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共生性习”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419444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的建设是我校正在研究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生态课堂建设就是要探究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生态因子的能动作用,通过师生与课程资源的互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建构愉悦、高效的生态课堂。目前,文言文的教学长期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层面上,其结果是学生学文言文过分依赖教师,没有自信,没有热情,缺乏积累钻研的主动性。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是零散的,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的能力是不高的,对文本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思想的吸收更是微乎其微。鉴于此,笔者对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在此“抛砖”,以期收到“引玉”之效。
  
  一、文言文生态课堂“共生性学习”的基本诉求
  
  1.文言文“共生性学习”是教育走向生本化的时代诉求
  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认为: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师本的体系,也就是说教育教学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现在却发现教学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因而提出教育生本化的概念,构建出颇具时代特色的生本化教育体系。课堂改革的浪潮渐起,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精彩纷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该如何从重视教师的好教转变成学生的好学这一问题。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共生性”给我们教育者启发:既然生物可以互相依存、互相竞争地生长,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应该能通过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创设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共生环境就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成为时代对课堂的要求。
  
  2.文言文“共生性学习”是让学生自然变异的生态诉求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和变异是源于适应环境的需要,是环境促成了生物的发展。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物种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把学生的变化称作“变异”,学生知识、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与学习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的,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会促使学生努力改变自身的不足,以内生性增长来适应学习群体的外部需求。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资源,具有自身的加速器。由此可见,我们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就会使学生在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关系中取得学习道路上最经济的矢量。既然学习生态中的互利共生能促成学习体的协同进化效应,那么文言文的学习自然是可以让学习个体通过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来积累知识,通过同学间的“明争暗斗”来提升学习能力的。
  
  3.文言文“共生性学习”是教育竞技化的多元诉求
  北京社科院的上官子木博士说:“教育的竞技化必然需要强化训练,而强化训练对多数学生带来的是好奇心与新鲜感的消失,厌烦感和疲倦感的增生。”这话正点出了时下课堂教学教师们所面临的困惑和课改进退两难的处境。不过,只要社会的竞争存在,教育的竞技化就无法回避,而作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的竞技化学习从无趣转为有趣,从单纯竞技转向多元诉求。教师和学生一样为考试所累,很多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引导,把课堂变成了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补充、引导回忆,学生一字一句理解、记忆的简单机械的流水线作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总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和训练模式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疲倦感而加以排斥,课堂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如果这时候教师能够关注到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就不会把文言文的教学活动看做是单纯的考试竞技而加以纯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如果重视了师生的共生性学习环境的营造,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平台的搭建,就会使学生不仅对文本中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主动,对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更便捷,更能从文本中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
  
