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不少教师尝试打破以讲为主的灌输格局,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部分课堂里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才具有意义。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内容缺乏价值判断。有的教师虽有合理、精美的预设,但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诸多的即时生成的经验与问题、需要与体验、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地回应,不能有效地回应,不少教师对发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的潜在价值孰视无睹,对学生即发的需要与问题缺乏敏感度,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教学契机流失。有的冷漠处置,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也不问;有的蜻蜓点水,对学生的问题轻轻点过,没有及时抓住究底;有的束手无策,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一、 预设——生成的起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有预设的一面,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那么如何有效的预设呢?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景,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预见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所以说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那如何找到意外的通道和捕捉美丽的风景呢?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这样,我们的课堂将实现“时时升华,处处升华”。
1、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教师预先设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总是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记得有一次上课开始时,我对学生说:“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愿不愿意为你们的母亲及学校的女老师送上一些节日祝福?”我的本来意图是让学生说出一些如“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祝词,然后引出这些只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导出课题了。可不料大多数的学生都回答:“不愿意。”这跟我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我有点愣住了,但转而一想,这也可以作为新的导课方式,所以接下去就说:“看来我想得到你们的祝福不太容易,这真让我伤心。真的,人生难免有挫折,你们现在就让我碰了一个小小的‘钉子’。”听了之后,全班的同学就笑了起来,接下来的课就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2、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能促进有效学习的环境,即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权威的气氛;一种没有威胁、批评,对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与想像。如在《坚强意识品质》一课中,有一位老师举了“龟兔赛跑”的事例,当他问学生:“现在你手中有一面锦旗,你认为应该奖给谁?”不料学生却回答说给兔子。如果老师能故意用不解的语气问:“为什么要奖给兔子锦旗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大声训斥,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可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关注“生成性教育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情境、问题和信息,如果对这些生成性的教育契机不进行引导,它们仅仅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像上面“龟兔赛跑”这个案例,老师不是训斥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说出把锦旗送给兔子的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内化为理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不少教师尝试打破以讲为主的灌输格局,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部分课堂里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才具有意义。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内容缺乏价值判断。有的教师虽有合理、精美的预设,但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诸多的即时生成的经验与问题、需要与体验、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地回应,不能有效地回应,不少教师对发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的潜在价值孰视无睹,对学生即发的需要与问题缺乏敏感度,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教学契机流失。有的冷漠处置,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也不问;有的蜻蜓点水,对学生的问题轻轻点过,没有及时抓住究底;有的束手无策,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一、 预设——生成的起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有预设的一面,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那么如何有效的预设呢?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景,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预见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所以说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那如何找到意外的通道和捕捉美丽的风景呢?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这样,我们的课堂将实现“时时升华,处处升华”。
1、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教师预先设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总是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记得有一次上课开始时,我对学生说:“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愿不愿意为你们的母亲及学校的女老师送上一些节日祝福?”我的本来意图是让学生说出一些如“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祝词,然后引出这些只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导出课题了。可不料大多数的学生都回答:“不愿意。”这跟我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我有点愣住了,但转而一想,这也可以作为新的导课方式,所以接下去就说:“看来我想得到你们的祝福不太容易,这真让我伤心。真的,人生难免有挫折,你们现在就让我碰了一个小小的‘钉子’。”听了之后,全班的同学就笑了起来,接下来的课就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2、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能促进有效学习的环境,即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权威的气氛;一种没有威胁、批评,对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与想像。如在《坚强意识品质》一课中,有一位老师举了“龟兔赛跑”的事例,当他问学生:“现在你手中有一面锦旗,你认为应该奖给谁?”不料学生却回答说给兔子。如果老师能故意用不解的语气问:“为什么要奖给兔子锦旗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大声训斥,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可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关注“生成性教育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情境、问题和信息,如果对这些生成性的教育契机不进行引导,它们仅仅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像上面“龟兔赛跑”这个案例,老师不是训斥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说出把锦旗送给兔子的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内化为理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