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活动和成长的场所,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并影响到整体的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设置教学问题、科学构建学习小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四个层面出发,来分析优化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285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却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教学效率低、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核心要求,主动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以优化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广泛地应用和普及,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合理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以直接创设出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更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草原》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展开的描写,对于景物描写的课文,笔者通常会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笔者在课前准备阶段,会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相关的景色图片和视频,上课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课件,并在课件中呈现草原图片,让学生们从图片欣赏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趁着此时学生们的专注度,笔者再正式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们从课文中领略草原的优美,感受作者笔下的草原风光。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能够直接引发质疑和思考,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不再局限于肤浅层面的知识学习上。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来转变单方面灌输的教学倾向,提高对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试图从语文教材课本出发,从中提炼出重点、难点和要点内容,以此来设置启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探究,深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谜》时,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们熟悉课文内容,随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笔者通过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实施合作教学模式的直接体现,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并直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再局限于统一性的班级授课模式,而是落实合作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首先,教师应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全面了解来进行科学地小组分配,实现学习小组的构建;其次,教师需设计并布置合作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沟通、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桥》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利用课前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其目的是节省课上时间,让学生们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小组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任务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协同配合。这样,笔者通过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语文知识同样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教师必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和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强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促使学生深入体验到语文知识的无处不在,感知语文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知识思维向应用思维的转化,进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课后,笔者先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引出学生们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情况发表的看法,通过这段交流,学生们对生活垃圾污染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本,认识地球所面临的危害,同时学习如何保护我们“脆弱”的地球。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是广大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现如今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根本支撑。所以,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要从根本上来认识、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课堂教学的态度和思想,把握现代教育的趋势和要求,以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设置教学问题、科学构建学习小组、紧密联系生活實际等策略的实施,来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167.
[2]诺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J].才智,2016(24):7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285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却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教学效率低、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核心要求,主动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以优化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广泛地应用和普及,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合理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以直接创设出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更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草原》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展开的描写,对于景物描写的课文,笔者通常会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笔者在课前准备阶段,会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相关的景色图片和视频,上课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课件,并在课件中呈现草原图片,让学生们从图片欣赏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趁着此时学生们的专注度,笔者再正式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们从课文中领略草原的优美,感受作者笔下的草原风光。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能够直接引发质疑和思考,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不再局限于肤浅层面的知识学习上。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来转变单方面灌输的教学倾向,提高对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试图从语文教材课本出发,从中提炼出重点、难点和要点内容,以此来设置启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探究,深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谜》时,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们熟悉课文内容,随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笔者通过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实施合作教学模式的直接体现,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并直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再局限于统一性的班级授课模式,而是落实合作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首先,教师应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全面了解来进行科学地小组分配,实现学习小组的构建;其次,教师需设计并布置合作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沟通、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桥》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利用课前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其目的是节省课上时间,让学生们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小组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任务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协同配合。这样,笔者通过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语文知识同样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教师必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和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强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促使学生深入体验到语文知识的无处不在,感知语文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知识思维向应用思维的转化,进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课后,笔者先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引出学生们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情况发表的看法,通过这段交流,学生们对生活垃圾污染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本,认识地球所面临的危害,同时学习如何保护我们“脆弱”的地球。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是广大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现如今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根本支撑。所以,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要从根本上来认识、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课堂教学的态度和思想,把握现代教育的趋势和要求,以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设置教学问题、科学构建学习小组、紧密联系生活實际等策略的实施,来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167.
[2]诺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J].才智,2016(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