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调研得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总体来看,主流是良好的。文章在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思想道德状况;成因;对策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末的一代,他们的成长历程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经济生活的优越性,社会文化的多维性,思想意识领域的多元化等等,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和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关系祖国命运的重中之重。
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活动,初步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指明方向。综观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总体来看,主流是良好的。
一、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积极方面
1.热爱祖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政治思想稳定健康,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成就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的基础上的,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广大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爱好和平,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政治问题。当代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他们逐渐接受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来看待国际交往;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学会用经济眼光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内问题焦点集中在台湾问题上,广泛支持中国政府立场,赞成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有不少同学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认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我国经济文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中日关系问题,反恐问题,国际原油等等,集中反映为支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反对恐怖主义活动。
3.憧憬美好未来,树立远大理想。广大大学生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和美好愿望。广大学生通过学业规划及将来职业设计,为自己规划了绚丽蓝图,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和未来职业目标,并能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鞭策自己朝向目标前进。
4.崇尚诚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以来,广大大学生深刻领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观。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坚决杜绝假、恶、丑的行为;宏扬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广大同学纷纷表示,“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5.注重社交,渴望良好人际关系。多数大学生都十分注重自身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把其做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的一项必修课。渴望建立一种良好、健康、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反对交友的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尊重纯洁的友情。
(二)消极方面
1.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偏差,缺乏动力。进入高校以后,学生从紧张的中学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宽松、自我约束的大学校园,不能迅速定位进入角色。尤为突出的是,高职专院校的大学生在高考失利后,没能升入理想本科高校,思想上波动较大,学习态度有滑坡现象,有“学与不学一个样”“及格就行”的不良思想倾向。部分学生不注重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沉溢于上网聊天。
2.大学生思想压力较大。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思想压力在于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由于招生收费的并轨,有不少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助学贷款较多,不少学生对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压力。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激烈竞争,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本科文凭走向社会,思想上压力较大,担心毕业后如果不能进一步深造会找不到工作。
3.价值观问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从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崇尚,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从价值取向来看,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一种新型的“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4.社会交往问题。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中去,由于分辨力未完全成熟,往往在交友不能明确分清界限,在参与社会活动上,不能准确把握尺度。以爱情、商业活动类的表现尤为突出,存在着一定的金钱主义或功利主义。
二、成因分析
(一)正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整体形势是良好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是广大教师辛勤教育的结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强领导,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党团组织机制健全,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显著。
目前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各高校中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从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到系学工领导小组,再到辅导员、班主任,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德育工作体系。主办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得了良好效果。
3.丰富的文体活动,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
为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从学校团委、学生处(或学工部)到系团总支、学生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艺术节、球类比赛、舞蹈表演、书法比赛等,吸引广大学生参与,使高校形成生机勃勃的氛围。
4.多渠道、多维度,拓展大学生视野。
为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知识面和分析辨别能力,各高校通过网络、图书馆、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多维度地为大学生的提供了拓宽视野的途径。
(二)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方面的因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的多极化,思想意识领域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社会不良习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侵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造成不良影响。
2.高教体制改革的影响。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出现脱节现象。以高职专院校为例,形势就更为严峻。部分职业技术学院脱胎于中专教育模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对当今高职专的管理处于学习与摸索阶段,教师的教育与管理理念也有待尽快跟上形式的需要,如何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不是一僦而就的事情。
三、对策思考
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健康、良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高校必须把此项工作作为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重点工作和希望工程,作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与核心。
(二)注重敬业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是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要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坐标、人生境界、人生道路这五个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样政工队伍也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特别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教师职业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
(四)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围绕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包括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科技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思想道德状况;成因;对策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末的一代,他们的成长历程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经济生活的优越性,社会文化的多维性,思想意识领域的多元化等等,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和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关系祖国命运的重中之重。
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活动,初步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指明方向。综观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总体来看,主流是良好的。
一、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积极方面
1.热爱祖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政治思想稳定健康,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成就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的基础上的,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广大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爱好和平,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政治问题。当代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他们逐渐接受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来看待国际交往;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学会用经济眼光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内问题焦点集中在台湾问题上,广泛支持中国政府立场,赞成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有不少同学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认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我国经济文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中日关系问题,反恐问题,国际原油等等,集中反映为支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反对恐怖主义活动。
3.憧憬美好未来,树立远大理想。广大大学生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和美好愿望。广大学生通过学业规划及将来职业设计,为自己规划了绚丽蓝图,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和未来职业目标,并能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鞭策自己朝向目标前进。
4.崇尚诚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以来,广大大学生深刻领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观。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坚决杜绝假、恶、丑的行为;宏扬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广大同学纷纷表示,“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5.注重社交,渴望良好人际关系。多数大学生都十分注重自身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把其做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的一项必修课。渴望建立一种良好、健康、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反对交友的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尊重纯洁的友情。
(二)消极方面
1.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偏差,缺乏动力。进入高校以后,学生从紧张的中学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宽松、自我约束的大学校园,不能迅速定位进入角色。尤为突出的是,高职专院校的大学生在高考失利后,没能升入理想本科高校,思想上波动较大,学习态度有滑坡现象,有“学与不学一个样”“及格就行”的不良思想倾向。部分学生不注重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沉溢于上网聊天。
2.大学生思想压力较大。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思想压力在于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由于招生收费的并轨,有不少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助学贷款较多,不少学生对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压力。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激烈竞争,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本科文凭走向社会,思想上压力较大,担心毕业后如果不能进一步深造会找不到工作。
3.价值观问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从价值主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崇尚,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从价值取向来看,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一种新型的“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4.社会交往问题。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中去,由于分辨力未完全成熟,往往在交友不能明确分清界限,在参与社会活动上,不能准确把握尺度。以爱情、商业活动类的表现尤为突出,存在着一定的金钱主义或功利主义。
二、成因分析
(一)正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整体形势是良好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是广大教师辛勤教育的结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强领导,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党团组织机制健全,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显著。
目前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各高校中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从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到系学工领导小组,再到辅导员、班主任,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德育工作体系。主办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得了良好效果。
3.丰富的文体活动,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
为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从学校团委、学生处(或学工部)到系团总支、学生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艺术节、球类比赛、舞蹈表演、书法比赛等,吸引广大学生参与,使高校形成生机勃勃的氛围。
4.多渠道、多维度,拓展大学生视野。
为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知识面和分析辨别能力,各高校通过网络、图书馆、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多维度地为大学生的提供了拓宽视野的途径。
(二)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方面的因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的多极化,思想意识领域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社会不良习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侵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造成不良影响。
2.高教体制改革的影响。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出现脱节现象。以高职专院校为例,形势就更为严峻。部分职业技术学院脱胎于中专教育模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对当今高职专的管理处于学习与摸索阶段,教师的教育与管理理念也有待尽快跟上形式的需要,如何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不是一僦而就的事情。
三、对策思考
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健康、良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高校必须把此项工作作为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重点工作和希望工程,作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与核心。
(二)注重敬业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是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要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坐标、人生境界、人生道路这五个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样政工队伍也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特别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教师职业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
(四)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围绕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包括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科技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