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节兴波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文如观山不喜平,记叙一件事情,要“尺水兴波”,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如果一眼望到底,没有波澜,就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怎样才能写出波澜,首先,应该“师法生活”,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本身就充满矛盾、充满波折。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这种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曲折的充满波澜的过程。我们学习“写事”。事件的情节有目的完成式的,也有选择决定式的。目的完成式是写一个人的追求、理想和愿望。在他努力去争取达到目的时,常会遇到阻碍因素,往往要为此而付出代价,他最后可能成功,但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我们能写出他遇到困境时和克服困难时的细节,包括人物语言行动和环境的细节。就会使文章掀起波澜。例如山东省淄博市一中佚名的一篇习作《平凡的生活》(载《初中生优秀作文》2008年第10期)写一位中学生“我”因母亲早逝,和父亲过着平凡贫穷的农家生活,学校要收缴取暖费,爹没钱,只好向刻薄的大伯家借贷,“我仿佛看见爹低声下气地向大伯伸手时,大伯露出的那鄙视的目光和大娘指桑骂槐的样子。”交取暖费,对一般的家庭算不了什么,但“贫穷之家百事哀”。当读到:我趴在爹怀里呜呜地哭了,“爹,我错了……”“傻闺女,怪爹无能。爹咋会怪你呢?”我的心里感到震颤,这对父女的心底波澜。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得到?
  再如一篇学生作文:
  他也需要“诚信”
  刘义是我们大院刘权的儿子,三年前因为偷盗被关进监狱,前两天才放出来,他决定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在父亲帮助下。他打算利用自己家的一楼开个小店,当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邻居们都认为他“狗改不了吃屎”,“家贼难防”,对他心存疑忌。
  双休日,二门二楼的陈嫂外出买菜忘了带钥匙,回来进不去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邻里张婶说砸窗户,可陈嫂说他家刚换的钢窗,花了二百多元。砸了可惜。李姐说那就撬门吧。可门也是新换的。撬坏了真舍不得。眼看过去了小半天。还是没法打开门。急得陈嫂坐在台阶上哭。正在这时,邻里中也不知谁想到了刘义,陈嫂突然醒悟,一拍大腿:“可不是咋的,刘家兄弟有这一手。”立刻有人去喊刘义了。不一会儿。刘义低着头走来了,邻里们闪在一旁,刘义拿出一根铁丝。通了通钥匙孔,没用两三分钟,只听“啪”的一声。暗锁开了。陈嫂直喊“好兄弟,谢谢!”刘义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笑容。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他可真是个行家啊!”邻里们一听。立刻脸都变得阴沉了,刘义的笑容也凝固了。他心里像刀割一样痛。他急急忙忙钻出人群,跑回自己的小屋,捂住脸,指缝间涌出泪水:“都说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什么邻居们还这样对待我,难道连一点诚信都不肯给我!”他悔恨。悔恨自己失过足。这天晚上,他爸爸刘权在饭桌上开导了他一番。刘义决心从明天开始新的生活。第二天早晨。他满怀信心地走出家门,但映入眼帘的却是家家都换上了双保险的防盗门。最后,对生活“绝望”了的刘义又选择了出走,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完成式”结构,刘义想痛改前非,重新取得周围人们对他的信任,但要实现这个愿望却谈何容易!他以为,自己用撬门压锁的技术帮邻里排难解忧,一定会赢得他们的爱和理解,但人们却从他精湛的“技术”中看到“危险”。更增添了对他的防范心理。为什么他的好心未得好报呢?因为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定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看似反常。却更显得真实。
  对于目的选择式的情节,更要注重人物做出最后选择时的心理活动细节,写出此时此地的心底波澜。
  例如一篇学生习作《爸爸的背影》,写自己的爸爸在大西北服役,因为工作忙。三年来只探过一次家,没呆几天又要归队。火车站上,刚刚5岁的我追着爸爸,喊着“爸爸……”“妈妈站在月台上流泪。最后爸爸把我从怀抱中放到月台上。通往大西北的列车在鸣笛。在爸爸心里那是进军的号角。我看着爸爸毅然转过身。大踏步地登上了列车,那宽阔脊背透出了他的刚强。他突然转过身,挥着大手向我和妈妈告别,眼角含着晶莹的泪花。”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生活中的坎坷曲折和人们心灵的波澜。
