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女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男生相比,她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民族文化的束缚,背着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智女愚、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包袱,另一方面在现代生活中,面临如何挣脱各种羁绊,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挑战,因此她们内心的各种冲突、矛盾和失衡可能比男生更为复杂、强烈和隐蔽,加之女性对于压力更加敏感等自身心理特点,如不及时疏导,势必会影响她们身体、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本研究通过对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试图了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分析专业、年级、月消费水平、恋爱与否、城市与农村和不同价值观等因素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集美大学中文、小学教育、数学、英语及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各专业人数为数学29人、会计53人、英语64人、小学教育57人、中文57人;各年级人数为大一73人、大二52人、大三73人、大四62人;农村籍136人,城市籍124人;恋爱中的有93人,没有恋爱的有167人。
2.研究与统计工具
采用心理测量表《SCL-90临床症状精神量表》,同时结合自编《女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问卷》,严格按照指导语进行测验。对调查结果采用相关心理学测评软件及教育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
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现状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根据scl-90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统计个体总均分的情况如表1,有1.15%的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当重,21.15%的女大学生的心理中度异常,69.62%的女大学生的心理轻微异常,8.08%的女大学生的心理正常。可见大部分女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
将统计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常模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极显著的因子依次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恐怖、忧郁,而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本调查还从专业、年级、是否城市籍、是否恋爱以及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第一,专业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的调查,经F检验法,F=5.63,查F表,F(4,260)0.01=3.41。F>3.41,说明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显著[1]。
对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再经t检验,t(0.05/2)=1.96,t(0.01/2)=2.58,如表4,可看出数学与小学教育、中文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第二,年级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通过对73名大一、52名大二、73名大三、62名大四学生的调查与统计,经F检验,结果如表5,F=2.53,查F表,F(3,260)0.05=2.65,F<2.65,可见虽然大二的总均分高于其他年级,但各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
第三,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经过预备调查,发现96%的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下,所以在正式调查中将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分为两个档次,500元以下的有95人,占36.5%,500-1000元的有165人,占63.5%。
经过t检验,t′=1.51,小于t′(0.05/2)=1.96,即p>0.05,因此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发现在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月消费水平低于500元的女大学生稍高于月消费水平为500-1000元的的女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
第四,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调查中有93人报告在恋爱,占35.8%,167人报告没有恋爱,占64.2%。
对恋爱与否的女大学生SCL-90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恋爱中的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经过t检验,t′=0.38,小于t′(0.05/2)=1.96,即p>0.05,无显著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也无显著差异。
第五,籍贯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124人为城市籍,占47.7%,136人为农村籍,占52.3%。
经过t检验,t′=0.19,小于t′(0.05/2)=1.96,即p>0.05,可见,来自城镇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来自农村的女生并无显著差异。
第六,价值观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以往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没有涉及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从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性别观、幸福观等角度对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将价值观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级别,结果发现248名占95.4%的女大学生持有积极的价值观,有12名占4.6%的女大学生持有消极的价值观。
由表6可以看出,持有积极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极显著的依次是偏执、人际敏感、敌对,差异显著的依次是精神病性、躯体化、忧郁、焦虑,而强迫、恐怖无显著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1.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除了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尤其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等因子达到0.001显著差异水平。
2.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数学和中文、小学教育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说明专业不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倾向文科的专业如中文、小学教育、英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倾向于理科的专业如数学、会计专业。这与已有研究中的结论“随着专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降低的趋势”[2]有所不同,也与另一研究中的结论“不同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3]不一致。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中文、小学教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数学系,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的水平,尤其是中文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关注。
3.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年级女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及恋爱、就业求职、考研等方面的问题,但总体上各有各的烦恼,并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已有研究的资料中并未涉及女大学的月消费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的研究。但从此次对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月消费水平的不同,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5.恋爱与没有恋爱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未涉及女大学生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这次调查显示恋爱中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原因可能是恋爱中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遇到各种情绪的变化以及困惑,但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虽然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并无显著差异。
6.城市与农村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有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差异性显著,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非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而此次研究却发现无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农民在经济上的负担也轻了些,娱乐活动的增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因而农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减少了。
7.持有积极价值观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没有涉及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但从此次的研究发现二者有很大相关性。价值观积极的女大学生相对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价值观消极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是因为有着积极价值观的女生,对事物的看法较为乐观,心情相对也舒畅,因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有着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较极端,情绪比较变化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现代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女大学生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其成材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女性的人生幸福与未来家庭子女教育的质量,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各个高等院校的关注。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高校除了应该普遍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理性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计算出来F值与表上的值进行比较,有两种情况:(1)F>F0.01,差异极显著;(2)F0.01≥F>F0.05,差异显著.下同.
