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以它优美的造型、完美的音韵、和谐的节奏、独特的组合、丰富的涵义、无穷的想象,显示着它作为一种人类语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就是要传达、把握和体会这种美的内涵和意义,并让学生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人在语文学习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其他学习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然而,随着新课改向前推进,不少人却一味地在创新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大做文章,过分夸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似乎一堂语文课不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单调的、无效的、没有生气的,甚至是失败的。在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诵读,重理解轻品味,重无声思索轻有声体验,重文山题海轻整体感知。走进校园,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进入教室,看到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的千姿百态的画面……一篇篇美文成了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成了各式各样的图画,成了键盘敲打出来的冰冷的文字!试想:在课件中,你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图画再现出来是不是一种差强人意的做法?那些图画能否准确传达出这首诗的意境?我们是在学习语言还是在欣赏图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来就能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图画或其他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替代语言文学作品本身!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它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语文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这种交流、对话是文本的作者所渴望的。汉语字词句篇的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以及它给人带来的独特的语感、丰富的意义、淋漓的情味、美妙的境界和无穷的想象,不诵读是无法体会到的。诵读之声是文本之声的表现,而非文本之声的再现。语文学习必然包含对言语声音的感知,而学生对言语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其语感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诵读不仅是走向意义世界的桥梁,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
古往今来无数语文学习的经验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江淹,在少年时代就曾“诵咏”达“二十万言”;马克思在学生时代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茅盾少年时将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黎锦熙、朱自清、周振甫等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诵读教学,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关于诵读的好处,周振甫先生在《论诵读》一文中的也有精辟的见解: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读熟了字句妥贴的文章,习惯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字的安排,到写作时,自然不会写出生硬不妥的句子。作文时仅仅懂得文法还不够,仍需熟习于妥贴的句子,所以要熟读范文;读熟了以后,即使自己鉴赏力不够看不到文章的好处,只要背诵不忘,到后来读的文章愈多,阅读能力愈提高,以前看不懂的也自会懂了。
重视诵读,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经过语文教育学家反复筛选的,篇篇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它们有肌理、有血脉、有骨肉、有气息,它们那双声叠韵、四声平仄、对偶排比等富有音乐性的特点,给人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感受,只要我们放开声音,按节奏反复诵读,必然能直达“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之妙境,“吟咏之间,吐珠纳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在诵读中,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和启发到了一定程度,这种技巧方法的把握能力自然会迁移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重视诵读,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扬弃那些繁琐的课文分析,高度重视课文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重分析、轻诵读、重传授、轻体验、重图解、轻品味”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做法,也是违背了学生主体意志的做法。究其实质,它只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剥去了语文的“人文内涵”,因而也不符合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双重规定,轻重不分、本末倒置的语文课,如何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使语文课上活,更无益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诵读,而汉语学习在这一方面显得尤其重要。有的教师担心诵读占去过多时间,会影响语文教学,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生在诵读方面用时太少,语文根基就不会深厚,学习也就缺乏后劲。学生诵读多了,语文基础扎实了,学习才能往深处发展。试想,如果学生心中熟记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各种体裁的范文,还有哪种书不能读,还有什么文不能写?所以说,语文教学忽视诵读的作用是一种极大的失误!
诵读的关键是要把握文气。唐弢先生说过:“一个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彼此并不是一律的,因此,读起来的时候,我们从这些句子所得到的感觉,以及读出来的声音,也就有高低,有强弱,有缓急,抑扬顿挫,也就是所谓‘文气’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说:“读要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顺通文气就是要理清文章主旨和文中宣泄的感情,吟诵的时候注意停顿,分清节奏,掌握好重音,控制好速度,运用好语调。总之,要符合规律,读的自然上口,情真意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重视诵读,重视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这才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出语气的轻重,读出声调的抑扬,读出节律的缓急,读出韵味的韵味。读出凝重、读出眼泪、读出欢笑、读出境界,何乐而不为?
(孙元鸿,山东省曹县一中)
然而,随着新课改向前推进,不少人却一味地在创新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大做文章,过分夸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似乎一堂语文课不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单调的、无效的、没有生气的,甚至是失败的。在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诵读,重理解轻品味,重无声思索轻有声体验,重文山题海轻整体感知。走进校园,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进入教室,看到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的千姿百态的画面……一篇篇美文成了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成了各式各样的图画,成了键盘敲打出来的冰冷的文字!试想:在课件中,你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图画再现出来是不是一种差强人意的做法?那些图画能否准确传达出这首诗的意境?我们是在学习语言还是在欣赏图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来就能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图画或其他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替代语言文学作品本身!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它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语文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这种交流、对话是文本的作者所渴望的。汉语字词句篇的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以及它给人带来的独特的语感、丰富的意义、淋漓的情味、美妙的境界和无穷的想象,不诵读是无法体会到的。诵读之声是文本之声的表现,而非文本之声的再现。语文学习必然包含对言语声音的感知,而学生对言语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其语感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诵读不仅是走向意义世界的桥梁,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
古往今来无数语文学习的经验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江淹,在少年时代就曾“诵咏”达“二十万言”;马克思在学生时代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茅盾少年时将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黎锦熙、朱自清、周振甫等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诵读教学,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关于诵读的好处,周振甫先生在《论诵读》一文中的也有精辟的见解: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读熟了字句妥贴的文章,习惯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字的安排,到写作时,自然不会写出生硬不妥的句子。作文时仅仅懂得文法还不够,仍需熟习于妥贴的句子,所以要熟读范文;读熟了以后,即使自己鉴赏力不够看不到文章的好处,只要背诵不忘,到后来读的文章愈多,阅读能力愈提高,以前看不懂的也自会懂了。
重视诵读,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经过语文教育学家反复筛选的,篇篇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它们有肌理、有血脉、有骨肉、有气息,它们那双声叠韵、四声平仄、对偶排比等富有音乐性的特点,给人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感受,只要我们放开声音,按节奏反复诵读,必然能直达“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之妙境,“吟咏之间,吐珠纳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在诵读中,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和启发到了一定程度,这种技巧方法的把握能力自然会迁移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重视诵读,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扬弃那些繁琐的课文分析,高度重视课文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重分析、轻诵读、重传授、轻体验、重图解、轻品味”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做法,也是违背了学生主体意志的做法。究其实质,它只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剥去了语文的“人文内涵”,因而也不符合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双重规定,轻重不分、本末倒置的语文课,如何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使语文课上活,更无益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诵读,而汉语学习在这一方面显得尤其重要。有的教师担心诵读占去过多时间,会影响语文教学,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生在诵读方面用时太少,语文根基就不会深厚,学习也就缺乏后劲。学生诵读多了,语文基础扎实了,学习才能往深处发展。试想,如果学生心中熟记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各种体裁的范文,还有哪种书不能读,还有什么文不能写?所以说,语文教学忽视诵读的作用是一种极大的失误!
诵读的关键是要把握文气。唐弢先生说过:“一个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彼此并不是一律的,因此,读起来的时候,我们从这些句子所得到的感觉,以及读出来的声音,也就有高低,有强弱,有缓急,抑扬顿挫,也就是所谓‘文气’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说:“读要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顺通文气就是要理清文章主旨和文中宣泄的感情,吟诵的时候注意停顿,分清节奏,掌握好重音,控制好速度,运用好语调。总之,要符合规律,读的自然上口,情真意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重视诵读,重视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这才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出语气的轻重,读出声调的抑扬,读出节律的缓急,读出韵味的韵味。读出凝重、读出眼泪、读出欢笑、读出境界,何乐而不为?
(孙元鸿,山东省曹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