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许多新知识都可作为探究的主题去开展探究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就会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验知识获得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活动概括起来大致包括四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也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探究。如何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谈谈科学探究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提高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述,这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如果没有这一步,探究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指向探究主题的科学问题呢?由于教材的特殊地位,其中的问题多为陈述性的问题,一般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他们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中。知识只有在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苏教版四上科学《空气的性质》一课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呢?我在上这一课时,从学生身边的空气入手,采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空气实实在在在我们身边,它是占据空间的。占据空间的空气如何验证它的存在?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最后,自己动手做一做。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打开了思考的闸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建立起了“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同时也激发起了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分享,提高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的有效性
  探究问题引出来后,如何科学设计好实验过程,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发挥大家的智慧,共同分享实验设计的过程。在教科版四年级科学《加快食物变质的速度》一文中,怎样设计变量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先在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汇报各自的方法,最后统一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确保方案设计不出现错误是开展探究活动的有效保障。
  三、自主实验,提高科学探究中“实验验证”的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论证科学结论的重要手段,更是揭开科学秘密的钥匙。实验教学是科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主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去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实验,从而真正吸收知识。学生经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解决实验问题,自主完成整个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学生的知识获得将终身难忘。
  在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摩擦力的大小》实验中,学生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归纳出来两个方面:一是摩擦面的粗糙、光滑程度,一是物体的重量。有的小组在实验中,同时改变了两个变量,摩擦面不同,物体的重量也不同,结果测量的摩擦力数据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不明确。经过老师的指导,控制一个变量,再来实验,学生明显发现了问题,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的光滑程度和重量都有关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用双眼去观察,用双手去实验,用大脑去思考,用嘴巴去交流,整个探究过程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
  总之,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要使科学探究活动更加有效,教师不仅要在材料、指导等方面下功夫,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探究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悟有效探究的乐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彰显探究的魅力,焕发课堂应有的活力。
其他文献
从儿童发展的规律来看,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发展的过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尽管自主性逐渐加强,对同伴的交往需求日益迫切,但自制力、坚持性、集体意识依然淡薄。一到小学便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上课玩自己的东西,随便讲话,不搭理老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纪律常识几乎为零,判断是非的观念淡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一旦得不到满足,他
期刊
一、“30+15”循环课堂模式的提出  全国各地都在搞课堂改革,都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重在引导,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模式较多,大家都是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到底的,能够结合学情进行合理的科学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大多会取得成功。相反,很多都会是昙花一现。2010年第一学期,我校结合农民工子弟较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
期刊
在办公室里,没过几天又听到老师们的埋怨声:“某某同学又跟同学打架了”“某某同学又偷别人的东西了”……“每次他犯错误时,我都耐心地教育过他,还要求他写过保证书……哎,真是无奈!”  的确,每当小学生们犯了一点错误时,班主任们都很细心的教育过他们,学生们也都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向老师保证过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作为班主任,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犯错误,特别是那些明明知错却
期刊
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教师,后来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坛二十六载风雨,我深知:一个教师的言行和品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这也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一、播种爱心 开启心灵  付出爱心是当好老师的关键和前提,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双眼睛看不住几
期刊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愈发呈现出“开放性”“弹性”“多样性”的特点,思维活跃的当代学生,课堂随时会出现新情况,教师也必须随时接受意外和挑战。学生和教师一起,创造着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命课堂的探寻,一直是笔者追求的教学最高境界。在领略大家的课堂后,颇有感触,特此作文一篇,与各位前辈、同仁请教之。  一、大家作文教学——“揉碎”后融入课堂  《望月》这篇文章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文中写
期刊
迄今为止,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仍在继续着,并不断向前推进,不断流淌着新鲜的血液。从过去的“分层教学”,到近年来的“小助教法”,再到现时正在大力施行的“‘30+15’循环课堂”,无一不是坚持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素质教育,并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最初,我校推进“分层教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全方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后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
期刊
一、高老师在生成性课堂上的教学策略  1.弹性预设  高老师说:“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先设定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知识。”  一是高老师将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如高老师教授《认识人民币》,先展示学生买东西的情境图,再让同学们谈:“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  二是高老师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逐渐接近课堂教学目标。如高老师教授《百分数的认识》,高
期刊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学习动机即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才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下面结合平日的学习研究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与
期刊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教育人士的重视,甚至在家庭活动中,父母更是抓住各种机会,处处给孩子留下提问和质疑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
期刊
中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和过渡阶段。中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作为中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而此时,我校组织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本次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甚多,同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我指明了方向。此次学习收获颇多,下面谈几点读后的感想。  第一,要想阻止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跟上中学生心理成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