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目标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进行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儿80例,所有患儿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一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称为目标组,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IgM抗体水平,并观察参照组患儿及目标组患儿各个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参照组患儿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目标治疗方法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改善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临床应用目标治疗的方法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
[关键词]目标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43-03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较差,较容易遭受病毒及细菌的侵袭,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发病较急,病情相对较重。临床一般采用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较多呼吸道感染病毒及细菌出现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所以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不适合用于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采用目标治疗对我院儿科收治的部分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治疗患儿80例,所有患儿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且均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将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称为目标组。参照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男患儿26例,女患儿14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5.1±1.1)岁,入院时体温36.6~40.2℃,平均(38.2±0.5)℃;目标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1±1.1)岁,入院时体温36.7~40.2%,平均(38.3±0.4)℃。参照组患儿和目标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时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即患儿在入院后,医生对患儿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通过询问患儿及家属的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医生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给予患儿一定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患儿有发热症状,给予物理降温等。目标组患儿采用目标治疗进行。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病原体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检查过程严格按照操作标准,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使用试剂的质量及样本的质量,保证样本不被污染。在检测出结果后,根据患儿的病原体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衣原体、支原体的患儿,通过希舒美对患儿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病毒的患儿,通过阿昔洛韦对其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细菌的患儿,通过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用药反应进行实时的监测,遇到不良反应症状及时进行处理。如有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
参照组患儿及目标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周。
1.3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IgM抗体水平,并观察参照组患儿及目标组患儿各个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当患儿的临床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基本无病原菌时,可判定为痊愈;当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经实验室检查病原菌有明显减少时,可判定为好转;当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经实验室检查,病原菌无明显减少时,可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等于好转率与痊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Mg体水平比较
在治疗前,参照组患儿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目标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目标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2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90%的呼吸道感染均是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一般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在一年四季均能会发病,且可发于任何年龄。由于小儿的抵抗力弱,所以呼吸道感染在小儿中的发病率特别高。有资料显示,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近年来发现少量的支原体及衣原体也会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但仍有部分患儿不能确定病原体。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出现较严重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导致病原菌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患儿家属对药物不了解,一味鼓励医生用药,而医生只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对患儿病症不确定的情况下用药,加上对临床疗效的追求,导致出现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抗生素品种使用错误及药物剂量过大两方面,同时在用药疗效不佳的情况下,部分医生改变药品的种类或者加大剂量,导致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更加严重。
上述情况不仅不能对患儿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还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加重患儿的病情。同时抗生素的乱用也造成了医药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了病原菌的耐药性。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不能杀死患儿体内原有的病原菌,还会使导致患儿体内的菌群失调情况更严重,也加大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所以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具有针对性,无法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标治疗是通过对患儿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查,在确定病原菌之后给予患儿适当的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不仅能有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还节约了医院的药物资源,减少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病原菌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医护人员临床用药的依据,能够对不同病原体所引发的感染进行差别区分,并结合临床药敏结果,指导医护人员为患儿选用更具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对患儿耐药性进行规避的同时,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能够得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加用目标治疗,比之单用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减少患儿临床鼻塞、流涕、咳嗽以及咳痰的发生率,并具有高达95.00%(38/40)的疗效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标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说明采用目标治疗方法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改善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目标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43-03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较差,较容易遭受病毒及细菌的侵袭,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发病较急,病情相对较重。临床一般采用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较多呼吸道感染病毒及细菌出现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所以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不适合用于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采用目标治疗对我院儿科收治的部分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治疗患儿80例,所有患儿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且均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将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称为目标组。参照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男患儿26例,女患儿14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5.1±1.1)岁,入院时体温36.6~40.2℃,平均(38.2±0.5)℃;目标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1±1.1)岁,入院时体温36.7~40.2%,平均(38.3±0.4)℃。参照组患儿和目标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时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即患儿在入院后,医生对患儿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通过询问患儿及家属的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医生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给予患儿一定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患儿有发热症状,给予物理降温等。目标组患儿采用目标治疗进行。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病原体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检查过程严格按照操作标准,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使用试剂的质量及样本的质量,保证样本不被污染。在检测出结果后,根据患儿的病原体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衣原体、支原体的患儿,通过希舒美对患儿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病毒的患儿,通过阿昔洛韦对其进行治疗;针对检测结果为细菌的患儿,通过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用药反应进行实时的监测,遇到不良反应症状及时进行处理。如有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
参照组患儿及目标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周。
1.3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IgM抗体水平,并观察参照组患儿及目标组患儿各个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当患儿的临床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基本无病原菌时,可判定为痊愈;当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经实验室检查病原菌有明显减少时,可判定为好转;当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经实验室检查,病原菌无明显减少时,可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等于好转率与痊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Mg体水平比较
在治疗前,参照组患儿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目标组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目标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目标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70.00%(2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90%的呼吸道感染均是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一般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在一年四季均能会发病,且可发于任何年龄。由于小儿的抵抗力弱,所以呼吸道感染在小儿中的发病率特别高。有资料显示,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近年来发现少量的支原体及衣原体也会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但仍有部分患儿不能确定病原体。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出现较严重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导致病原菌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患儿家属对药物不了解,一味鼓励医生用药,而医生只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对患儿病症不确定的情况下用药,加上对临床疗效的追求,导致出现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抗生素品种使用错误及药物剂量过大两方面,同时在用药疗效不佳的情况下,部分医生改变药品的种类或者加大剂量,导致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更加严重。
上述情况不仅不能对患儿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还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加重患儿的病情。同时抗生素的乱用也造成了医药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增加了病原菌的耐药性。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不能杀死患儿体内原有的病原菌,还会使导致患儿体内的菌群失调情况更严重,也加大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所以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具有针对性,无法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标治疗是通过对患儿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查,在确定病原菌之后给予患儿适当的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不仅能有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还节约了医院的药物资源,减少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病原菌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医护人员临床用药的依据,能够对不同病原体所引发的感染进行差别区分,并结合临床药敏结果,指导医护人员为患儿选用更具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对患儿耐药性进行规避的同时,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能够得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加用目标治疗,比之单用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减少患儿临床鼻塞、流涕、咳嗽以及咳痰的发生率,并具有高达95.00%(38/40)的疗效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标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说明采用目标治疗方法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改善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