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真正走进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度假区实验小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学校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视角,认真思考、探求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开发背景
  度假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出身农村的小学,学校中又有不少留守儿童,孩子们的各种习惯都很差,文化底子也薄。如何培养并为他们的一生打点文化底色?反复思量斟酌之后,学校选择了学习国学经典,让经典滋润童心。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外都纷纷掀起学习中国经典的高潮,我们又怎能落后,不做深入研究呢?虽然学校在以前也曾经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但由于没有纳入学校日常正规的教学安排中,没有学校政策的引导和保障,做与不做一个样。
  二、课程实践
  用理念引领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完善。说干就干,2013年下半年学校正式把学习国学经典作为校本课程来研究开发。度假实小的教师们就是国学课程编制的主要群体,他们提建议、审建议,收集资料、做研究、联系专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编写和创作课程资料,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创新整理出《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孟子》《道德经》《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美文选》等书中的精华,装订成册,配以图画,制成简易实用的校本教材,并设置每周一节的国学课,在课堂里实施课程,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对课程进行评价,逐步完善课程。
  三、尴尬困惑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国学走进课堂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要过四关——学生关、老师关、家长关和考试关。
  第一,学校部分语文老师开始让学生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并且要求学生像古人那样,倒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读。读了一阵子,我发现学生们没有真正理解国学经典的含义,晃动起来随心所欲,应了那句古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的孩子还因此对国学产生了厌倦情绪。此外,学生对国学课的接受程度也不理想,有老师反映,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有点难。
  第二,学校的国学课和语文课连在一起上,主要由语文老师授课,语文课有限定课时,两本教材都上的话肯定上不完,并且语文老师能上好语文课,并不代表也能上好国学课。经典诵读应该依腔行调,有章法可循,而现在我校老师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对课本钻研深度也不够,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现在这个桶里只有半桶水,当然无法顺利实施教学,学生自然也感到无趣。
  第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国学学习不重视,因为一是感觉学了没用,以后中考高考统统用不上;二是感觉太难,很多家长自己都看不懂文言文。没有家长的辅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局。
  第五,不检测不知道孩子们学的情况,可是检测又怕增加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怎么办?开设国学课是好事,但半个学期下来,我们的国学课堂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四、执着向前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最新出炉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我校踯躅徘徊的国学课堂重新带来了曙光和生机。这些说明我们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的引领是正确的、必要的。纲要指出:国学等传统文化内容,必将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并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我们已经走在了课改的前列,只是中途遭遇困惑。“穷则变,变则通”重新规划,再次学习。
  第一,对传统国学经典进行现代转换。
  没有选择就没有学习,没有现代转换就无法读好传统国学经典。我们在“筛选精选”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等作现代注解和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对传统国学经典进行现代时空转换。我们编选的教材,是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的,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
  第二,给老师们进行国学课程培训。
  国学教学有三简:目标要简明,过程要简洁,方法要简单,通俗说就是读一读、说一说、悟一悟、背一背。得其意、得其言、得其趣、得其旨。打造精品国学课堂,课堂上要求老师们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着力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语文教师把学生的目视、口诵、耳听、心想四者结合起来,通过课堂上琅琅上口的反复吟诵,和切合实际的生动讲解,有效地提高学生诵读的效果,并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音乐教师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指导学生编排古诗韵律歌;体育老师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体操融为一体,形成了古诗韵律律操。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经典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第三,开展家长课堂。
  告诉家长: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其机械记忆处在最好的黄金阶段,这在心理学上叫“关键期”。只有在关键期、敏感期的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最佳发展,如果错过了儿童的最佳发展期,那么就等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你要补也来不及了。因此,提前是不行的,滞后更是不行的。儿童在中小学阶段要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创造性地多读、多记、多背一些好东西,这对他们日后成长都有极大的作用。有人担心孩子不理解怎么办,这种担心虽然不是多余的,但决不是有用的。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今天有用,而在于明天发酵。
  第四,设立专门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提出了“建构国学微型课程群”的课程规划开发策略。
  微型课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礼仪课程,如对一年级新生的“开笔礼”即入学课程;三年级学生的“成童礼”即升级课程;六年级毕业生的“状元礼”即毕业课程;一类是礼仪实践活动课程,如“实验文明小天使”“江北水城小导游”。
  本学期对一年新生进行的“开笔礼”通过“读论语、学写‘人’字、赠开笔礼证书”的仪式,让度假实小的新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明确学习是最重要的责任。受到家长们衷心的赞许。今后的“成童礼”“状元礼”会激励每一个度假实小的学子带着喜悦、心怀感恩、励志成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让国学真正走进课堂,走一条有特色的度假区实验小学的国学经典之路,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展实践与研究。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仍在继续着,并不断向前推进,不断流淌着新鲜的血液。从过去的“分层教学”,到近年来的“小助教法”,再到现时正在大力施行的“‘30+15’循环课堂”,无一不是坚持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素质教育,并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最初,我校推进“分层教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全方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后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
期刊
一、高老师在生成性课堂上的教学策略  1.弹性预设  高老师说:“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先设定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知识。”  一是高老师将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如高老师教授《认识人民币》,先展示学生买东西的情境图,再让同学们谈:“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  二是高老师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逐渐接近课堂教学目标。如高老师教授《百分数的认识》,高
期刊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学习动机即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才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下面结合平日的学习研究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与
期刊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教育人士的重视,甚至在家庭活动中,父母更是抓住各种机会,处处给孩子留下提问和质疑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
期刊
中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和过渡阶段。中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作为中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而此时,我校组织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本次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甚多,同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我指明了方向。此次学习收获颇多,下面谈几点读后的感想。  第一,要想阻止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跟上中学生心理成长的
期刊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许多新知识都可作为探究的主题去开展探究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究,寻找问
期刊
一、上课只听老师讲解  产生幼儿不善于讨论和提问的重要因素,在于我们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教育活动只是听老师讲,幼儿不大动脑筋,因而也就不会提问和参与讨论。  二、缺乏课外经验  幼儿一般只对活动课堂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而幼儿也大多是按老师布置的“小任务”进行研究,课外知识相对薄弱,没有自己思考,也不需要讨论和提出新的问题,课堂上也就不会、也不敢参与讨论。  单纯的“听”“看”都只能说成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  我认为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那么怎样来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是我们力求得到的效果。下面浅谈几点。  一、利用直观教具、动手操作学具手段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动
期刊
曾经总是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的课,学生不感兴趣,为什么自己教起来那么吃力。为了找到答案,我总是跟着我的师傅进班听课,我发现她的语调是那么的动听,她的教态是那么的自然,她的课程逻辑是那么的环环相扣,她的课堂是那么的活跃。每次听完,我都会认真反思。结合自己的课堂进行对比,总结出有这么几点非常关键:课前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好教案;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把老师教转化为学生学;课后认真总结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