  其次,要达到“兴波”,还要学习运用一些叙事技巧,如奇正、扬抑、藏露等辩证手法和悬念、误会、巧合等传统技法。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就借助于这些叙事笔法,把历史上的事件写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比如第三十九回“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是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次“亮相”,他派出赵云、刘备先后诱敌,关平、刘封预备放火,关羽、张飞埋伏截杀。部署完毕,“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连刘玄德也“疑惑不定”。这就是用了悬念,也叫“藏露”,露的是部署过程。藏的是整个作战意图。部署完毕,关羽张飞提出:为什么我们都去厮杀,而你军师却坐守县城?尤其是安排他们的大哥刘备去诱敌,这该冒多大风险?但是刘备不出场,曹军统帅夏侯悖能那么容易上钩吗?这个诱饵够分量。最终战役取得全胜,关张理解了,所以才拜服在孔明的四轮车前。这用的是误会法,。在战役进行中,曹军进入山林。见两边都是芦苇,副将李典提醒夏候悖要防火攻,夏侯悖猛然省悟,立刻命令停止前进,这时,读者立刻担心孔明的火攻妙计会落空。大鱼会脱钩。可是十万大军,人马走发,那里拦挡得住?等到火终于点起来了,读者才松了一口气。这就是奇正相生。奇。奇在曹军中也有高明之士,能发现诸葛亮的意图。正,正在人马太多。掉头难。开头写关张不服诸葛亮是抑。后来写关张佩服孔明是扬:“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先抑后扬,更显出了孔明的韬略,也写出关张的心地纯洁、光明磊落。所以,写作技巧的运用也会为文章兴波。
其他文献
我的爸爸浓眉大眼,非常英俊,但不是很潇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爸爸1米8的个头,腰围2尺8,他肥肥胖胖的非常可爱。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诸多挫析与失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如何处置?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对此作出了极富艺术感染力、极富象征意蕴力的回答。
亭子外,大雨哗哗地下着,我扑向妈妈的怀里,像个几岁的孩子大声哭了起来,“妈!我们回家。”那一刻我听见妈妈哽咽着说:“爸爸妈妈都急死了。”这一幕时常在我的头脑中闪现,提醒我幸
市场经济制度不但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当代中国已经进入社会阶级分化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劳动力成为商品,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
在“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否善于通过语言的使用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写作才华和表达能力,已经成为考生能否取胜作文考场的关键。因此,在精心打造文章语言的时候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要做到言之有物    什么是“物”?“物”就是作文的内容;所谓言之有物,指的是文章的语言不仅是反映了一定内容的事物的,而且这种反映是全面的、准确的、具体的。请看中考佳作《致小白
文学追求真善美,真是基础;没有真,善与美则无从谈起。酸梅能止渴生津,这是真实的。曹操说前面树林里有梅子.曹操虽然说了假话,但基于梅子能止渴却是真实,于是渴极了的士兵争相疾进。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一些读书人铺就了成功之路,更让无数的读书人遭受了思想和身体上的摧残。那么,最早提出科举制度的人是谁呢?又是哪一位皇帝开始主持殿试的?  最早提出科举制度:三国时魏司空持节都督王昶,于公元249年向魏主曹芳陈言《治略五事》:“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首次提出经过考试而选拔人才的观点。  最早实行科举制度:隋文帝杨坚为废除汉魏以来“上
将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确定为在不侵害他人利益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的社会契约,这一契约是其他所有契约的基础,不得违背。企业社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在美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们以真挚的情感,融情于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下面的两首咏雪诗,就是诗人情感的
“夫”字在文言文中,既是实词,又是虚词,随着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弄清其用法,对其所在文言文句子的正确理解很有必要。下面我们以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例子,谈谈它的几种常见用法。    一、名词    “夫”作名词时,读作“fu”,意思是成年男子或丈夫。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译文:于是带领儿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②未几,夫驹声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