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提供个性发展契机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青铜艺术》是苏少版《美术》五下的内容,本课同四上《玉石文化》、四下《土与火的艺术》、五上《非洲雕刻艺术》、六上《现代建筑》、六下《有生命的石头》一样,均为“欣赏与评述”类型的课,重点是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立体作品的欣赏方法。
  本课涉及青铜器的发展历史、用途、类别、生产工艺、造型和装饰等知识,具体包括人虎相抱卣、青铜人像、牛虎案、象尊、鼎、彝、簋、鬲的不同用途,欣赏不同器型的青铜器,了解青铜“陶范铸造法”和“失蜡铸造法”,认识“青铜”“钟鼎文”等内容。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青铜器的历史、器型、装饰、工艺等方面入手,并结合绘画、书法、雕刻、图案、设计等艺术元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用途的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美,从而体会青铜作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的价值,并掌握欣赏青铜器的方法。本课在设计中着重以下四个方面。
  1.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到青铜,人们首先会觉得它很遥远、很神秘,青铜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器型、精致的纹理和精湛的生产工艺。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信息和资源以外,还尽可能多地展示关于青铜方面的趣味知识点,如:后母戊鼎的来由及发现、爵各部位的名称及与爵相关的成语等。
  2.发现青铜艺术的美感。
  学生大多对青铜器的名称、用途和制造感兴趣,而对青铜器的独特器型和精美装饰缺乏欣赏意识。为发挥美术学科的主体功能,笔者将本课的学习中心词设定为“美”,从青铜的发展中感受它的历史美,从青铜的用途中感受它的器型美,从青铜的图案、雕塑中感受它的装饰美,从青铜的制作方法中感受它的工艺美,最后从编钟的演奏中感受它的音律美。
  3.促进欣赏方法的培养。
  在美术欣赏课中,大多是欣赏平面的美术作品,而对立体美术作品的欣赏则相对欠缺。青铜器并非常见的事物,凭图欣赏只能是隔靴搔痒,所以笔者为每组准备了两只青铜器,虽然是仿制的,但有实物让学生感知,他们会获得更深的感受。在过程欣赏中,笔者设计了对比欣赏、整体欣赏和局部欣赏环节,逐步递进,学生能在比较中发现青铜不同的美,在整体感知中领会青铜器型的美,在局部聚焦观察中感悟装饰的美。
  4.提供个性发展的契机。
  人总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课始,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沙子找惊喜,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对青铜知识的兴趣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青铜知识的自主提问、解疑、归纳的环节,由学生或教师来解答。学生在欣赏中的关注点不同,关注的部分也会不一样,因此,笔者为每组准备的青铜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就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于作业表现,笔者设计了四种方式:写话、拓印、写生、临摹,供每组选择,并在作业资料袋中提供每种作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便于学生实施。课后拓展中还有用纸浆做仿青铜效果作品的具体步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
  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力图体现以下意图:(1)自主探索有实效。通过考古发掘、问题质疑、资料查找、自学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实物感知激发兴趣。采用玩沙挖宝、仿古青铜器实物欣赏、仿青铜效果纸浆作品欣赏等活动,让神秘、遥远的青铜不再陌生。(3)体验多种学习方法。通过模拟考古、文献搜寻、分组探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欣赏和研究的方法。(4)分组作业展个性。学生可选择拓印、写生、写话、临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青铜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青铜的名称由来、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并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发掘、对比发现、资料查找、触摸观察、评述描绘等方法,掌握从历史、器型、装饰、工艺等方面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青铜器的欣赏、赞美、描绘、拓印中,感受青铜艺术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导入
  模拟考古发现,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师:还记得张老师来自哪里吗?是的,常州不仅有好玩的恐龙园,还有一个公园也很好玩,请看。(PPT出示常州青枫公园的沙滩图片)常州的孩子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能玩出惊喜。今天张老师从那带来了一些沙子,让同学们玩玩,希望大家能有惊喜。请小组派两个同学先拿起刷子到沙子里玩玩,再换其他同学玩。
  学生轮流用排刷从沙堆里发掘青铜器,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刷子要轮流使用,发现后请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取出来,然后摆放在白色的画板上,并讨论:你觉得哪件物品更古老?为什么?
