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预设是对课堂教学的定向和计划,只有精心预设,才能预约高效,生成精彩。生成是动态生长和建构,是师生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动态的课堂经常充斥着随意生成,失去生成的意义和价值,所以预设与生成是精彩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才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是精彩的。这就需要设立一个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彰显生成魅力。
一、悬疑预设:促使生成更主动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疑问开始。只有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驱动学生去认识和感悟,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力保证。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预设置若罔闻,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样让学生在疑问中开启思维的大门是我们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在执教“计算机安全与使用道德”时,我先从一个有兴趣的故事导入——
师:一位朋友在QQ上给我留言:你好,别人给我发了一段QQ视频,那人的QQ昵称和你的一样,也叫“边城浪子”,不会是你吧?表演得也太露骨了点儿。希望不是你,你看看吧。http://www.18hi.com/abc.exe。啊?我的隐私怎么会出现在网上!同学们给我出出主意,要不要点击一下看看?
生(异口同声):要。
教师点击链接,随即弹出一个恭喜发财的对话框,QQ掉线了,教师输入密码也无法登录,电脑的文件图标变成了一个个举着三根香的熊猫。
生(惊叹):中毒了。
师:大家想一想,这个电脑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如果不点击这个链接会中毒吗?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一个悬而未决的故事情境中,并适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出病毒的特征。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参与,自始至终沿着“中毒、解毒、破毒、防毒”的主线攻关。因为摆在学生面前的是可恶可恨的病毒,是他们的电脑经常被侵犯和破坏的罪魁祸首。教师的“经历”唤醒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洞察力,预设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意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经历”的感觉。
二、弹性预设:促使生成更有效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总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设计任务时要难易搭配、弹性预设,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片段二:在执教“文件的下载和压缩”时,我针对学生特点和能力差异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网站上还有很多QQ表情,让我们把特别喜欢的表情挑选出来,压缩后带回家吧。
入门级:选用合适的方法下载QQ表情,用“姓名 ‘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保存到桌面。
高手级:选用合适的下载方法快速下载QQ表情,用“姓名 ‘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保存到桌面。为保证文件安全,设置压缩密码,并创建自解压文件。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两个级别进行练习,在“点菜”中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预设的可预见性。
三、预设“错误”:促使生成更有价值
错误资源有时是引导学生攻克难点的突破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刻意的“错误预设”,更会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带着“错误”去思考,变废为宝,让错误更加美丽。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初三毕业以后大家都要各自奔赴新的战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同学间的联系方式呢?
生:同学录、QQ号。
师:有几个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是×××同学用Excel为大家做的通讯录。请大家分析一下,他的作品有哪几处需要改进?
初中生不像高中生那样内敛,敢说、敢批评是他们的风格。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表格少了一行。
生2:没有合并相应单元格、
生3:表头斜线和底纹没有设置。
……
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时错误也是一种机遇,教师应该有勇气和机智去把握。有些教师故意逃避错误,把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却限制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扼杀学生的灵感。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和利用这些“错误”,让学生带着“错误”去感悟、去辨析、去比较,在矛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生成就会变得货真价实。
四、无心插柳:促使生成更精彩
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欲望是经常诱发课堂意外的小插曲。对待这些意外,教师不能回避、听之任之或放纵忽略,应判断其价值的大小,重构课堂内涵,演绎意外精彩。
教学片段四:在执教“认识PowerPoint”时,我先预设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打开PowerPoint。学生各显神通。有的用双击桌面中的PPT图标,有的单击“开始→程序”中的PPT程序。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只见他熟练地通过键盘win(微软视窗键)键打开“开始”菜单,接着把光标移到“程序”中的Microsoft PowerPoint,按回车键打开了PPT程序,完全用键盘代替了鼠标操作。我让他介绍一下发现这一功能的经历。“老师,你不是常说单击‘确定’就是按回车键吗?所以我就觉得既然回车键可以控制菜单,那么其他键一定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就经常试一下其他键,果然我发现按下win键代表打开‘开始’菜单,还发现Alt F4组合键代表关机”。我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
课堂上学生的意外发现证明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用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质疑。试想,教师当时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发现,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谁还敢越雷池半步?这将在无形之中扼杀学生的创新发现,埋没学生的闪光点。这个小小的插曲看似波澜不惊,却蕴藏了教师内心预设与生成的博弈过程,最后教师把意外当成了教学资源,生成了精彩。
预设是基础,生成是灵魂,它们都是演绎精彩课堂的手段和措施。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作铺垫,只有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彰显课堂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崇寿初级中学)
一、悬疑预设:促使生成更主动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疑问开始。只有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驱动学生去认识和感悟,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力保证。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预设置若罔闻,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样让学生在疑问中开启思维的大门是我们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在执教“计算机安全与使用道德”时,我先从一个有兴趣的故事导入——
师:一位朋友在QQ上给我留言:你好,别人给我发了一段QQ视频,那人的QQ昵称和你的一样,也叫“边城浪子”,不会是你吧?表演得也太露骨了点儿。希望不是你,你看看吧。http://www.18hi.com/abc.exe。啊?我的隐私怎么会出现在网上!同学们给我出出主意,要不要点击一下看看?
