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的出版物中,关于希特勒的传记著作真可谓浩如烟海。这当中,艾伦·布洛克的《希特勒:暴政研究》(中译本易名为《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于五十年代问世后,曾被视为研究希特勒的权威性著作。
艾伦·布洛克一九一四年出生于英国,曾在牛津大学任教,并任牛津大学副校长,圣凯瑟琳学院的第一任院长。由于布洛克对历史学、教育学造诣颇深,著述甚丰,一九七二年他被授予爵士称号。
布洛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始进行这部书的写作工作。作者根据二次大战后缴获的纳粹德国的大量档案文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讯记录,以及纳粹战犯们的日记、回忆录,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于一九五二年出了第一版。此书初版后,作者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果,而是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又花了十年时间,于一九六二年出版了修订版。
作者勇于更新自己的某些观点。例如在六十年代,关于希特勒的政治目的究竟是什么,曾有过一场争论,争论的一方以英国历史学家特罗弗-罗珀为代表,另一方的代表便是艾伦·布洛克。布洛克当时的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位不择手段的马基雅弗利式的、见机行事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目标的独裁者”,而特罗弗-罗珀则认为“希特勒本人在种族意识上的信条,及据此而制定的以在东方夺取‘生存空间’为目的的对外政策,决定了他既定的政治方向”。争论的结果,罗珀的观点基本上为人们所接受,就连布洛克也接受了罗珀的观点,并修改了自己著作中的某些论点。
布洛克的治学态度是严肃的,他肯于对自己的著述采取“批评的眼光”;为了修改自己的著作,能够认真地去钻研新文件和新见解;积极参与学术上的争论,并能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正因为他具有这种勇于探索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致使他的著作得以不断再版,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学术界成为一本颇有声誉的著作,布洛克本人也被称之为“最优秀的希特勒传记作家”。
《希特勒:暴政研究》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全书计七十五万字,不仅叙述了希特勒一生的主要经历,而且揭示了第三帝国对内对外政策的统治目标和方法,阐明了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特点和作用,并对纳粹主义进行了必要的剖析。
这部书的体裁是编年纪事体,但也穿插有专题论述。例如第七章《独裁者》,对希特勒的世界观及其独裁统治的特色作了深刻分析。作者写道:“希特勒政治信仰的基础是一种幼稚浅薄的达尔文主义。“人类在斗争中变得强大……不论他达到了什么目标,都是由于他的创造力加上他的残忍……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富于流水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401页)作者精辟地论述道:“希特勒感兴趣的是权力,他对上帝或命运的信念只是对他自己的权力意识的一种投射。”(392页)作者还指出,妄自尊大的希特勒希望第三帝国的建筑也要象金字塔一样,反映出统治者的权力。无论是雄伟高大的德国新总理府的建筑,还是关于重建柏林、慕尼黑、纽伦堡的设想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者对希特勒的各种观念,例如对领袖的吹捧、种族学说、反犹主义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攻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了独裁者——希特勒的形象。通过这一章专题论述,使这部书增色不少。
《希特勒:暴政研究》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本书虽然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对某些事件(例如一九三二年纳粹党的竞选活动)的叙述是生动而具体的,对希特勒形象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再现了第三帝国政治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图景。
《希特勒:暴政研究》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论述希特勒上台以后的历史,而写作的重点又侧重于外交政策和军备扩张两个方面。作者认为希特勒“全神贯注于外交政策和战争准备两个方面”(309页)。事实上,希特勒上台后,于一九三四年便把重点转移到外交政策方面,他执政期内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外交活动和军事会议。作者引用戈林的话作为证据:“首先外交政策是元首自己独占的领域。我的意思是说,一方面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武装部队的领导权引起了元首最大的注意,并且成了他主要的工作。他特别忙于这两个领域的细小事件。”(309页)由于作者抓住了希特勒外交政策的本质,所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侧重于撰写纳粹德国军备扩张和外交政策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这部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颇具特色。
