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与完善,教师们在组织教学工作时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加大探索力度,从学科素养入手来优化本学科的教学设计,以便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其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围绕初中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及在学科素养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语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且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积极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同时在组织知识性教育活动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推动他们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由此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更加积极的体验。
1.初中英语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具体的学科时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且这些能力和素养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其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素养、掌握的各种学习技能以及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应具备的文化态度和自身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围绕这四个方面拟写教学计划,确保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指导,从而通过长期的努力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稳定提升。
2.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2.1以“导”代“教”,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少教多学”,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导学”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并使其在此过程中学习更多语言知识、掌握更多学习技能,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时,教师可以将任务导学法和合作学习模式整合起来,以便让学生在课上围绕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分析,互相帮助解决其中的问题,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更多启发和灵感,并在最终得到较为完善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渗透分层理念,以便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并辅助其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促进他们语言素养的发展。
2.2营造趣味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掌握相应的知识,英语老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模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活跃教学气氛,同时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更加高效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时,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图片情境,让学生将单词与其对应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有助于简化他们的理解过程。教师还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对话时设计表演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个人代入到对话中进行理解和感知,从而不断提升其口语水平,辅助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
(2)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根据所教内容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由此既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更多语言知识,也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继而不断提升其学科素养。如,英语老师可以从阅读文中提取话题,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的观点、个人的实际经历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具体的事例进行佐证,且可以针对别人给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问,最终于开放的氛围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用能力,有助于增强其学科素养。
2.3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本学科的特点,通过组织跨文化教育活动来丰富授课内容,同时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补充西方国家的礼仪习惯、风土人情,并与我国的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能够学会尊重文化差异,由此不断强化他们的文化价值观。
3.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科素养无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育人方向,能够促使其从多个维度思考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思路,结合学科素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同时据此不断完善授课的流程,以便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米青.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校园英语,2018(03).
[2]傅杨平.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9(30).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语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且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积极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同时在组织知识性教育活动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推动他们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由此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更加积极的体验。
1.初中英语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具体的学科时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且这些能力和素养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其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素养、掌握的各种学习技能以及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应具备的文化态度和自身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围绕这四个方面拟写教学计划,确保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指导,从而通过长期的努力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稳定提升。
2.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2.1以“导”代“教”,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少教多学”,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导学”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并使其在此过程中学习更多语言知识、掌握更多学习技能,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时,教师可以将任务导学法和合作学习模式整合起来,以便让学生在课上围绕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分析,互相帮助解决其中的问题,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更多启发和灵感,并在最终得到较为完善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渗透分层理念,以便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并辅助其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促进他们语言素养的发展。
2.2营造趣味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掌握相应的知识,英语老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模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活跃教学气氛,同时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更加高效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时,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图片情境,让学生将单词与其对应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有助于简化他们的理解过程。教师还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对话时设计表演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个人代入到对话中进行理解和感知,从而不断提升其口语水平,辅助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
(2)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根据所教内容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由此既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更多语言知识,也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继而不断提升其学科素养。如,英语老师可以从阅读文中提取话题,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的观点、个人的实际经历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具体的事例进行佐证,且可以针对别人给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问,最终于开放的氛围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用能力,有助于增强其学科素养。
2.3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本学科的特点,通过组织跨文化教育活动来丰富授课内容,同时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补充西方国家的礼仪习惯、风土人情,并与我国的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能够学会尊重文化差异,由此不断强化他们的文化价值观。
3.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科素养无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育人方向,能够促使其从多个维度思考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思路,结合学科素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同时据此不断完善授课的流程,以便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米青.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校园英语,2018(03).
[2]傅杨平.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