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双师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lmmtt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改形式大于内容。由于教师选项教学管理不到位、模块教学经验缺乏、分层教学的形式化、评价策略无实效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不如开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开始减弱。根据后现代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已知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的过程,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高中课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理念、释义
  
  所谓“双师活班教学模式”,笔者的理解是:“双师”是指条件互补的两个教师组合;“活班”是指根据计划、内容、课堂学习状态等情况,灵活地、即时地形成特征班级,可分为课前“活班”、课中“活班”、课后“活班”,以适应教学机制。也就是指两个老师任教在同一选项班级内,根据师生课堂状态、模块学习内容等情况灵活、即时地分班、组班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师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分班弥补模块分层教学的不足,通过全新的评价手段推动选项教学进程,以激发师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来优化高中选项教学。(图1)
  
  根据图1:“分1”是指:分清师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师生的身心现状,为教师搭配、学生合班做好准备。“合2”是指:合并优势,整合资源;教师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学历、体质、专项、经验等因素,进行优势互补组合搭班;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性别、能力、体质、心理、状态(课堂当时的身心情况)等因素,进行同质组班,以优化分层教学。“合3”是指:合并资源,将选项班进行整体授课,并做好整体分工,通过理论课、汇报课、比赛课、评价课、考核课、机动课(调查、测试、调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优势教学。“分4”是指:分好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技术课、战术课、素质课、体能课、强化课、条件课(器材、场地……)等形式,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约束性、过关性、座谈性、机动性(受伤、体弱、特长……)等评价形式进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践操作
  
  1.实施步骤
  1)确定可操作选项班。首先进行学生兴趣选项问卷调查,确定以人数较多且可开设两个班的同一选项为可操作班,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场地、器材等)从可操作班中确定实验班。
  2)确定组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阶段、选项特征、教师专业情况和教师当年状态,进行自由组合,确定组班教师。
  3)确定组班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实验班项目阶段学习要求,对学生的男女比例、体质状况、专项能力、项目优势、学期自我策划等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主要组班形式。
  4)确定教学规划。根据本学期学习目的、初定的组班形式等确定模块教学计划、组班进度和相应实施策略、选考内容及标准等等。
  5)实践、反馈教学。按照教学规划,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课时小结、实践问题整理,并进行研究、讨论,对教学过程及时调整、完善。
  6)考核、总结。学生完成必测项目、选考项目、学期学习报告等考核,教师完成总结反思、某项双师活班教学论文和相关教育教学案例。
  2.教学策略(特色)例举
  教师组合策略例举
  1)性格、性别组合:根据模块内容学习动机激发要求,将性格不同、性别不同的教师进行组合,适用開始阶段(一般在高一)。
  2)能力递进组合:根据模块内容递进学习要求,将同一专项教师进行组合,适用第二阶段(一般在高二)。
  3)年龄、学历组合:根据模块内容深化提高要求,将有经验的教师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合,适用最后阶段(一般在高三)。
  学生组班策略例举
  1)技术技能分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将选项班重新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
  2)即时纠正分班: 根据模块内容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进行共性分类,将选项班分为单个内容强化班(比如,武术班中短套强化班和步法强化班)。
  3)临时素质分班: 根据模块素质练习内容要求和学生的素质弱项分类,将选项班分为柔韧班和耐力班。
  4)身心适应分班:根据学生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满足需要,将选项班分为组织策划班、竞赛班、拉拉班和保障班。
  5)适时合班:根据模块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课堂实际情况要求,将选项班组合为理论学习班、专项考核班、素质测试班、汇报表演班等等
  师生评价策略例举:
  1)约束评价:对于体质测试的项目和专项技能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考核;如,1000米/800米、立定跳远、武术中的规定套路等等。
  2)过关评价:对于必考以外的项目,采用随堂测评,达到要求,本学期终考可免考,达不到要求的可每堂进行测考。
  3)座谈评价:对于课堂态度、理论检测等内容的考核,每学期中举行2次选项班师生座谈会,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学习体会交流、分小组内容学习报告等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考核。
  3.教学实例例举(课中“活班”)
  背景:
  1)班级确定:按照本学期必修和选修计划、选项调查以及客观条件等,在高一开设两个篮球选项班,即篮球(1)班和篮球(2)班。
  2)教师组合确定:根据高一阶段整体计划、模块内容学习的要求(以动机激发、兴趣培养等为主),安排一名年轻的男教师和一名年轻的女教师。
  3)通过前两次课的球性学习,发现两个班学生篮球兴趣浓厚、整体基础一般、学生球性差异很大。
  本节课内容:篮球投篮(本次课为第三次课)
  目标:
  1)了解、尝试、体验篮球各种“投”的方法,重点是肩上投篮的相关知识、动作规格。
  2)提高学生“投”的能力,重点是肩上投篮。
  3)激发学生的投篮动机,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过程简述:
  1)总结上次课过关评价,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和相关要求。
  2)教师按照原定班级的课时基础计划进行教学,主要内容为知识介绍、兴趣投法、花样练习等(如,明星经典投法、点号投篮、转向投篮等);练习过程中进行学生投篮技术、能力的分类,完成基础教学。
  3)20分钟后,在休息调整时,将能力相对弱的归为(1)班,能力强的归为(2)班,进行第二次灵活组班。
  4)25分钟后,教师按照课时提高计划进行教学,主要内容为实用意义、运用技巧、能力提高、个性发展等(如,(1)班进行短距离投、上步投、高位投等;(2)班进行跳投、各种限时投、实战投等)。
  5)40分钟后,教师确定课时评价内容,各班进行分组过关评价。
  
