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教材中“认识小数”习题难度的量化比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习题的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以及知识综合这五个因素入手,对三版教材中“认识小数”的习题难度进行量化描述和比较,发现三个版本的习题在背景、运算、知识综合水平上偏低,而在推理和数学认知上的水平层次相对较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 认识小数 习题难度 量化比较
   习题是指教材中为学生进行数学练习而编制的题目。习题难度是指学生解答习题时思维的难易程度。通常来说,学生解答习题的难度不仅与文本中的习题有关,也与学生本身以及教学活动有关,这里只限于对教材文本内容的静态分析。静态习题的难易涉及因素也比较多,王建磐、鲍建生(2014)提出的难度模型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是从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以及知识综合这五个因素入手,每个因素都分为3~4级水平,并分别赋值1~3或4,再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版教材中习题在每个难度因素上的加权平均值。
   其中,di表示第i个难度因素上的加权平均值,dij表示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级水平的权重,这里直接采用等级权重,即dij=j,nij表示这种教材习题中属于第i个难度因素第j级水平的题目数,n是这种教材的习题总数。显然,对于任何i(i=1,2,3,4,5)都有∑jnij=n。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五个因素的结果,画出反映习题综合难度的五边形模型(雷达图),并根据图形的整体态势分析教材中习题的综合水平和难度特征。
   一、三个版本教材中习题数量统计
   “认识小数”包括小数的意义、读写、数位顺序、性质、大小比较等知识。此知识点在苏教版教材中置于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人教版教材中置于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沪教版教材中置于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沪教版教材是依据本地区课程标准编制的,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是依据部颁课程标准编制且选用地区较多,选择该三种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更具应用意义。
   这里,苏教版习题是指练一练、想想做做、练习、思考题栏目中的题目,人教版是指练习题、思考题和复习题,沪教版是指试一试、练一练以及小练习中的题目。在统计习题数时,均按第一层次序号计算。
  苏教版与人教版中的“认识小数”均分别设置在两个学段,其中苏教版一共设置了48道习题,数量最多,沪教版未做分段安排,集中在一个单元中,一共设置了32道习题,相对较少。
   二、习题难度在五个因素上的比较
   采用上述难度模型,对三个版本教材中“认识小数”的习题按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知识综合五个因素分别进行鉴定,并按1~3或4进行赋值,算出各因素的加权平均值。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分别对每个难度因素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再进一步总结它们的综合难度。
   1.习题背景上的比较
   三版教材的习题在背景上的水平如下图1:
   可见,三版教材的习题背景都以“无背景”为主,且以沪教版教材占比最多达90.6%,都涉及“个人生活”“公共常识”,但“科学情境”很少,其中沪教版未曾涉及。由于“认识小数”一般在中年段教学,联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而“科学情境”则需要学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
   2.数学认知水平上的比较
   三版教材的习题在数学认知水平上的情况如下图2:
   通过上面的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版教材中操作水平和分析探究水平都很少,主要是概念水平和领会说明水平。我们认为,概念水平反映学生能知道、说出或辨认相关对象的特征,相当于课标中提出的“了解”水平,而“领会、说明”水平相当于课标中的“理解”水平,以这两个层次的要求为主应该说符合课标精神。具体比较可以发现,在概念水平上,沪教版占比最多,在领会说明水平上,苏教版占比最多,人教版均居于中间;在分析探究水平上,人教版相对较低,而苏教版和沪教版水平一致也仅占比6.3%,根据本次课改精神,这方面的习题应适当加强。
   3.运算水平上的比较
   三版教材的习题在运算水平上的情况如下图3:
   图中三线重合,说明苏教版、人教版和上海版“认识小数”习题在数学运算水平上一致,并且都属于无运算水平,主要是这部分知识只涉及小数的概念和性质,不包括小数的运算,知识的性质和特殊性,導致了三个版本均没有出现数值运算或符号运算。
   4.推理水平上的比较
   三版教材的习题在推理水平上的情况如下图4:
   三版教材均以“简单推理”为主并以人教版占比最高,“复杂推理”占比最少并且比较接近。由于“认识小数”是小数教学的前置部分,综合运用的内容尚未展开,因而较少有“复杂推理”的问题。从细节上看,无推理水平的题目人教版在三个版本中是设置最少的,而含有“推理”的习题最多,占比68.3%,说明人教版教材对数学推理的训练更为重视一些。
   5.知识综合水平上的比较
   三版教材的习题在知识综合水平上的情况如下图5:
   从整体上看,三版教材在“认识小数”设置的习题综合水平都以1个知识点为主,凸显对本单元新知内容的直接理解。具体看,沪教版“1个知识点”水平占比81.3%为最高,“3个知识点”水平占比3.1%为最低,因而其加权平均值最小仅为1.22。苏教版和人教版在三个水平上的习题占比差异不大,加权平均值分别是1.50和1.44,比较接近。
   6.综合难度的比较
   以上从五个难度因素出发,分别比较了苏教版、人教版以及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小数”习题的难度。根据表2中加权平均值的统计,可以进一步得到如下雷达图:
   图中看到,三版教材的习题在运算水平上没有差别;在推理水平上差别不大,人教版略高于苏教版和沪教版;在背景水平上,人教版水平最高为1.39,沪教版最低为1.16,说明人教版教材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在数学认知水平上,由高到低依次是苏教版、沪教版、人教版;在知识综合水平上,由高到低依次是苏教版、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在数学认知、知识综合水平上均居前列,说明苏教版教材中“认识小数”习题的整体难度应处于领先。总体看来,图中的三个五边形有向左下倾和向右上倾的趋势,说明这三个版本的习题在背景、运算、知识综合水平上都偏低,而在推理和数学认知上的水平层次相对较高,这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重视系统知识学习和逻辑推理训练的传统不无关系。