  师:第×组速度快,还非常文明,真像一支高素质的考古队。
  请三个组的学生展示挖出来的器物,并汇报自己对这些器物的判断。
  师:你们的判断都很有道理。有的是金黄色,而有的是青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生锈了。
  (PPT出示文字)这些器物是用铜锡或铜铅的合金制造的,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变成了青绿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在我们中国曾经辉煌一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青铜艺术。板书课题:青铜艺术(PPT出示课题)。
  【通过挖掘青铜器实物,体验考古,学生加深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再通过实物对比,学生发现青铜器生锈前后的不同,直观地理解了青铜器的概念。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得到了激发。】
  二、发展
  (一)听青铜器知识,欣赏青铜艺术的历史美
  教师讲授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青铜铸造的三个阶段。
  PPT介绍后母戊鼎的来由、发掘及收藏历史。 师:每一件青铜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或颠沛流离,或轰轰烈烈,或默默无闻……青铜艺术有着历史美,神秘而沧桑。(板书:历史神秘、沧桑)   【教师讲授青铜器的知识,然后结合后母戊鼎辉煌而沧桑的历史,让学生对青铜器有了整体的认识,并感受了青铜艺术背后的历史美。】
  (二)提青铜器问题,挖掘青铜艺术的内涵美
  小组质疑活动:对于青铜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你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然后交流。
  教师收取便签,展台投影展示,并逐一讨论每组的问题,先请学生解答,教师再补充,并筛选出重点问题,为下面环节做准备。
  师:同学们真好学,提的问题很有学术性(深度、专家的范)。从你的回答中,能感受到你课前的预习做得很好。剩下的问题,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解答。
  【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一方面交流了青铜器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信息提炼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确定了方向。】
  (三)猜青铜器用途,欣赏青铜艺术的器形美
  1.了解中国西南地区青铜器器型特点。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对青铜器的用途很感兴趣,中国早期的青铜器除了是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武器外,还有许多造型威严神秘、纹饰狞厉繁密,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的礼器,同时青铜礼器也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PPT介绍“爵”的用途、“爵”各部位的名称及其造型与实用性间的关系,并引出带“爵”的词语和成语,从而让学生知晓“爵”不仅是饮酒器,还因为它的尊贵而被引申为官职的名称。
  (PPT展示人虎相抱卣、象尊、牛虎案、人像)请学生猜猜它们的用途?它们的外形与实用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云南地区青铜器多取材于动植物,表现手法自然生动、不拘一格,器物的外形往往被塑造成人和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2.欣赏青铜器的器型美。
  师:你知道你们组挖掘出来的青铜器的用途吗?它的外形为什么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请同学们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有需要,请查阅桌上的相关资料。
  学生先讨论,然后自主研究,最后组长汇报。
  师:你们的探索和思考真有意义。青铜器的使用是很讲究的,它们的造型直接为生活服务。这些器具很实用,设计也很巧妙,可见古人的智慧相当了得。当然,不同的青铜器会给人不同的美感,你能找个词来形容你们组青铜器的外形吗?
  生:……
  师(PPT出示文字):青铜器呈现出的厚重、高贵、威严、神秘……让青铜艺术的美独特而丰富。(板书:器形丰富、独特)
  【通过对西南地区青铜器图片和仿古青铜实物的观察、讨论,学生认识了各种青铜器的名称,了解了它们的外形特征、使用方法及科学巧妙的设计,同时学生也能从外形上感受青铜器的美感和先人的智慧。】
  (四)查青铜器纹样,欣赏青铜艺术的装饰美
  师:青铜器造型独特、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当然古人也善于装饰自己的生活用品,请大家仔细观察本组中的青铜器,上面都装饰了些什么图案?
