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3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來,音乐在人们心中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有助于繁荣高校音乐文化。文章通过研究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探讨音乐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现状、作用、价值,分析了音乐的功能和价值,总结并提出了繁荣校园文化的策略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音乐;大学;校园文化
  注: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音乐价值”(202010379009)、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影响”研究成果。
  现代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关系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成果,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新的挑战,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大学教育有软件和硬件两个维度。与以制度安排、大学建设指标为核心的教学科研相比,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美育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学教育机制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相关人员也并没有系统地研究其微妙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代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音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发展路径。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学校掀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各种校园文化交相辉映,各类社团和学生组织蓬勃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以教学和科研模块相互补充,担负着德育、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责。但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缺乏规划、缺乏特色等问题。
  (一)校园文化管理体制滞后于时代发展与实际需求
  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风貌的重要指标,是检验学校建设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受传统高校管理思想的制约,未得到系统建设。只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和补充而存在。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高校需要改变简单粗放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方式,树立科学、精细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思路;迫切需要打破分散化的单项工作建设模式,建立集团化、联盟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迫切需要打破各种媒体壁垒,推进校园媒体整合,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1]。只有这样,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满足时代对精品校园文化管理体制的需求。
  (二)校园文化活动趋于同质化,品牌个性和特色不足
  目前,我国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包括艺术、体育、学术、公益、创业、科技等。但也存在着校园文化盲目性设计、随意性布局、碎片化建设等问题,导致校园文化的重复建设水平低,教育功能缺失[2]。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目前,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角度来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多、类型多,但缺乏立足于高校特色的品牌活动。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意识不足,学生广泛知晓和认可的优质校园文化活动尚未形成[3]。
  (三)音乐的美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音乐美育是以音乐美的规律为基础,通过音乐艺术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教育。它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国家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但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音乐的美育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逐渐被边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选择音乐作为文化元素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使得音乐在校园文化中处于尴尬的地位。
  二、音乐功用与价值
  音乐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功能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析,应全方位地保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总的来看,音乐具备的应用价值主要在审美、育人和引领三个方面。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
  在音乐欣赏中,人们的心理过程是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给有意义的对象以最完美的感性组织过程。这种倾向在心理认知中被称为完形。音乐感知、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理解与感知构成了音乐欣赏完形心理的一般建构过程。格式塔是认知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图式。异质同构、逻辑演绎和顿悟是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途径[5]。校园音乐的繁荣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使他们能够在更广泛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建立审美认知基础。创设情境、创设审美体验,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审美发展。如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创作的《晓雾》,是当时社会上最著名的现代筝曲。 他以高雅有趣的筝乐演奏技法,展现了京城晓雾和路上的行人。此外,运用京剧音乐艺术文化元素,突出和强化了音乐的主题性。《晓雾》充满了古筝之美,它展现了现代古典乐器的特点,提高了观众的传统音乐审美能力。
  (二)音乐的育人功能
  音乐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旋律美和节奏美上,更体现在给人们的精神情感带来舒适享受上。音乐人格的塑造需要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的指导。音乐对人格的积极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说服和熏陶过程,我们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世界。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内心世界或思想的艺术形式。音乐欣赏可以陶冶情操,这也是在大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合度还不够,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在我国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传统音乐教学设计中,我们更注重西方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有效运用,更好地体现当代民族音乐的价值,弘扬民族传统文化[6]。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民族音乐合唱团和表演团,举办各类民族声乐比赛,为开展相关活动提供物质支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并对当前民族音乐的欣赏热情高涨,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音樂的引领作用
  优秀的音乐不仅可以传承一代人的积极价值观,而且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例如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除了有宴会歌曲之外,还有反映人民对政治制度不满、赞美良好德行的诗歌,将世间万物的生活向神明虔诚地传达,对于考察早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因此,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可以传递正确的审美观念,鼓舞人心,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传递社会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到音乐美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相反,如果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就会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7]。音乐美育提升了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用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这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因此,音乐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维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需重视的几个问题[EB/OL].[2020-12-20].http://www.rmlt.com.cn/2016/0226/418
  564.shtml.
  [2]王铁军.学校文化管理的理性诠释与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26.
  [3]詹春燕.高校校园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6):31-32.
  [4]梁利.当今高校音乐美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黄河之声,2016(8):60-61.
  [5]孙凯.论音乐欣赏“完形”的心理构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104-109,124.
  [6]刘黎.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艺海,2019(2):131-132.
  [7]陈冲,杨延圣.“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8):31-32.
  作者单位: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利用数字化技术反映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是因为艺术创作的需要,二是因为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列举闽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手段,展示了新时期文化遗产重塑的形式,并通过一些现实中可利用的条件来探讨闽南文化遗产记录、传承和发展的策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发掘和再创造。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闽南文化  注: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泉州非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科学有艺术化的趋势,艺术也有科学化的趋势。教师需要对美术学科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创新,深入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中,进行多样性的教学探究,这对学生个体的发展、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体系合理化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知识;美术学科;综合课程;探究式;创新意识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2019年度教育规划课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重视文化自身内涵的挖掘,还要关注其在当下传承与传播方式的选择。文章围绕大学生美育,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纱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为例,探讨如何使用创新性的思维和新技术发掘和继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美育;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纱龙;云技术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攀登计划
期刊
摘 要:书法创作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创作在近几年的发展尤为突出,大量书法爱好者的加入推动了书法创作的发展。文章从书法创作的构成要素角度展开分析,根据对当前书法创作取法特征的总结,提出了书法创作法源确立的原则和路径,对书法创作风格锻造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并就历代书法大家锤炼自身书法质感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书法创作;取法;风格  书法艺术传承了上千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项传统艺术的美,并
期刊
摘 要:民族艺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展现,文章主要探讨民族艺术如何更好地在群众中引导与提升人民素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群众共同投身到“十四五”文化事业建设中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文字的力量,绘制绚丽底色。  关键词:民族艺术;公共文化;群众文化  一、“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呈现  这次五年计划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着更加明确的要求。在
期刊
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以小郭泥塑和泰山皮影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却面临着重重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影像技术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文章以小郭泥塑和泰山皮影戏为例,在分析其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影像技术如何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期刊
摘 要:郑振铎是中国编辑出版古代木刻版画书籍的第一人。工作以后,郑振铎对古代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籍中插图尤其受郑振铎的关注,因而他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产生了写一部中国古代木刻版画书籍的想法,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产生背景到时代思想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基于郑振铎对版画编辑的梳理和总结,分析郑振铎的美术教育思想,通过版画史研究其与美术教育思想产生的关联,并讨论郑振铎研究木刻版画史的意义及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延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定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则需要以数字媒体艺术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视听语言课程的专业知识。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内涵,并詳
期刊
摘 要:声乐教学作为一种以声乐艺术为载体的教育行为,旨在从声乐传承的角度培养表演和教学人才,以期能夠实现声乐艺术的长远和高度发展。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论述声乐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根据声乐教学改革中以人为本的内涵论述声乐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宏观意义,其次从具体实施路径方面阐述相关措施。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以人为本;思维向度  从学理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等,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铺垫。在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高等院校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大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