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数学是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抽象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枯燥的理论,让学生们产生反感,甚至敬而远之。针对小学的数学课,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记住和活学活用呢?记忆数学公式,是件让学生头痛的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接受这些枯燥的数学公式?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难题。
  【关键词】生活化 自主探究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浅谈如下想法。
  一、课前准备非常重要
  课前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这就是说我们在上课时不打无准备之仗,一、要钻研教材,掌握本节课要讲的内容,理清本节课和前面我们学的课之间的联系;二、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面有多广,课前学生需要准备哪些学具,提前让学生准备好;三、要制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和难点;四、要准备好这节课用的课件和需要用的教具。例如我在讲“圆的认识”这节课前,首先了解到这是一节新的内容的课,和前面的知识没有什么联系,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几个圆片、圆规和三角尺让学生上课用。我自己也准备了一根细线拴好的粉笔头,还有一些多媒体课件、教师用的三角尺,供我上课使用。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三、以活动为线索,促使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活动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明确这节活动课的目的是理解圆柱特征后,通过实践探索活动了解圆柱形状和体积的关系。其次,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合理地分成15个小组,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后,引导他们用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卷圆柱。一张横着卷成一个圆柱,一张竖着卷成一个圆柱后再研究它们的大小,然后组织学生将两张纸裁开,把变化形状后的纸再卷成圆柱,研究圆柱体积的变化,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深化对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认识,并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摒弃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活促探”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师一定要精讲精练
  尤其在上单元复习课时,我们好些时候感觉复习的内容不多,所以也就不是很重视,有的老师干脆把课本上的复习题做完就算复习完了,还有的教师先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事实上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根本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我认为,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确定好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选择性进行讲解,不要把什么知识都拿来讲,只要是学生已经掌握好了的知识只需要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放在练习题中进行复习,只有在单元复习课中做到了精讲,复习的效率才会得以提高,效果也才会更加明显。其次是精心选择习题。就是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新荣. 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构成探究——九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观点[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03)
  [2]吴玉亚. 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11)
  [3]刘水泉. 浅析有效小学数学学习的反思[J]. 数字化用户. 2013(07)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推行情报服务,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广大师生的科研需求,并对情报服务实施创新。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对象,在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现状基础上,
【摘要】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作为初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仍旧存在多处问题,部分体育教师仍未深入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程度低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希望进一步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学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坚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克服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效率  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无论何时,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笔者认为,在思品课教学中也应该进行审美教育,它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在思品课教材中领略自然美。  思品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
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被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活动是以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毕加索曾这样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见,构建农村高中学美术新课堂,教师必须顺应新
【摘要】D.H.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主要围绕克利福德、康妮、梅勒斯这三个人物形象来展开。从表面上看,这三个人物的关系是男女情感纠葛中的“三角关系”;但从实质上看,这三个人物各蕴含着深层次的象征寓意。本文主要对这三个主要人物背后的象征寓意进行解读。  【关键词】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人物形象 象征寓意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无疑是D.H.劳伦斯最有争议、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关键词】新理念 重过程 重创新 重个性  一、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
听、说、读、写素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素质,听说训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英语素质的主要渠道。如可提高听说能力仍然是探索中的首要问题,下面就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简要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大胆“说”  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下学习,能使他们思维活跃敏捷,说话流畅,并喜欢这一学科,“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则会使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