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由于认知、自我发展水平不高,他们的学习观比较稚嫩、缺乏之主管理能力,因而课堂上难免会出现这种或那种影响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效率开展的行为,即课堂问题行为。新课堂下如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又及时防范和调节课堂问题行为,保障教育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理应成为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从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和如何对治进行探讨。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及表现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懂得预防、监督的同时,当学生不当行为将现或乍现,班级秩序略趋浮动时,能及时巧妙地处理,就会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说学生遵守或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对“不遵守纪律”的表现缺乏归类研究,因而难以准确找到问题的成因,难以有效对治。
中国学者(如柳夕浪,1998)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型的攻击行为(如打骂他人、推撞、追逐等)和内向型的退缩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等)。还有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不单是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教师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生的心身因素。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是: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优越感或挫败感,比如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没有知心朋友,经常遭人议论,被人特殊是被同性戏弄、嘲笑等等;班主任不答应自己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的爱好得不到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责备;被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遭到点名批评,经常忍受委屈;教师、同学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职;没取得应有的比赛名次;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精心制定的学习计划经常不能落实;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学轻易否定;因某门功课没学好而被视为“不可造就”;挫折情境经常使学生表现出直接或转向的攻击性行为。学习上的挫折经常导致学生破坏纪律、扰乱秩序、厌学、逃学、考试作弊等。自尊与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经常使学生作出破坏对方财物、偷窃、讥讽别人、打人、骂人等行为。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能恰到好处。要么失之过宽,要么失之过严。前者对学生行为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致使一些学生久而久之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合适的;后者对学生行为过分苛责,致使学生动辄得咎,从而产生消极甚至过激行为。二是缺乏教育的耐心与热情,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费学生在纪律要求上搞一刀切,致使不同的心理困境得不到有效疏导,不良情绪郁积于心得学生,时不时寻找宣泄,造成课堂问题行为。
第三,环境因素。家庭、社会、学校,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不同的家庭生态,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如富裕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困家庭的学生、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学生在校各有“相似”表现;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有“相似”表现。
三、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防范与调节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适时进行纪律教育,不对学生行为听之任之。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乎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我们就要让小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班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只有让学生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大家有秩序地学习和生活。懂得遵守学校纪律,才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每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读书后,通过进行学校各项制度的教育和训练,他们会初步了解到:上课期间都要按时上课;课堂上要守纪律;课间活动要守秩序;排队要整齐等这些规章制度。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年纪的增高,学生们逐渐懂得只有遵守学校纪律才能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要求学生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课内课外一个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能使学生实现三个“一个样”,他们就会成为好学生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勤抓不懈,促其养成。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别学生个别对待,是解决学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对每个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促其养成守纪习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认为有了“集中训导”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必须心细如丝,对每一个学生“了如指掌”。
再次,调动各种“资源”,参加与学生教育。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不足,让柔弱者找到自信,让强势者发现不足,内心都变得“平静”下来,激发努力进取的动力。
教育是一件繁难的工作,只有以极大的耐心,深入其内,方可寻得合适的方法,方能有效。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及表现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懂得预防、监督的同时,当学生不当行为将现或乍现,班级秩序略趋浮动时,能及时巧妙地处理,就会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说学生遵守或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对“不遵守纪律”的表现缺乏归类研究,因而难以准确找到问题的成因,难以有效对治。
中国学者(如柳夕浪,1998)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型的攻击行为(如打骂他人、推撞、追逐等)和内向型的退缩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等)。还有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不单是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教师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生的心身因素。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是: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优越感或挫败感,比如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没有知心朋友,经常遭人议论,被人特殊是被同性戏弄、嘲笑等等;班主任不答应自己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的爱好得不到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责备;被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遭到点名批评,经常忍受委屈;教师、同学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职;没取得应有的比赛名次;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精心制定的学习计划经常不能落实;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学轻易否定;因某门功课没学好而被视为“不可造就”;挫折情境经常使学生表现出直接或转向的攻击性行为。学习上的挫折经常导致学生破坏纪律、扰乱秩序、厌学、逃学、考试作弊等。自尊与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经常使学生作出破坏对方财物、偷窃、讥讽别人、打人、骂人等行为。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能恰到好处。要么失之过宽,要么失之过严。前者对学生行为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致使一些学生久而久之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合适的;后者对学生行为过分苛责,致使学生动辄得咎,从而产生消极甚至过激行为。二是缺乏教育的耐心与热情,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费学生在纪律要求上搞一刀切,致使不同的心理困境得不到有效疏导,不良情绪郁积于心得学生,时不时寻找宣泄,造成课堂问题行为。
第三,环境因素。家庭、社会、学校,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不同的家庭生态,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如富裕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困家庭的学生、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学生在校各有“相似”表现;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有“相似”表现。
三、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防范与调节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适时进行纪律教育,不对学生行为听之任之。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乎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我们就要让小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班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只有让学生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大家有秩序地学习和生活。懂得遵守学校纪律,才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每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读书后,通过进行学校各项制度的教育和训练,他们会初步了解到:上课期间都要按时上课;课堂上要守纪律;课间活动要守秩序;排队要整齐等这些规章制度。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年纪的增高,学生们逐渐懂得只有遵守学校纪律才能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要求学生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课内课外一个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能使学生实现三个“一个样”,他们就会成为好学生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勤抓不懈,促其养成。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别学生个别对待,是解决学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对每个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促其养成守纪习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认为有了“集中训导”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必须心细如丝,对每一个学生“了如指掌”。
再次,调动各种“资源”,参加与学生教育。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不足,让柔弱者找到自信,让强势者发现不足,内心都变得“平静”下来,激发努力进取的动力。
教育是一件繁难的工作,只有以极大的耐心,深入其内,方可寻得合适的方法,方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