生(异口同声):要。
教师点击链接,随即弹出一个恭喜发财的对话框,QQ掉线了,教师输入密码也无法登录,电脑的文件图标变成了一个个举着三根香的熊猫。
生(惊叹):中毒了。
师:大家想一想,这个电脑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如果不点击这个链接会中毒吗?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一个悬而未决的故事情境中,并适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出病毒的特征。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参与,自始至终沿着“中毒、解毒、破毒、防毒”的主线攻关。因为摆在学生面前的是可恶可恨的病毒,是他们的电脑经常被侵犯和破坏的罪魁祸首。教师的“经历”唤醒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洞察力,预设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意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经历”的感觉。
二、弹性预设:促使生成更有效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总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设计任务时要难易搭配、弹性预设,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片段二:在执教“文件的下载和压缩”时,我针对学生特点和能力差异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网站上还有很多QQ表情,让我们把特别喜欢的表情挑选出来,压缩后带回家吧。
入门级:选用合适的方法下载QQ表情,用“姓名 ‘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保存到桌面。
高手级:选用合适的下载方法快速下载QQ表情,用“姓名 ‘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保存到桌面。为保证文件安全,设置压缩密码,并创建自解压文件。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两个级别进行练习,在“点菜”中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预设的可预见性。
三、预设“错误”:促使生成更有价值
错误资源有时是引导学生攻克难点的突破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刻意的“错误预设”,更会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带着“错误”去思考,变废为宝,让错误更加美丽。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初三毕业以后大家都要各自奔赴新的战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同学间的联系方式呢?
生:同学录、QQ号。
师:有几个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是×××同学用Excel为大家做的通讯录。请大家分析一下,他的作品有哪几处需要改进?
初中生不像高中生那样内敛,敢说、敢批评是他们的风格。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表格少了一行。
生2:没有合并相应单元格、
生3:表头斜线和底纹没有设置。
……
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时错误也是一种机遇,教师应该有勇气和机智去把握。有些教师故意逃避错误,把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却限制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扼杀学生的灵感。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和利用这些“错误”,让学生带着“错误”去感悟、去辨析、去比较,在矛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生成就会变得货真价实。
四、无心插柳:促使生成更精彩
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欲望是经常诱发课堂意外的小插曲。对待这些意外,教师不能回避、听之任之或放纵忽略,应判断其价值的大小,重构课堂内涵,演绎意外精彩。
教学片段四:在执教“认识PowerPoint”时,我先预设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打开PowerPoint。学生各显神通。有的用双击桌面中的PPT图标,有的单击“开始→程序”中的PPT程序。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只见他熟练地通过键盘win(微软视窗键)键打开“开始”菜单,接着把光标移到“程序”中的Microsoft PowerPoint,按回车键打开了PPT程序,完全用键盘代替了鼠标操作。我让他介绍一下发现这一功能的经历。“老师,你不是常说单击‘确定’就是按回车键吗?所以我就觉得既然回车键可以控制菜单,那么其他键一定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就经常试一下其他键,果然我发现按下win键代表打开‘开始’菜单,还发现Alt F4组合键代表关机”。我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
课堂上学生的意外发现证明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用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质疑。试想,教师当时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发现,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谁还敢越雷池半步?这将在无形之中扼杀学生的创新发现,埋没学生的闪光点。这个小小的插曲看似波澜不惊,却蕴藏了教师内心预设与生成的博弈过程,最后教师把意外当成了教学资源,生成了精彩。
预设是基础,生成是灵魂,它们都是演绎精彩课堂的手段和措施。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作铺垫,只有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彰显课堂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崇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