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品读——训练——检测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的教学模式,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语文的学习规律,以读为本,以问题引路,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重要词语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35-02
  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讲过: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它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据此,阅读课的重点应该落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
  阅读课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同时,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课堂的调控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构建和实施小学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语文的学习规律,以读为本,以问题引路,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重要词、句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该模式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可以具体表述为:预习导学,整体感知——精讲点拨,品读探究——当堂训练,拓展延伸——回顾总结,检测反馈。
  一、预习导学,整体感知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新教材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教学时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一篇课文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给他们留下一个整体印象。
  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然后再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具体指导或导学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饶有兴趣地读课文,提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教学《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导入:“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本文作者写了几种生命现象。”同学们通过快速浏览,很快就归纳出三种生命现象,且分别说出了是什么。接着采用师生讨论,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讲点拨,品读探究
  “精讲点拨”是指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问题等进行精讲,对学生理解不透、心存迷惑的问题予以点拨。教师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只有老师少讲,学生多读,才能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积累、感悟、品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品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读懂全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精华之处进行深入的品读。课文精华即本篇的绝妙之笔,或一段,或一节,或一词一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去读、去谈。读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理解而声情并茂地读,采用分角色表演而有滋有味地读,带着问题不出声音慢慢地品读等。读的目的可以是对语句本身的理解,也可以是从读中悟出情感。在学生反复地阅读和交流中,彼此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最终实现与作者产生心理的沟通和共鸣,知晓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桥》这篇文章,重点是要树立一个亲民爱子的共产党员形象。教师根据这个写作目的,在处理“父子情”这一文章情节时,抓住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反复朗读,深刻领悟,认真体会。分组讨论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使学生入境入情。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落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重阅读的个性化。
  2.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
  3.要重视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
  4.要重视过程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当堂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等能力训练。比如:在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感悟进行点拨,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是进行句式训练,理解关键词,写话训练等。比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内容时,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开凿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列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经过的示意图,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这些都属于语文训练。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读写结合、社会调查、资料查询等。
  1.拓展阅读。精选一些与课文类型相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使课文的思想情感、写作技巧得到延伸。如学完《给予是快乐的》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以《保罗兄弟来到我们身边》等为题进行习作。
  3.社会调查、资料查询。对相关问题搞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训练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实效性和趣味性,要精选代表性强的练习题,不要为练习而练习。
  2.在拓展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要注意问题难易的梯度,循序渐进。
  四、回顾总结,检测反馈
  本环节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检测的过程,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检测和反馈促进教与学的任务的实现。
  “回顾总结”不一定由教师主宰,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
  “检测反馈”可变换多种形式,比如由学生自己编题,教师补充,也不是单纯一做即可,而是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测。学生要想出好题,要想准确地回答,必须用心去学,像老师一样去钻研教材。只是改变了一下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我们的语文课也就更加高效了。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实施“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努力实践,共同参与。对此,我有如下想法:
  1.教学前,教师要用心研读文本,把握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本课目标,领会文章的主旨。
  2.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采取阅读课教学该模式的目的,在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教学模式呈现出个性色彩,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课“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教学模式的内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其他文献
(崇仁县第三中学,江西 抚州 344200)  [摘 要] 让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它关系到学生的全面素养的达成。教师不应仅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还应教会他们反思学习过程。本文便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了解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发现学生反思中的好的经验及不良状况,分析原因,确定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水平。  [关键词] 反
[摘 要]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高职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质量也必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本文借助对《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践的分析,概括了分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中所运用的信息化手段,具体包括QQ群讨论、上传朗诵录音、借助班级博客拓展课外阅读、播放相关音频视频材料、微课和电子小报等五种形式,并分析了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优点。  [关键词] 高职语文;信息化;多媒体;网络 
[摘 要] 通过对山东省七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即对职场定位缺少认识,欠缺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学生素质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不对等。针对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从高校、社会、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研究背景  (一)就业能力的概念  就业能力,源于
[摘 要] 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习惯的养成甚至比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更为重要。叶圣陶先生的“习惯说”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重温叶圣陶先生对习惯的论述,对我们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叶圣陶;习惯说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
[摘 要] 近些年来,“择园”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调查研究发现,“80后”家长更重视的是幼儿园内实质性的内容和整体的管理问题、教师的专业内涵以及幼儿园的课程与以后学业之间的关系;学历与家庭月收入是影响“80后”家长择园观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认为应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升幼儿园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重视教师的内涵建设,修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标准;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使其明白幼儿园的
[摘 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渲染温暖和谐、充满自信、无拘无束的情境,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围,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境教学;发展思
[摘 要] 当前,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种的,包括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本文在高三学生学习倦怠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探讨高三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提出学习倦怠形成示意图,分析影响学生建立新认知的因素,并从学生的认知习惯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三学生;学习倦怠;认知角度  高三学生面临的最大压
缺少了合适的老师,根本谈不上教育。好的老师懂得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来看看外国一些著名的教育者,看看他们对教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Just by the nature of their work, teachers are in a position to profoundly[深刻地] impact[影响] t
摘 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问题的质量高低,也决定了探究的学习效果。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努力提高设问的有效性,达到以“问”促探,以“问”引思。这是很值得教师深思与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设问;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66-0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
[摘 要]要真正做到在普通高中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探讨,完成选修课的学习任务,并真正有益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就必须着眼于中国教育的现状,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分别解决领导重视、财政支持、师资均配、改革高考、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普通高中;选修Ⅱ;多样化;师资力量;财政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近一百年选修课实施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