  学生查阅资料,讨论,每组代表展示汇报。
  师:青铜器上的装饰,有动物纹、几何形纹、生活场景等,有的青铜器上还有文字……(PPT出示有文字的青铜器及拓片,解释“金文”。)青铜器装饰在形式上有连续的图案,有对称的浮雕,也有生动的立体雕塑。(PPT出示青铜装饰局部图片)且青铜器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图案和设计等艺术元素,是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他们有的精致美艳,有的朴实无华,有的神秘诡异,也许我们暂时还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装饰,但其中无一不包含着先民们的美好祝愿和心灵寄托。青铜艺术美在装饰,精致而生动。(板书:装饰精致、生动)
  【在青铜器实物局部观察、图片欣赏中,学生认识了青铜器装饰的内容和形式,从平面纹样和立体雕塑中感受了青铜艺术装饰的精美。】
  (五)说青铜器印象,赞美青铜艺术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青铜的世界,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四种赞美青铜艺术的方式,(PPT出示作业内容)你们组选择哪一种?请组长来领取学习资料,然后组织本组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时间为10分钟。
  小组从写话赞颂、临摹学习、写生描绘、拓印再现四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第一遍巡视检查每组的活动落实情况,第二遍巡视检查每组学生的作业进展情况,第三遍巡视检查完成情况,督促组长准备汇报。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说说自己表现出的青铜艺术之美。写话的小组集体有感情地朗诵。
  【写话赞扬、临摹学习、拓印再现、写生描绘四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发挥,也丰富了学生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时,在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培养其独立学习的意识。】
  三、拓展
  (一)看青铜器制作,欣赏青铜器的工艺美
  师:这么精美的纹饰真让人叹服!据考古学家和科学家研究,青铜器上的有些装饰效果是我们现代科技也难以做到的,那么古人又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呢?(PPT出示青铜器制作步骤图,演示“失蜡法”和“陶范铸造法”)
  师:繁杂的工艺,成熟的技术,让青铜艺术美在工艺,精湛而巧妙。(板书:工艺精湛、巧妙)
  师:老师也做了几件青铜器,请大家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是如何做出效果的?(PPT出示报纸仿制青铜器的过程)
  【通过直观的青铜器制作步骤解析,学生了解了失蜡法和陶范铸造法,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再运用纸浆仿做青铜器,可以激发学生再探索的兴趣。】
  (二)听青铜器声音,欣赏青铜器的音律美
  师:也许有人说青铜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不然,生活中也能经常用上。(PPT出示书店、印章、建筑设计中的青铜元素)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那神秘而遥远的年代,感受了先民精湛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青铜艺术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伟大奇迹!其实,青铜还有它的音律美呢,让我们在它的演奏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PPT出示编钟演奏视频)
  【用生活所见的仿青铜器作品和编钟演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最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启动高中教育课程基地(以下简称课程基地)建设,今年首先启动和支持建设30个左右普通高中省级课程基地,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建设课程基地是江苏进入“十二五”,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
【关键词】数学;边界;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063-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当我们尝试“模糊”教与学的边界,把师者切实转变为数学学习
近几年,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出国参加十天到一百天的浸润式修学活动。学生们走出国门,学习英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交流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经历成长,能更独立、更自主地生活。国外修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规范,学会沟通,学会学习,学会技能。  1.规范才自由。加拿大的学校很宽松,但是宽松并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你可以穿奇装异服,可以染头发,那是你的自由。但是自由一定不是
“模糊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以其昏昏只能使人昭昭。教学目标(为何教)、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怎样教),这些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教者理应清清楚楚、了然于胸。”这是江苏省教学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研究员、江苏省小语会秘书长李亮老师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以后发出的感慨。正如李亮老师所指出的一样,目前,阅读教学中“模糊”的思想、“模糊”的表现正常出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学校创办于1992年。办学以来,学校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具个性地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以“天天感动学生”为教育服务信条,通过以“享受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实现的教育”为主体、灵魂和内涵的新生活教育,建设“新生活学校”,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逐渐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是到过东洲小学的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向深水区漫溯,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也愈发深入,迫切地想矫正教师主导、知识至上的倾向并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浅表学习的状态。而实施“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部分问题。  【关键词】让学;经历知识;引思;思维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52-03  【作者简介】杨秀芝,江苏省盐
【摘 要】学校文化的“自然”意蕴,是探索到学校文化建立的要义。至少是合乎价值,合乎审美,合乎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调整氛围改变学校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授权发挥着最大影响力的亚文化、改变彼此间关系的本质或互动的模式。  【关键词】自然;氛围;亚文化;合作型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37-03  【作者简介】蒋惠琴,江苏省常州市武
或许你会认为,许飞老师的《简单电路》一课并没有使用高大上的手段,学具不新,套路又老,看似相当普通。其实不然,许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看到了此类教学做而不思的缺陷,以践行“人在课中央”为主旨,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让科学概念的生长得以真正实现。  “人在课中央”的主张对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大有裨益。新型教学需要教师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学地聚焦学生的主动
[摘要]对文本意义的解释,要遵循文本自身美学发生的规律,帮助学生搭建起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平台。让阅读理解在合乎解释学原理的前提下,获得较为合理的展开和意义生成的可能。  [关键词]感悟 解释 延伸 界定 创造    “解释”作为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普遍运用,但是它常常受到责难,遭遇困境,其原因是理性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  “失真”。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在于作品
【摘 要】流动儿童入学问题,这不仅是城市治理现代化议题,也是跨学科的学术问题,更是公平发展的教育问题。对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要始终保持客观理性和价值中立,通过本次学校实例研究,亟待得到教育者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理解。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23-03  【作者简介】徐诞,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