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将来的孩子,注定是没有故乡的人。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安庆,很可能一直留在北京。无论他在北京或随便一个什么地方长大,身边说安庆话的人注定只有我一个。当我用安庆土话骂他“八五儿”、“贴屎”的时候他能听懂就不错了,不指望他能学会。那么北京会成为他的故乡吗?想来也不会的。无论他接触多少北京人,他都永远不可能拥有一个北京式的家庭。北京大概不会给他户口,我也没什么兴趣给他弄一个。
那么我呢?我有故乡,但未来几十年大概是回不去的。我和故乡的联系早已摇摇欲坠,一旦某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也就被连根拔起了。当然我在安庆还有许多亲戚,许多同学,我还熟悉安庆的一草一木。这些算得上是藕断丝连吧。然而丝也有断绝的时候,亲戚们会陆续离开,同学们会逐个消失。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我熟悉的草木建筑,街道巷陌,也会像一盘沙画般被抹去,画上新的。
到那时,故乡于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谈,未免太过虚妄,且耗神。我想的是:我在安庆还有房子。当我老了,不用再工作,孩子也已经长大,我就一个人回安庆定居。没错,必须一个人。不连累孩子,他有他自己的生活;不看护孙子,他有他自己的家庭;也不带老婆,安庆是我的故乡,和她没什么关系。
我就一个人,登上火车,穿过华北,回到安庆,打开家门,空空荡荡。
走出家门,无处可去。离家几十年,新人旧人都是陌生人,于他们的生活而言,并无见到我的必要。于是茫无目的地走过去,走过锡麟街,走过天后宫,走过人民路,走过吴越街,走过龙门口,走到长江畔,再从焚烟亭走到迎江寺,走过钱牌楼,走过倒爬狮……当然,前提是这些地名还依然存在。
一路呼吸潮湿的空气,听身边匆匆跑过的小孩打闹追骂。路过早点摊,买十个锅贴饺;路过油炸车,买一串炸干子。
然后像个真正的安庆老头那样,坐在街头的树荫下,看眼前人来人往。只可惜,他们中间不会有任何一个停下脚步,问我一声:“老爹爹啊,你做莫四诶?你从哪里来滴诶?”
那么我呢?我有故乡,但未来几十年大概是回不去的。我和故乡的联系早已摇摇欲坠,一旦某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也就被连根拔起了。当然我在安庆还有许多亲戚,许多同学,我还熟悉安庆的一草一木。这些算得上是藕断丝连吧。然而丝也有断绝的时候,亲戚们会陆续离开,同学们会逐个消失。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我熟悉的草木建筑,街道巷陌,也会像一盘沙画般被抹去,画上新的。
到那时,故乡于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谈,未免太过虚妄,且耗神。我想的是:我在安庆还有房子。当我老了,不用再工作,孩子也已经长大,我就一个人回安庆定居。没错,必须一个人。不连累孩子,他有他自己的生活;不看护孙子,他有他自己的家庭;也不带老婆,安庆是我的故乡,和她没什么关系。
我就一个人,登上火车,穿过华北,回到安庆,打开家门,空空荡荡。
走出家门,无处可去。离家几十年,新人旧人都是陌生人,于他们的生活而言,并无见到我的必要。于是茫无目的地走过去,走过锡麟街,走过天后宫,走过人民路,走过吴越街,走过龙门口,走到长江畔,再从焚烟亭走到迎江寺,走过钱牌楼,走过倒爬狮……当然,前提是这些地名还依然存在。
一路呼吸潮湿的空气,听身边匆匆跑过的小孩打闹追骂。路过早点摊,买十个锅贴饺;路过油炸车,买一串炸干子。
然后像个真正的安庆老头那样,坐在街头的树荫下,看眼前人来人往。只可惜,他们中间不会有任何一个停下脚步,问我一声:“老爹爹啊,你做莫四诶?你从哪里来滴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