(《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英〕艾伦·布洛克著,朱立人等译,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上下册)6.50元)
艾伦·布洛克一九一四年出生于英国,曾在牛津大学任教,并任牛津大学副校长,圣凯瑟琳学院的第一任院长。由于布洛克对历史学、教育学造诣颇深,著述甚丰,一九七二年他被授予爵士称号。
布洛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始进行这部书的写作工作。作者根据二次大战后缴获的纳粹德国的大量档案文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讯记录,以及纳粹战犯们的日记、回忆录,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于一九五二年出了第一版。此书初版后,作者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果,而是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又花了十年时间,于一九六二年出版了修订版。
作者勇于更新自己的某些观点。例如在六十年代,关于希特勒的政治目的究竟是什么,曾有过一场争论,争论的一方以英国历史学家特罗弗-罗珀为代表,另一方的代表便是艾伦·布洛克。布洛克当时的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位不择手段的马基雅弗利式的、见机行事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目标的独裁者”,而特罗弗-罗珀则认为“希特勒本人在种族意识上的信条,及据此而制定的以在东方夺取‘生存空间’为目的的对外政策,决定了他既定的政治方向”。争论的结果,罗珀的观点基本上为人们所接受,就连布洛克也接受了罗珀的观点,并修改了自己著作中的某些论点。
布洛克的治学态度是严肃的,他肯于对自己的著述采取“批评的眼光”;为了修改自己的著作,能够认真地去钻研新文件和新见解;积极参与学术上的争论,并能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正因为他具有这种勇于探索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致使他的著作得以不断再版,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学术界成为一本颇有声誉的著作,布洛克本人也被称之为“最优秀的希特勒传记作家”。
《希特勒:暴政研究》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全书计七十五万字,不仅叙述了希特勒一生的主要经历,而且揭示了第三帝国对内对外政策的统治目标和方法,阐明了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特点和作用,并对纳粹主义进行了必要的剖析。
这部书的体裁是编年纪事体,但也穿插有专题论述。例如第七章《独裁者》,对希特勒的世界观及其独裁统治的特色作了深刻分析。作者写道:“希特勒政治信仰的基础是一种幼稚浅薄的达尔文主义。“人类在斗争中变得强大……不论他达到了什么目标,都是由于他的创造力加上他的残忍……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富于流水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401页)作者精辟地论述道:“希特勒感兴趣的是权力,他对上帝或命运的信念只是对他自己的权力意识的一种投射。”(392页)作者还指出,妄自尊大的希特勒希望第三帝国的建筑也要象金字塔一样,反映出统治者的权力。无论是雄伟高大的德国新总理府的建筑,还是关于重建柏林、慕尼黑、纽伦堡的设想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者对希特勒的各种观念,例如对领袖的吹捧、种族学说、反犹主义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攻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了独裁者——希特勒的形象。通过这一章专题论述,使这部书增色不少。
《希特勒:暴政研究》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本书虽然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对某些事件(例如一九三二年纳粹党的竞选活动)的叙述是生动而具体的,对希特勒形象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再现了第三帝国政治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图景。
《希特勒:暴政研究》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论述希特勒上台以后的历史,而写作的重点又侧重于外交政策和军备扩张两个方面。作者认为希特勒“全神贯注于外交政策和战争准备两个方面”(309页)。事实上,希特勒上台后,于一九三四年便把重点转移到外交政策方面,他执政期内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外交活动和军事会议。作者引用戈林的话作为证据:“首先外交政策是元首自己独占的领域。我的意思是说,一方面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武装部队的领导权引起了元首最大的注意,并且成了他主要的工作。他特别忙于这两个领域的细小事件。”(309页)由于作者抓住了希特勒外交政策的本质,所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侧重于撰写纳粹德国军备扩张和外交政策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这部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颇具特色。
(《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英〕艾伦·布洛克著,朱立人等译,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上下册)6.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