为背景留的影。印象最深的是布鲁塞尔市正中心的建于十二世纪的“大广场”——号称“大”,其实面积也只不过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走到那里看一眼,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游人如织”:不仅极言其人数之众,而且在明媚的阳光下,游客身上的衣衫全与那浓彩花岗岩铺就的地面交融在一起,当真是花团锦簇,—个“织”字,尽得风流。雨果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看来也不全是心血来潮。那里和大多数欧洲老城—样,昔日风华如同琥珀般毫发无伤、晶莹剔透地凝固起来,两百年前是这样,两百年后应该也还是如此。
对照之下,人民广场的特色其实也是它的尴尬:功能全面,规划严整,高效务实,新旧搭配合宜,比作一幅画,则无一处闲笔。一如上海这座城市本身。但有时候会觉得这画面太大太满,色调太平均,物象太丰富,变化太多端,缺少突出的让你过目难忘的特质。比如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娇小而安静,除了纪念纳尔逊将军的石柱和常来驻足的鸽子以外,并无旁的玄机,但人们偏是记住了那些鸽子,就管它叫“鸽子广场”:而离特拉法加不远的皮卡迪利广场,交通枢纽兼商业中心,就干脆拥挤、喧闹到让你晕眩的地步一一站在那里拍的照片,背景永远会被运动着的人拉虚,画面似乎即将旋转起来,飞扬起来。如是,特拉法加与皮卡迪利一动—静,各司其职,以至于多少天后回想起伦敦之行,它们也总是同时浮现在我的记忆里。而人民广场呢,好像什么都不缺,却让那些偶然来旅游的人不晓得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它,该怎样去记得它。
也惟有天天路过它的人才能体会平淡、圆满中的妙处吧:走在六百多米长的人民大道上,脚下的花岗岩是整个广场上最古老也最坚实的东西;草坪上也有大群大群的鸽子,给游人喂养得脑满肠肥,胖得飞几步便要停下来歇口气;风筝与风筝在空中交缠,总有伤心的小孩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断线、飞远。天好的时候,夕照下的人民广场是当得起“百看不厌”这四个字的,橘色的光线将每一个角落勾连起来,模糊了功能,凸现出美感……在那一刻,我会想到菲茨杰拉德说过,生活,确凿无疑地,成了—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