  三、“双师活班”的注意事项
  
  1)关注教师组合的主观意愿性。教师在组合时要彼此愿意、乐于合作,这样教师间的配合才有可能默契,而要使此模式的运用取得成功,教师间配合默契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为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加理想的人文环境。
  2)关注课堂学生的实际需要。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自主性越来越强;他们依照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课前早已有自己的课堂愿望,并随着周围的环境每时每刻地变化着。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课堂中的现有状态,从学生实际出发,即时调整教学切入点,尽量安排学生心理需要的、已经定型的、较少或没有争议的内容。这样,组班才能发挥优势,教学效能才能提高。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双师活班”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适合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实施的班级局限性,合分班的时机把握,教师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等,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完善。
其他文献
压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是影响或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教师不仅要承受着与其它事业同样的压力,如工作负担压力,职业声望压力等,还承受着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压力,如由多重角色和育人职责所带来的的压力以及来自学生、家长方面的压力等。体育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压力状况与其它学科教师可能存在显著的不同。    1 研
一、相对完整法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相对完整法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不割裂动作的完整结构、保持动作的完整性,通过降低练习难度和简化教学等手段,帮助学生(相对)完整地掌握运动动作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基本上与传统(绝对)完整教学法相同,既便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动作概念、学习掌握动作,又不破坏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动作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与传统完整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完整法教学基于竞技运动的要求,从动
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测试和上报,从测试的数据来看,笔者对学生每况愈下的体质状况感到忧心忡忡,在担心之余,笔者对测试本身进行了反思,发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身边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疑惑,在此成文,与体育同仁探讨。    一、测试时间不应在第一学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上报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也就是要求在学年的第
2008年奥运会在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作为一种履行承诺的行动已经有目共睹。如今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也几近成熟,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奥林匹克
期刊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于是,体育教师自然也有了学校中的特殊地位,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体育老师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同
目的探讨采用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分经辨证针灸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取
教研课是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常规、开展学科教研的重要活动形式。但在当前基层的教研课中,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中的质量,淡化了其应有的价值。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内驱力,激活教师自我实现价值,从而不断提高教研课的效果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1 改变备课形式  1)首先是粗备,粗备就是通晓教材的全部内容,通过了解教材的内容及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编者按: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季克异同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首先回顾与总结了2006年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2007年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作了介绍。采访中,他着重谈到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记者:秘书长,请您简要回