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成为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高中生物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可以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促进课堂参等策略入手,本文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生物课堂高效教学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的调整
(一)教师准备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新学生观,人的潜能基本上是相等的。即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是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而造成的。这就对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准备策略(也称为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环节。除了必须做好备课必备的工作环节,处理好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发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明确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是生物教师应把握的问题。例如,教材第七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重新调整安排到第四章“生物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之后进行教学,旨在整合细胞层次上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构建起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敏感度高并能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的教学活动和问题应当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讲解基因知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虽听过“基因”一词,但什么是基因,以他们的现有知识却无法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例子: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一只花斑母猫生出一窝毛色迥异的小猫等,从学生身边的生物现象入手去斟酌教学的设计。
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利用“想象空间”补充教材内容
运用“想象空间”理解教学内容也很重要。教师教学时不妨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中,提出:“假如把细胞核想象成司令部,把细胞质想象成战场,那么DNA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呢?”像这样的生动有趣的“想象空间”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发挥联想,既有效激发其兴趣又使得他们能较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
还可以利用该方法迁移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分化”一节时提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职业分工,社会的运转将会怎么样?你的生活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之后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再以此迁移到细胞的分化,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进行分工,细胞只有经过分化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器官后才能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将社会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与教学中细胞分化的微观知识相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故事型“问题情景”设计
科学发展历程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是学生的兴趣所在,选取故事作为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素材,很容易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遗传规律》的教学,始终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故事为主线,这本身就充满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但该章涉及一个新的抽象概念“遗传因子”,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在该处,教师可以采用“孟德尔卡片奇想”的有趣小故事创设“问题情景”:“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生平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就是玩卡片。有一次他在玩一些蓝色和无色的透明卡片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蓝色和无色的卡片相叠仍为蓝色,无色透明与无色透明的相叠仍为无色。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带给了他一个灵感,他联想起正在研究的豌豆遗传现象,豌豆的相对形状的控制与产生也如同叠卡片的原理,卡片之间相对独立,显性遗传因子如同蓝色透明卡片,隐性遗传就如同无色透明卡片,由此,引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故事生动有趣,既让学生轻松理解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又为清晰地把握后面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在这里,情感观的传递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科学家的故事给学生做出了一个榜样——“在玩中不忘总结经验、为科学服务”的精神和态度。
三、促进课堂参与策略
(一)促进讨论参与
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在学习时主动思考,开展交流讨论互动是生物高效课堂的保证。而课堂的讨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的范围和深度上下功夫,做到尽可能使问题落在学生的兴趣增长点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时,当学生了解了单侧光照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后,他们可能产生疑惑,是什么原因使得植物具有向光性呢?教师便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并开展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学生思维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或是创新的思维,教师在此时若能不失时机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讨论中打开思路,迸发出对学习的热情,连续而自主地生成对问题的各种解释。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自主性提高,在教学中往往能出奇制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践操作——动手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优势和鲜活的学科特点,是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提高课堂学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心理学规律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时,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学习的效果最佳。
四、反思与改进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新时代教育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经过前人的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结果。反思目前教学中低效现象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效教学策略,思考更完善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必要的。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应用了高效的教学策略,懂得及时教学的反思并加以改进,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廓,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中学生物学,2006(6) .
【关键词】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的调整
(一)教师准备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新学生观,人的潜能基本上是相等的。即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是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而造成的。这就对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准备策略(也称为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环节。除了必须做好备课必备的工作环节,处理好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发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明确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是生物教师应把握的问题。例如,教材第七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重新调整安排到第四章“生物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之后进行教学,旨在整合细胞层次上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构建起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敏感度高并能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的教学活动和问题应当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讲解基因知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虽听过“基因”一词,但什么是基因,以他们的现有知识却无法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例子: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一只花斑母猫生出一窝毛色迥异的小猫等,从学生身边的生物现象入手去斟酌教学的设计。
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利用“想象空间”补充教材内容
运用“想象空间”理解教学内容也很重要。教师教学时不妨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中,提出:“假如把细胞核想象成司令部,把细胞质想象成战场,那么DNA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呢?”像这样的生动有趣的“想象空间”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发挥联想,既有效激发其兴趣又使得他们能较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
还可以利用该方法迁移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分化”一节时提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职业分工,社会的运转将会怎么样?你的生活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之后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再以此迁移到细胞的分化,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进行分工,细胞只有经过分化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器官后才能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将社会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与教学中细胞分化的微观知识相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故事型“问题情景”设计
科学发展历程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是学生的兴趣所在,选取故事作为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素材,很容易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遗传规律》的教学,始终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故事为主线,这本身就充满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但该章涉及一个新的抽象概念“遗传因子”,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在该处,教师可以采用“孟德尔卡片奇想”的有趣小故事创设“问题情景”:“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生平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就是玩卡片。有一次他在玩一些蓝色和无色的透明卡片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蓝色和无色的卡片相叠仍为蓝色,无色透明与无色透明的相叠仍为无色。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带给了他一个灵感,他联想起正在研究的豌豆遗传现象,豌豆的相对形状的控制与产生也如同叠卡片的原理,卡片之间相对独立,显性遗传因子如同蓝色透明卡片,隐性遗传就如同无色透明卡片,由此,引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故事生动有趣,既让学生轻松理解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又为清晰地把握后面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在这里,情感观的传递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科学家的故事给学生做出了一个榜样——“在玩中不忘总结经验、为科学服务”的精神和态度。
三、促进课堂参与策略
(一)促进讨论参与
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在学习时主动思考,开展交流讨论互动是生物高效课堂的保证。而课堂的讨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的范围和深度上下功夫,做到尽可能使问题落在学生的兴趣增长点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时,当学生了解了单侧光照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后,他们可能产生疑惑,是什么原因使得植物具有向光性呢?教师便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并开展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学生思维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或是创新的思维,教师在此时若能不失时机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讨论中打开思路,迸发出对学习的热情,连续而自主地生成对问题的各种解释。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自主性提高,在教学中往往能出奇制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践操作——动手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优势和鲜活的学科特点,是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提高课堂学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心理学规律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时,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学习的效果最佳。
四、反思与改进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新时代教育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经过前人的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结果。反思目前教学中低效现象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效教学策略,思考更完善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必要的。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应用了高效的教学策略,懂得及时教学的反思并加以改进,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廓,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中学生物学,20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