其他文献
赵国防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无锡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梁溪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先后有两百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主编参编教师培训用书十余本,应邀赴北京、上海、山西、青岛等地讲课讲座三百余场次。  【关键词】课程资源 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笔者观摩了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研读了他们的教学实录,发现不少名师善于发掘标点符号的价值,并巧妙引导学生与文本智慧对话,品味标点符号的精妙,创造标点符号的生命,演绎了别样的精彩。  一、巧妙设疑,引导智读
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  ——【美】威廉·吉布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以人的视角看花,若以花的视角看人,恐怕就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了。同样,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有的老师眼中,可以说是极少有变化,一个经验管用多年;而在有的老师那里,却感觉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视角不同、立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对多数教师而言,坚守岗位
【摘要】一年级新生在入学以后,面对新的生活,会产生很多情绪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通过游戏、对话、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教学策略,对他们进行情绪管理的指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  【关键词】情绪管理 小学新生 教学策略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以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规则要求等,都需要他们去适应。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他们必然会产生很多的困惑,遇到不少的
【摘要】课程改革中将“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脱胎于应用题,但绝不同于应用题”。六年级处于过渡学习的重要阶段,借助《圆柱与圆锥》单元复习,本文浅析如何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能力复习课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中将“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脱胎于应用题,但绝不同于应用题”。而六年级的教学又有别于其他
“探索规律”,作为新课程进一步强化和突出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加强和重视“探索规律”的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优化学习方式,而且对于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思维能力逐步提升等方面均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探索规律”内容的要求是“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的趋势”。面对“隐含的规律”和“变化的趋
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有益借鉴。在对话教育经典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文本(教学资源)共同分享的幸福旅程。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逐步走向教学的本源,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先学”我们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先“尝试”;“以学定教”也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而要提高“尝试”“导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德育”的因素,这需要每位语文教师用尊重、宽容、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无形的、有形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推进德育,进而提升学生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归属感、认同感,促使其心理能量日益强大,道德素养日益提升。   【关键词】积极德育 语文课堂 道德素养   在常见的语文课堂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德育”的因素,这需要每位语文教师善于去捕捉,勤于去思索,勇于去实践。育海无涯,舟
【摘要】“数学阅读课”是为了追求“数学好玩”,促进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开发的一种数学新课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大数学、大教育的理念,或者精选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改造延伸,或者补充有价值、可探究的课外阅读材料。数学阅读课的教学实施“以学习为中心”,是一个学生摸索、顿悟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功在课前,隐在课中,导在学后,为学生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关键词】数学阅读 设计原则 内容设置 教学操作  总
【摘要】对儿童来说,如何对经典开展深度阅读?在班级共读过程中,围绕经典名著不同版本在内容选择、语言风格、编排体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精心设计问题,多策略反复晕染,能增添阅读动力、自能阅读实践、学会阅读艺术、提升阅读能力,即较大程度地实现对经典深度阅读的抵达。  【关键词】整合差异 深度阅读  阅读经典名著对儿童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但面对经典,若只是泛泛读之、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则无法达到水滴石穿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