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探讨。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其次,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语感 意义 方法
  一、语感的概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来说是最基本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最重要的路径。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其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于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高度。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能力,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敏锐地对语言材料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藏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
  3.通过培养语感,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前进。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并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从优秀的篇章中感知、积累、丰富语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我们必须感受典范的语言材料,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获得这种直觉感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能或多或少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建立在反复诵读基础上,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2.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分析、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需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进而准确领悟语言。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我让学生分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他们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这是为什么?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是强调,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在山野夜行遇雨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心情何等欣慰?这种乐趣不身临其境怎能体会得到?从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独立思考,用心体验和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玄机”,进一步锻炼语感。
  3.通过吸收、加工、运用积累的语文素材培养语感。
  这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积累如吸气,运用如吐气,只有吸够了气,才能吐气。需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能够惬意地抒发内心情感。这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沟通,与作者在心灵情感上共鸣。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表面意义,还能领会其言外之意,才能抒发读完文本后独特的情感体验。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科技更发达、竞争更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考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267.
  [2]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6).
  [3]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12).
  [4]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上册:265.
  [5]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11).
  [6]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1).
  [7]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2).
  [8]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10).
其他文献
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较高的速率容量、较优的循环性能的一维纳米材料,在应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单纯的碳纳米管由于比表面积小,比容量偏低。碳纳米管与金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需要频繁地对新的特性进行分析和验证,以保证特性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硬件系统的复杂性正变得越来越高,由于成本和时间因素,为每一
大气能见度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对航空、航海、陆上交通以及军事活动等都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高速公路交
学位
所谓经典,就是指在一定发展阶段,特定文化的价值理想、思维方式和文化体验的特异结晶。一个民族,其世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在无尽的时空里体现,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形式就是以母语写出的经典文本。正如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之于英国人,曹雪芹及其《红楼梦》是中华民族魂魄的一部分,研读经典文本,具有传承民族精神,提升民族魂魄的无可估量的意义。在如今这个追逐时尚文化,流行文化快餐,泛滥文化垃圾的“大众化”时代,经典提
摘 要: 小班化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而我国受学生数量庞大、教师相对紧缺、硬件资源不足等一系列实际因素的影响,小班化教学举步维艰。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班化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中国教育努力的方向。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小班化任务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小班化 任务型教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拓展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亲历活动过程,获得问题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主观能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它拓展了
一、语文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都紧紧围绕着日常考试和高考。考试成绩与教师的教学实绩、领导的政绩挂钩,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表现、奖金分发和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习,并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认真而愉快地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对哪门功课失去了兴趣或者根本没有兴趣,那么要学好这门功课是很难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培养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语文的热情少了,甚至部分高中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效果都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