[2]鲁沂.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0).
[3][4]卢晓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
本研究通过对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试图了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分析专业、年级、月消费水平、恋爱与否、城市与农村和不同价值观等因素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集美大学中文、小学教育、数学、英语及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各专业人数为数学29人、会计53人、英语64人、小学教育57人、中文57人;各年级人数为大一73人、大二52人、大三73人、大四62人;农村籍136人,城市籍124人;恋爱中的有93人,没有恋爱的有167人。
2.研究与统计工具
采用心理测量表《SCL-90临床症状精神量表》,同时结合自编《女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问卷》,严格按照指导语进行测验。对调查结果采用相关心理学测评软件及教育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
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现状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根据scl-90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统计个体总均分的情况如表1,有1.15%的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当重,21.15%的女大学生的心理中度异常,69.62%的女大学生的心理轻微异常,8.08%的女大学生的心理正常。可见大部分女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
将统计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常模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极显著的因子依次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恐怖、忧郁,而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本调查还从专业、年级、是否城市籍、是否恋爱以及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第一,专业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的调查,经F检验法,F=5.63,查F表,F(4,260)0.01=3.41。F>3.41,说明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显著[1]。
对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再经t检验,t(0.05/2)=1.96,t(0.01/2)=2.58,如表4,可看出数学与小学教育、中文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第二,年级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通过对73名大一、52名大二、73名大三、62名大四学生的调查与统计,经F检验,结果如表5,F=2.53,查F表,F(3,260)0.05=2.65,F<2.65,可见虽然大二的总均分高于其他年级,但各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
第三,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经过预备调查,发现96%的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下,所以在正式调查中将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分为两个档次,500元以下的有95人,占36.5%,500-1000元的有165人,占63.5%。
经过t检验,t′=1.51,小于t′(0.05/2)=1.96,即p>0.05,因此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发现在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月消费水平低于500元的女大学生稍高于月消费水平为500-1000元的的女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
第四,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调查中有93人报告在恋爱,占35.8%,167人报告没有恋爱,占64.2%。
对恋爱与否的女大学生SCL-90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恋爱中的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经过t检验,t′=0.38,小于t′(0.05/2)=1.96,即p>0.05,无显著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也无显著差异。
第五,籍贯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124人为城市籍,占47.7%,136人为农村籍,占52.3%。
经过t检验,t′=0.19,小于t′(0.05/2)=1.96,即p>0.05,可见,来自城镇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来自农村的女生并无显著差异。
第六,价值观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以往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没有涉及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从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性别观、幸福观等角度对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将价值观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级别,结果发现248名占95.4%的女大学生持有积极的价值观,有12名占4.6%的女大学生持有消极的价值观。
由表6可以看出,持有积极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极显著的依次是偏执、人际敏感、敌对,差异显著的依次是精神病性、躯体化、忧郁、焦虑,而强迫、恐怖无显著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1.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除了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尤其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等因子达到0.001显著差异水平。
2.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数学和中文、小学教育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说明专业不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倾向文科的专业如中文、小学教育、英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倾向于理科的专业如数学、会计专业。这与已有研究中的结论“随着专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降低的趋势”[2]有所不同,也与另一研究中的结论“不同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3]不一致。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中文、小学教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数学系,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的水平,尤其是中文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关注。
3.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年级女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及恋爱、就业求职、考研等方面的问题,但总体上各有各的烦恼,并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已有研究的资料中并未涉及女大学的月消费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的研究。但从此次对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月消费水平的不同,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5.恋爱与没有恋爱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未涉及女大学生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这次调查显示恋爱中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原因可能是恋爱中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遇到各种情绪的变化以及困惑,但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虽然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并无显著差异。
6.城市与农村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有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差异性显著,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非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而此次研究却发现无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农民在经济上的负担也轻了些,娱乐活动的增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因而农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减少了。
7.持有积极价值观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没有涉及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但从此次的研究发现二者有很大相关性。价值观积极的女大学生相对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价值观消极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是因为有着积极价值观的女生,对事物的看法较为乐观,心情相对也舒畅,因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有着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较极端,情绪比较变化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现代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女大学生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其成材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女性的人生幸福与未来家庭子女教育的质量,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各个高等院校的关注。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高校除了应该普遍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理性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计算出来F值与表上的值进行比较,有两种情况:(1)F>F0.01,差异极显著;(2)F0.01≥F>F0.05,差异显著.下同.
[2]鲁沂.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0).
[3][4]卢晓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