  二、文言文生态课堂“共生性学习”的呈现方式
  
  1.基本词句知识积累的共生
  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文言文的考试主要是考学生对词句意义和用法的掌握、对文本所含信息的理解。因而课堂组织教学不能忽视这个环节,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学习,多少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词义。但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现象较复杂,词语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提示,确定应掌握的重点,取长补短,共同积累、共同提高。合作学习可以使落后的学生看到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可以激发优秀的学生的自信,从而产生对更多知识的渴求,以达到小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共生。
  2.疑难问题解决能力的共生
  文言文的阅读多少会遇到一些疑难点,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把自定的疑难问题教给学生或提出自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而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教师所自定的疑难可能不是个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又有可能碍于时机无法提出或碍于面子不敢提出,因为师生互动的时候要面对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这就使得时间的利用率和学习的达成度变得较低。在生态课堂上进行“共生性学习”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学习的范围变小了,有利于解决小组内几个人的问题,对个性化的问题组内互动能解决的就在组内解决,无法解决的可以向提交教师,通过师生的互动或与他组的互动加以解决。这样就使得学习的针对性变强,时间的利用率变高。
其他文献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现在我终于明白,那只是传说中的蜗牛。再说了,自杀也不用爬那么高呀,晕不晕?  我最烦的一句话就是“这家伙没有一点骨头!”说实话,我挺羡慕毛毛虫,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为什么人家就能变成蝴蝶,在天空中自由飞舞呢?  我平生最恨的事就是恃强凌弱。一天,我正在散步,一头牛对我说:“小不点,你也配叫‘牛’吗,你该叫‘蜗虫’。
摘 要:本文提出,新形势下技校的改革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适应区域产业以及社会的需求,不断地优化管理体系,从管理机制入手,加强对技校管理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技校 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需要  技校的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绩效能否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不仅仅在技校的日常管理中能发挥其作用,更是可以建立与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结构体系,从而有利于汇聚更多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新课改在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上,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注重目标的多维整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多维度的要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
进入广州,那些岭南风情,那种开放不羁,那些美食与美景,一股脑地涌来。身边的人,不止一个人羡慕广州,羡慕广州破除阶层的羁绊和大胆的包容;羡慕广州四季如春、花团锦簇,羡慕广州站在国际大都市的冲浪前沿……  这些都不足以“与我心有戚戚焉”。真正与我同鸣共振的,是每年四月举办的广州书香文化节,那些一直在书海里涌流不息的人群。数万平方米的展区,几千个摊位,井然有序,更没有一丁点儿喧哗。  万人空巷,只为书的
在春意盎然的一天,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坐满了旅客,这群旅客一边等候,一边谈笑风生。在即将登机的时候,他们不慌不忙地走向检票处,对着一台电子大屏幕,扫一扫自己的脸,顺利通过了检票闸门。也许你会很好奇,他们刷脸做什么?其实,他们是在利用三维码扫描脸部,进行身份验证。  那么,利用三维码刷脸进行身份验证的原理是什么呢?原来,旅客在通过三维码入口预订机票订单的时候,已经把关于自己身份的静态信息和脸部的动态信息
大学毕业分配后,我来到了一个小镇上班,远离家人、不理想的工作、偏远而又陌生的环境,使我的心情苦恼到了极点。我几乎成了一个没有思想的机械人,每天都在重复做着上班、做事、吃饭、睡觉这几件事。只有在双休时回到几十公里外的家,心情才好一点。母亲从我脸上猜测到了些许原因,每次都会唠明着:“哪儿的水土都养人,你年纪轻轻的,不能这样埋汰自己,更不能破罐破摔。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种子早晚会发芽,是金
没电的炎夏,屋里热如蒸笼。我晚上做完功课,赶紧冲出“蒸笼”到村野玩耍纳凉。塘畔草丛中,婆娑树影下,点点流萤熠熠闪光,把夜景缀饰得格外迷人,犹如天上星星落九天,令人心情豁然开朗。童年的夏夜总是和这种可爱的昆家姑娘情缘难分,我们一帮小伙伴经常邀约嬉游田野。看着那些忽明忽灭的小精灵漫空飞舞,我们欢呼雀跃,用纸折成喇叭状迎着飞舞的萤火虫挥去。有时一捉两三只,将它们装进瓶子里,开心地欣赏它们在透明玻璃瓶里飞
恐怕很多人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儿时的梦想了吧?但有个女孩却一直坚持着自己儿时要做世界冠军的梦。为此,她每天都早早起床跑步,课余时间除了帮父母做家务就是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后来,她不得不忙于学业;再后来,她又结婚、生子;然后要照顾孩子。孩子长大后,婆婆又瘫痪了,她又要照看婆婆。接下来,她又要照顾孙子……转眼间,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总算没有什么让她分心的事情了,她又开始锻炼身体,想实现童年的梦想。她的丈夫
摘要:“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师爱,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学生、去爱教育,用我们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爱;爱的表达;与爱同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8  
摘要:实验教学是科学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理解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的科学概念,通过实验以直观和具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心”,把深奥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上的实验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实验教学的先期准备工作,并以《摩擦力》教学为例,对课堂实验教学的实践作了有益的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