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现象,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的理性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为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从中悟出文本的内蕴、情感,悟出文本表达的精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又应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与尝试:
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读”中求悟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理论上讲,多读确实可以释词析句、深化理解、训练思维、积累语言,甚至可以感悟写作技法,但多读绝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地读,也不是排斥教师应有的引导、指导、讲解地读。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书读精思”符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有些深奥的课文,如果离开教师适当地引导和讲解,不说读百遍,就是读万遍也搞不懂。我们要把握阅读教学中读的度,要有辩证的观点,而不是盲目地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中求悟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指导学生读就是在指导学生感悟。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引导学生读《可爱的草堂》中的一句话“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句话学生读得很流畅,但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没有感情。徐老师只轻巧一点拨:“这么美的风景,你不欣赏一下,再往远处看吗?”学生明白要驻足欣赏风景,这一“赏”,读“味”就出来了。这样的指导不露痕迹,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又如支玉恒老师在教《第一场雪》的“雪大”一段时,要求学生用读来体现雪大的情景。第一个学生读时音量太小,语气平直,老师风趣地问:“这是多大的雪呀!”学生们笑着说:“这是小雪。”再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说:“这是中雪。”第三位学生终于读出了“大雪”,老师又趁热打铁:“还有谁读得比他下得还要大?”于是在琅琅书声中,大家体会和领悟到了大雪的气势,进入白茫茫的雪的世界。教师引导学生把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意韵转化为声音形象,这种声情并茂、充满活力的形象,触发了学生的体验,催化了学生的感悟。
二、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品”中领悟
所谓“品”,指的是揣摩品味课文的重点词句,领悟其意蕴和表达技巧。如果教师在指导阅读和表达时每遇一词,每用一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与之相近的一串词,并辨别它们语音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情思的微妙变化,由语言的细微变化,区分意义的细微差异,由情思的微妙变化推敲语言的细微变化,由意义的细微差异区别词语的细微差异,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比较法是常见的揣摩品味的有效方法。如《曼谷的小象》描写阿玲的表情时多次使用“笑眯眯”一词,对此,学生一般忽略而过,若问好在哪里,他们也很难意会。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笑哈哈、笑呵呵、笑咧咧、笑嘻嘻……让学生一一比较,这一比较阿玲热情友善、含蓄端庄的美好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马上就能领悟作者准确、具体、生动地表达及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所在。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演”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当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时,可以借助教师和同学的演示,展示语言的内涵,或者让学生表演,凭借角色效应,能很好地促进感悟。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个片段: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同学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有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 (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怎么样?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垂下头。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道理?(生:不讲道理。)这就叫做“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没有照搬词典理性的诠释,没有进行抽象晦涩的解说,一段妙趣横生的表演,就把理性、抽象的含义转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触手可及,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生活实践中得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形,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还可以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学生的生活实践就是源头活水。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结束全文时,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欢度大年夜的情景,谈谈对小女孩经历的看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大年夜,我穿上妈妈特意为我买的漂亮衣服与家人欢度年夜,但她却在卖火柴,甚至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真是太可怜了。”有的说:“她真是不幸,连自己的爸爸都经常打骂她,疼爱她的亲人又都离她而去,而我爸妈把我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得我都喘不过气了,我太幸福了。”也有的说:“在大年夜里我们都能收到很多的礼物和压岁钱,但她像流浪儿一样流落街头,最后还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她太悲惨了。”这些观点无疑是学生在对比自己的生活后所发出的感悟,从而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感受,更加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谓源头活水源自生活。
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读”中求悟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理论上讲,多读确实可以释词析句、深化理解、训练思维、积累语言,甚至可以感悟写作技法,但多读绝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地读,也不是排斥教师应有的引导、指导、讲解地读。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书读精思”符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有些深奥的课文,如果离开教师适当地引导和讲解,不说读百遍,就是读万遍也搞不懂。我们要把握阅读教学中读的度,要有辩证的观点,而不是盲目地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中求悟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指导学生读就是在指导学生感悟。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引导学生读《可爱的草堂》中的一句话“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句话学生读得很流畅,但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没有感情。徐老师只轻巧一点拨:“这么美的风景,你不欣赏一下,再往远处看吗?”学生明白要驻足欣赏风景,这一“赏”,读“味”就出来了。这样的指导不露痕迹,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又如支玉恒老师在教《第一场雪》的“雪大”一段时,要求学生用读来体现雪大的情景。第一个学生读时音量太小,语气平直,老师风趣地问:“这是多大的雪呀!”学生们笑着说:“这是小雪。”再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说:“这是中雪。”第三位学生终于读出了“大雪”,老师又趁热打铁:“还有谁读得比他下得还要大?”于是在琅琅书声中,大家体会和领悟到了大雪的气势,进入白茫茫的雪的世界。教师引导学生把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意韵转化为声音形象,这种声情并茂、充满活力的形象,触发了学生的体验,催化了学生的感悟。
二、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品”中领悟
所谓“品”,指的是揣摩品味课文的重点词句,领悟其意蕴和表达技巧。如果教师在指导阅读和表达时每遇一词,每用一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与之相近的一串词,并辨别它们语音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情思的微妙变化,由语言的细微变化,区分意义的细微差异,由情思的微妙变化推敲语言的细微变化,由意义的细微差异区别词语的细微差异,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比较法是常见的揣摩品味的有效方法。如《曼谷的小象》描写阿玲的表情时多次使用“笑眯眯”一词,对此,学生一般忽略而过,若问好在哪里,他们也很难意会。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笑哈哈、笑呵呵、笑咧咧、笑嘻嘻……让学生一一比较,这一比较阿玲热情友善、含蓄端庄的美好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马上就能领悟作者准确、具体、生动地表达及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所在。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演”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当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时,可以借助教师和同学的演示,展示语言的内涵,或者让学生表演,凭借角色效应,能很好地促进感悟。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个片段: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同学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有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 (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怎么样?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垂下头。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道理?(生:不讲道理。)这就叫做“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没有照搬词典理性的诠释,没有进行抽象晦涩的解说,一段妙趣横生的表演,就把理性、抽象的含义转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触手可及,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生活实践中得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形,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还可以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学生的生活实践就是源头活水。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结束全文时,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欢度大年夜的情景,谈谈对小女孩经历的看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大年夜,我穿上妈妈特意为我买的漂亮衣服与家人欢度年夜,但她却在卖火柴,甚至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真是太可怜了。”有的说:“她真是不幸,连自己的爸爸都经常打骂她,疼爱她的亲人又都离她而去,而我爸妈把我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得我都喘不过气了,我太幸福了。”也有的说:“在大年夜里我们都能收到很多的礼物和压岁钱,但她像流浪儿一样流落街头,最后还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她太悲惨了。”这些观点无疑是学生在对比自己的生活后所发出的感悟,从而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感受,更加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谓源头活水源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