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二、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关键词】默读 思维 训练 培养 自学 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学力,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一种学习能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学法的渗透,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印进学生的脑海里,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语文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形式多样的语文训练密不可分。
一、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1、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
2、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3、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如默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
4、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如教《怒吼吧,黄河》一课时,出示自学提纲:①《黄河大合唱》的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②冼星海谱曲的动力是什么?要求边默读课文,边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这样,通过点拨该课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迅速感知了冼星海是如何克服困难来谱曲的,从而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经过,感悟光未然和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激情的革命精神。
5、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如学习课文《鸟的天堂》第5至13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喜欢哪句就针对哪句谈理解;喜欢哪个词,就针对哪个词谈理解;自己感觉对哪句话理解得好,就把哪句话读给大家听,自己最喜欢哪句,就先把那句背下来…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丰富了学生的感情,而且为他们自己的写作积累了材料。
二、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智力和能力的集中表现。读、写结合,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写作,如在讲解新课前留预习作业时,就注意这方面的练习,既促进知识掌握,又促进了自学的能力。如学习《草原》一课的第二大段时,由于内容多,课文长,学生在理解时带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他们快速默读,找出这段课文中最能点明中心的一句话。学生默读后比较容易地找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当时的情境: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到处都是绿的!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围坐在一起,交谈、饮酒、唱歌、跳舞……此时,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最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深厚的情谊,感受到两族人民依依不舍的心情。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质疑”,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预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先试着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桂林的山是怎样的美?”“桂林的水是怎样的美?”“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等,四年级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 ,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去从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的锻炼的过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也不急于让部分理解力强的同学马上作出回答,而是进一步启发、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语句,了解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书上都有明确的答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解决问题)再如查字典、词典,了解“甲天下”的意思,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时,设计学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尤其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问所言何物,问言有何序,问读后何感。第三,培养“三变”的能力,将语言变成生活画面,把长话变短活,变专学语言为学用结合。如《西风胡杨》一课,先让学生审题质疑:①课文标题为何用西风胡杨?②胡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③胡杨的哪个特点给你的印象最深?④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作者借胡杨想告诉我们什么?⑤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最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分段细读,解决上述疑问。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了读题思文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切实通过形式多样的各项语文训练,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关键词】默读 思维 训练 培养 自学 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学力,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一种学习能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学法的渗透,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印进学生的脑海里,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语文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形式多样的语文训练密不可分。
一、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1、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
2、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3、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如默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
4、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如教《怒吼吧,黄河》一课时,出示自学提纲:①《黄河大合唱》的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②冼星海谱曲的动力是什么?要求边默读课文,边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这样,通过点拨该课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迅速感知了冼星海是如何克服困难来谱曲的,从而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经过,感悟光未然和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激情的革命精神。
5、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如学习课文《鸟的天堂》第5至13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喜欢哪句就针对哪句谈理解;喜欢哪个词,就针对哪个词谈理解;自己感觉对哪句话理解得好,就把哪句话读给大家听,自己最喜欢哪句,就先把那句背下来…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丰富了学生的感情,而且为他们自己的写作积累了材料。
二、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智力和能力的集中表现。读、写结合,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写作,如在讲解新课前留预习作业时,就注意这方面的练习,既促进知识掌握,又促进了自学的能力。如学习《草原》一课的第二大段时,由于内容多,课文长,学生在理解时带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他们快速默读,找出这段课文中最能点明中心的一句话。学生默读后比较容易地找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当时的情境: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到处都是绿的!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围坐在一起,交谈、饮酒、唱歌、跳舞……此时,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最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深厚的情谊,感受到两族人民依依不舍的心情。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质疑”,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预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先试着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桂林的山是怎样的美?”“桂林的水是怎样的美?”“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等,四年级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 ,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去从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的锻炼的过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也不急于让部分理解力强的同学马上作出回答,而是进一步启发、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语句,了解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书上都有明确的答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解决问题)再如查字典、词典,了解“甲天下”的意思,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时,设计学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尤其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问所言何物,问言有何序,问读后何感。第三,培养“三变”的能力,将语言变成生活画面,把长话变短活,变专学语言为学用结合。如《西风胡杨》一课,先让学生审题质疑:①课文标题为何用西风胡杨?②胡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③胡杨的哪个特点给你的印象最深?④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作者借胡杨想告诉我们什么?⑤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最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分段细读,解决上述疑问。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了读题思文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切实通过形式多样的各项语文训练,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