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而言,“语用”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运用”,即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条理、有感情地进行语言表达,并将学过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根据需要规范地、个性化地表达。在这样的意义背景下,读写结合存在一些可避免的语用性局限,这就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触发情义性的语言实践、整合单一性的训练来走出局限。
【关键词】建构;触发;整合
读写结合的局限在哪里? “读写结合”一味“为写而读”,过多强调了方法的传授;“读写结合”过多注重学习语言内容,忽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读写结合”演变成为一种“惯用模式”,不能领悟到语用学理论中“情义”与“语言环境”内涵的真谛。那么如何走出语用的局限?
一、构建多元化目标
“语用”的核心是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合,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读与写的层面,就显得单薄且功利。教学目标制定是效果达成的关键,所以要关注目标的多元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浅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
1.知识层面:通过读写,让学生了解樟树的外形及特点、品质,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要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可以让学生一边读悟描写樟树的重点段落,感悟它的品质、特征;一边补充阅读宋庆龄的事迹,通过收集、整理、比较、归纳,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得出“借樟树木质的高贵、天然的清香、不受虫害的侵扰来赞扬宋庆龄高贵的品质”这一深刻内涵。
2.技能与方法层面: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尝试对比的写作方法,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也有着这样高尚的情操?由此你又想起了哪一个人?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写作,还让读写与生活、兴趣、经验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在文本理解过程中读与写、听与说、想象与交流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共同提升。
3.情感态度层面:课文中写到“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看似平淡的三句话,重复出现,细细品味,可见作者对樟树的感情非同一般,如果不写,或者直接写“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会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走进作者内心,亲历情感抒发的过程,产生情感共鸣,只有真情实感的读写才会有高质量的语用。
二、触发情义性实践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语用”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运用”,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场合能将学过的语言内容以规范的形式、准确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有个性地进行运用表达。只有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唤醒心灵的语用才是真正的语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中描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悟,再想象画面。
师: 读到这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好像看到母亲挑着重担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一步一滑,走得异常艰难。
师: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来,再走近一点,你还能看到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母親走得满头大汗,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流淌下来。
生:我好像还看到,重担把她的身体压弯了,她咬着牙,憋着劲,一步一步向前移……
师:孩子们,要了解这位母亲,就要走到她面前去,仔细端详,与她说话,才能走到她心里去……
以上的教学片断,首先让学生远距离接触母亲。“读了课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从孩子的交流中,肯定他是个有心的人,给了他们温情的评价,强调了语用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孩子们“走近去看母亲”,同时关注语言和情感的双落实。这样,母亲负重前行、不畏艰难的形象在孩子们的深情描述中逐漸放大、放光,真正触发了一场有情有义的语言实践。
三、整合单一性训练
读写结合的内容不是简单的想象、补白、续写,更不是纯粹为了语用的读写而读写,它有着情义和情景的支撑。内容的选择应该放眼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它可以基于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语言训练节点走向多方整合发展的通道。
1. 基于语文元素
对于字、词、句、段、篇的读写结合,要整体把握单元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特点,确定单元读写重点。如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都是写景的美文。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欣赏美、书写美”的主题单元,指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写身边的某一处美景。
2. 基于生活经验
找准读写的结合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写作。如《海底世界》一课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动展现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物产丰富。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围绕“特点”二字学习第三自然段,再仿照海参和梭子鱼的写法,写自己生活中见到的有趣的动物。
3. 基于写作方法
依据教材,有选择地进行读写训练,学习典型的写作方法。如《荷花》一课,学习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动静结合的方式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景物。因为是单项训练,有典型例子,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快速掌握某一种表达技巧。
4. 基于情感表达的需要
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想象和补白扩写,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故事性较强,文意浅显易懂,但课文有多处留白,可引导学生依据文字发挥想象,促进情感体验。如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会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故事情节,领悟文章情义,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训练,表达情感需求。
总之,只有落实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弄清它们存在的意义,同时关注个性化表达并触发真情实感,才能走出语用的局限。
【关键词】建构;触发;整合
读写结合的局限在哪里? “读写结合”一味“为写而读”,过多强调了方法的传授;“读写结合”过多注重学习语言内容,忽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读写结合”演变成为一种“惯用模式”,不能领悟到语用学理论中“情义”与“语言环境”内涵的真谛。那么如何走出语用的局限?
一、构建多元化目标
“语用”的核心是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合,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读与写的层面,就显得单薄且功利。教学目标制定是效果达成的关键,所以要关注目标的多元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浅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
1.知识层面:通过读写,让学生了解樟树的外形及特点、品质,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要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可以让学生一边读悟描写樟树的重点段落,感悟它的品质、特征;一边补充阅读宋庆龄的事迹,通过收集、整理、比较、归纳,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得出“借樟树木质的高贵、天然的清香、不受虫害的侵扰来赞扬宋庆龄高贵的品质”这一深刻内涵。
2.技能与方法层面: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尝试对比的写作方法,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也有着这样高尚的情操?由此你又想起了哪一个人?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写作,还让读写与生活、兴趣、经验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在文本理解过程中读与写、听与说、想象与交流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共同提升。
3.情感态度层面:课文中写到“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看似平淡的三句话,重复出现,细细品味,可见作者对樟树的感情非同一般,如果不写,或者直接写“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会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走进作者内心,亲历情感抒发的过程,产生情感共鸣,只有真情实感的读写才会有高质量的语用。
二、触发情义性实践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语用”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运用”,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场合能将学过的语言内容以规范的形式、准确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有个性地进行运用表达。只有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唤醒心灵的语用才是真正的语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中描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悟,再想象画面。
师: 读到这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好像看到母亲挑着重担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一步一滑,走得异常艰难。
师: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来,再走近一点,你还能看到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母親走得满头大汗,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流淌下来。
生:我好像还看到,重担把她的身体压弯了,她咬着牙,憋着劲,一步一步向前移……
师:孩子们,要了解这位母亲,就要走到她面前去,仔细端详,与她说话,才能走到她心里去……
以上的教学片断,首先让学生远距离接触母亲。“读了课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从孩子的交流中,肯定他是个有心的人,给了他们温情的评价,强调了语用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孩子们“走近去看母亲”,同时关注语言和情感的双落实。这样,母亲负重前行、不畏艰难的形象在孩子们的深情描述中逐漸放大、放光,真正触发了一场有情有义的语言实践。
三、整合单一性训练
读写结合的内容不是简单的想象、补白、续写,更不是纯粹为了语用的读写而读写,它有着情义和情景的支撑。内容的选择应该放眼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它可以基于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语言训练节点走向多方整合发展的通道。
1. 基于语文元素
对于字、词、句、段、篇的读写结合,要整体把握单元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特点,确定单元读写重点。如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都是写景的美文。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欣赏美、书写美”的主题单元,指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写身边的某一处美景。
2. 基于生活经验
找准读写的结合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写作。如《海底世界》一课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动展现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物产丰富。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围绕“特点”二字学习第三自然段,再仿照海参和梭子鱼的写法,写自己生活中见到的有趣的动物。
3. 基于写作方法
依据教材,有选择地进行读写训练,学习典型的写作方法。如《荷花》一课,学习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动静结合的方式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景物。因为是单项训练,有典型例子,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快速掌握某一种表达技巧。
4. 基于情感表达的需要
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想象和补白扩写,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故事性较强,文意浅显易懂,但课文有多处留白,可引导学生依据文字发挥想象,促进情感体验。如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会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故事情节,领悟文章情义,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训练,表达情感需求。
总之,只有落实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弄清它们存在的意义,同时关注个性化表达并触发真情实感,才能走出语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